數學百大經典例題 不等式性質 新課標

2022-03-25 15:08:41 字數 3931 閱讀 9506

典型例題一

例1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

,∴.說明:由例1可以看出實數比較大小的依據是:①;

②;③.

典型例題二

例2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

,,∴ 當時,;

當時,說明:兩個實數比較大小,通常用作差法來進行,其一般步驟是:第一步:

作差;第二步:變形,常採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變形手段;第三步:定號,貴州省是能確定是大於0,還是等於0,還是小於0.最後得結論.概括為「三步,—結論」,這裡的「變形」一步最為關鍵.

典型例題三

例3,比較與()的大小.

分析:直接作差需要將與()展開,過程複雜,式子冗長,可否考慮根據兩個式子特點,予以變形,再作差.

解:∵ =(),,

∴.則有時, ()恆成立.

說明:有的確問題直接作差不容易判斷其符號,這時可根據兩式的特點考慮先變形,到比較易於判斷符號時,再作差,予以比較,如此例就是先變形後,再作差.

典型例題四

例4 設,比較與的大小.

解:作差,

1)當時,即,

∴;2)當,即時,,

∴;3)當但,即或時,,

∴.說明:如本題作差,變形,變形到最簡形式時,由於式中含有字母,不能定號,必須對字母根據式子具體特點分類討論才能定號.此時要注意分類合理恰當.

典型例題五

例5 比較與的大小

分析:兩個數是冪的形式,比較大小一般採用作商法。

解: 說明:求商法比大小的變形要圍繞與1比大小進行.

典型例題六

例6 設,且,比較:與的大小。

分析:比較大小一般方法是求差法或求商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質進行變形,然後確定大小。

解: 當時,,

當時,即,又,

說明:求商法的基本步驟是:①求商,②變形,③與1比大小從而確定兩個數的大小.

典型例題七

例7 實數滿足條件:①;②;③,則有( )

ab.cd.(天津市2023年南開中學期末試題)

分析:先由條件②③分析出與的關係,根據條件利用①用數軸數形結合比出大小.

解:∵,∴與同側

∵,∴與異側

∵∴把標在數軸上,只有下面一種情況

由此得出,∴此題選d.

說明:比較大小時可以借助於數軸,利用推出的一些結論在數軸上標出它們的相對位置,這樣容易看出幾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尤其是比較的個數較多時適用.

典型例題八

例8 已知①;②,求:的取值範圍.

分析:此題是給代數式的字母的範圍,求另外代數式的範圍.分為兩步來進行:(1)利用待定係數法將代數式用和表示.(2)利用不等式性質及題目條件確定的範圍.

解:設:

由①+②×2得:

:.說明:此題的一種典型錯誤做法,如下:

,即:: 此解法的錯誤原因是因為與是兩個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量,而不是各自獨立的,當取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時,不一定能取到最值,所以用以上方法可能擴大變數的範圍.

避免出錯的方法是通過待定係數法「整體代入」,見解題過程.

典型例題九

例9 判斷下列各命題的真假,並說明理由.

(1)若,則

(2)若,則

(3)若,則

(4)若,則

(5)若,則

(6)若,則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質來判斷命題的真假.

解:(1),是真命題.

(2)可用賦值法:,有,是假命題.

也可這樣說明:,

∵ ,只能確定,

但的符號無法確定,從而的符號確定不了,所以無法得到,實際上有:

(3)與(2)類似,由,從而是假命題.

(4)取特殊值:

有,∴ 是假命題.

定理3的推論是同向不等式可相加,但同向不等式相減不一定成立.只有異向不等式可相減,即

(5), ∴是真命題.

(6)定理4成立的條件為必須是正數.

舉反例:

,則有說明: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題時,一定要注意性質定理成立的條件.要說明乙個命題是假命題可通過舉反例.

典型例題十

例10 求證:

分析:把已知的大小關係轉化為差數的正負,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完成推理.

證明: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得

典型例題十一

例11 若,則下面不等式中成立的乙個是(   )

(a)     (b)

(cd)

解:由不等式的性質知:(a)、(b)、(c)成立的條件都不充分,所以選(d),其實(d) 正是異向不等式相減的結果.

說明:本的解法都是不等式性質的基本應用,對於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要逐條掌握準確,以便靈活應用.

典型例題十二

例12 若,則下面各式中恆成立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題考查是否能正確使用不等式的性質來進行變形,應看到,已知條件中含有兩個內容,即,和,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可得,,繼而得到且,故,因此選a.

典型例題十三

例13 若,則一定成立的不等式是(  )

a. b. c. d.

分析:a錯,當時有;同樣b錯;d沒有考慮各數取零和正負號的關係,所以也不對.

故選c,因為不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乙個任意數(此題是),原不等式成立.

說明:這類題可以採用特例法:令即得c成立.

典型例題十四

例14 已知:,求證:.

分析:要證明的式子中,左右均為二項差,其中都有一項是兩字母積的形式,因此在證明時,對兩項積要注意性質的使用,對兩項差的證明要注意使用同向加性或異向減性來處理.

證明:又∴由同向加性可得:.

說明:此題還可採用異向減性來處理:做這類題過程並不複雜,關鍵是記準性質,並能正確地應用.

典型例題十五

例15已知集合求:.

分析:要求,需要先求集合和,從已知來看,的範圍容易求,的元素由可以推算,但在推算過程中,要注意運用不等式的性質.

解: 說明:本題中的條件,意在明確集合中的元素為,若去掉此條件,會出現不確定的情況.比如,的實數和的整數顯然是有區別的.另外,這裡集合的元素是通過集合的元素求出的,解題時,一定要看清.

典型例題十六

例16 設和都是非零實數,求不等式和同時成立的充要條件.

分析:本題是求兩個不等式同時成立的充要條件,因此,這兩個不等式不能分開來討論.如果分開討論,則成立的條件就是本身;而成立的條件則是與同號,且,但這個條件只是的乙個充分條件,並且與第乙個不等式是矛盾的.所以必須研究這兩個不等式同時成立的條件.顯然,應該從求它們同時成立的必要條件入手.

解:先求,同時成立的必要條件,即當,同時成立時,與應具備什麼條件.

由,得由可知,再由知,即與異號,因此是不等式與同時成立的必要條件.

再求,同時成立的充分條件.

事實上,當時,必有,且,因而成立.從而是不等式,同時成立的充分條件.

因此,兩個不等式,同時成立的充要條件是.

說明:本題結果表明,與同時成立,其充要條件是為正數,為負數.這與成立的條件,不要混淆.解本題是從必要條件入手的,即若,同時成立,則要研究從不等式和看與的大小有什麼關係,從中得出結論(),再把這個結論作為乙個充分條件去驗證及能否同時成立.從而解決了本題.

典型例題十七

例17 已知函式滿足:則應滿足(  )

(a)     (b)

(c)     (d)

分析:如果能用與將「線性」表示出:,就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由、的取值範圍,推出滿足的條件.

解:∵ ∴故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得

故選(c).

說明:(1)也可設,由代定係數法求得,.

(2)下面的錯誤是值得引以為戒的∵ 又

∴ 故選(a)

上述推理錯誤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將條件

化為使、的取值範圍擴大所致.事實上,作為點集

與之間的關係是,如圖點集n是圖中亂世形oabd所圍成的區域,點集m是由平行四邊形mnbp所圍成的區域,這樣就直觀地表現了,揭示了上述解法的錯誤.

高考數學百大經典例題 不等式性質

典型例題一 例1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說明 由例1可以看出實數比較大小的依據是 典型例題二 例2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當時,當時,說明 兩個實數比較大小,通常用作差法來進行,其一般步驟是 第一步 作差 第二步 變形,常採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變形手段 第三步 定號,貴州省是能確定是大於0,還...

數學百大經典例題 不等式性質 新課標

典型例題一 例1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說明 由例1可以看出實數比較大小的依據是 典型例題二 例2 比較與的大小,其中 解 當時,當時,說明 兩個實數比較大小,通常用作差法來進行,其一般步驟是 第一步 作差 第二步 變形,常採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變形手段 第三步 定號,貴州省是能確定是大於0,還...

數學百大經典例題 不等式證明

典型例題一 例1 若,證明 且 分析1 用作差法來證明 需分為和兩種情況,去掉絕對值符號,然後比較法證明 解法1 1 當時,因為 所以 2 當時,因為 所以 綜合 1 2 知 分析2 直接作差,然後用對數的性質來去絕對值符號 解法2 作差比較法 因為,所以 說明 解法一用分類相當於增設了已知條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