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治療方法初探

2022-03-10 07:35:24 字數 1231 閱讀 1071

1 臨床資料

本組128例中男85例,女43例,年齡3~13歲,平均為8歲。伸直型116例,屈曲型12例。按ogden[1]對骨折分型標準:

純伸直型20例,伸直尺偏型66例,伸直橈偏型30例,屈曲型12例。**後隨訪6~32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19個月。

2 **方法

2 1 小夾板外固定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45例。手法復位方法:患兒仰臥,助手握患肢上臂,術者兩手握腕部,先順勢拔伸,再在伸肘位充分牽引2~3 min,以糾正重疊及旋轉移位。

整復伸展尺偏型骨折時,術者一手拇指按在內上髁處,把遠端推向橈側,其餘四指將近端拉向尺側,同時,用手掌下壓,另一手握患肢腕部,在持續牽引下徐徐屈肘。這樣,尺偏或橈偏和向後移位,同時可以矯正。若為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術者以上述手法拔伸牽引後,糾正側方移位。

然後,以一手魚際抵於骨折遠側端(肘窩部),另一手魚際抵於近側骨折端的上方背側。兩手對擠加壓並將肘關節伸展大於90°即可復位。採用小夾板外固定。

固定時伸直型骨折後側板加梯形墊,遠高近低,夾板長度應上達三角肌中上部水平,內外側夾板應下達(或超過)肘關節,前側板下至肘橫紋遠端5 cm,後側板遠端呈向前弧形彎曲。為防止骨折遠端內外側移位防止肘內翻,可酌情在患肢骨折遠、近端內外側加入梯形墊或塔形墊。外用「u」鐵絲託,固定肘關節屈曲90°~120°位置三周。

屈曲型骨折後側梯形墊倒置安放固定肘關節屈曲40°~60°位置2周,以後,逐漸屈曲至90°位置固定1~2周。對於尺偏型骨折,內側梯形墊最高處明顯加寬,這樣就有利於維持遠折端稍向橈側傾斜,防止肘內翻的發生。將患肢放置高於心臟位水平,囑患手指屈伸功能鍛鍊,勿行旋轉。

定期x線攝片複查,調整夾板鬆緊度,隨時觀察肢體末端血運情況。

2 2 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40例。手法復位同上,骨折復位後,助手繼續維持伸直型骨折固定肘關節屈曲90°~120°位,屈曲型骨折固定肘關節屈曲40°~60°位。在石膏乾固前塑型,令肘關節外翻20°~30°,以便橈側皮質嵌緊。

與此同時,對骨折處前後兩面適當加壓塑型,以便使石膏條與其深面的軟組織骨麵貼實,防止骨折端再移位。橈偏型置前臂完全處於旋後位;尺偏型置前臂旋前位固定;尺偏型、旋轉型置前臂於旋后位固定,屈肘70°,石膏後託固定肘關節。對軟組織腫脹嚴重者,均需留院密切觀察處理。

發現腫脹加劇,或**感覺異常、手指不能主動伸屈和缺血表現,均應及時稍微放鬆繃帶。當腫脹逐日消退,應及時調緊繃帶,以防折端移位。3週後去石膏攝片,如屬穩定骨折,又有多量骨痂,即可去石膏練習屈肘活動;對不穩定的斜形骨折,或骨痂生長緩慢者,則需延長固定1~2周。

一般在去石膏後1~3周,屈肘功能可恢復正常。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體會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較不同 方法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預後效果。方法 對不同型別骨折分別採用手法整復夾板外固定 尺骨鷹嘴骨牽引 切復內固定術。結果 56例獲得隨訪,骨折達到骨性癒合,肘關節功能恢復,綜合優良率達89.6 結論 合理的選擇 方法,對於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關鍵詞 兒童肱...

針灸推拿之推拿治療 肱骨內上髁炎

由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引起的肱骨內上髁或周圍軟組織的炎性改變稱為肱骨內上髁炎,又稱高爾夫球肘。病機 肱骨內上髁為橈側腕屈肌 掌長肌 旋前圓肌 指淺屈肌 尺側腕屈肌等附著,主動或被動牽拉這些前臂屈肌總腱時,肱骨內上髁部發生牽引應力,當牽引應力超過其適應能力時,勢必引起屈肌總腱肌筋膜的損傷。多為慢性損傷,...

曲安奈德區域性封閉治療肱骨外上髁炎70例

我院自2005年3月以來對肱骨外上髁應用曲安奈德 上海通用藥業 生產 加2 利多卡因區域性封閉 70例,臨床觀察獲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情況7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48例 女22例,年齡均在24 56歲,單側發病63例,雙側同時發病7例。1.2 方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