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學生生活經驗體驗知識形成過程

2022-02-27 07:24:36 字數 4364 閱讀 640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理解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滲透估測物品質量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3、讓學生經歷看、比、掂、估、驗的過程,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增強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培養學生估測物品質量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秤、盤秤、2分硬幣、1千克洗衣粉等。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激發興趣

1.**超市購物課件。

2.猜一猜:這兩個果凍(一大一小)哪個輕,哪個重?

3.師出示差不多輕重的乙個梨和乙個蘋果,哪個輕?哪個重?

生1:梨比較重。

生2:蘋果比較重。

生3:兩個一樣重……

師:有什麼辦法知道誰輕誰重呢?

生1:稱。

生2:掂。

……4.師小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克和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評析: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課伊始,老師便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觀察果凍、蘋果和梨的輕重,當學生無法判斷差不多大小的蘋果和梨誰輕誰重時,產生了探索新知的慾望。

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體驗感受,探求新知

1.認識克。

(1)感知1克。

師:小朋友們,這是乙個2分硬幣,它有多重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我們就用天平來稱一稱,在課件上演示用天平稱硬幣的過程,得出1個2分硬幣大約重1克。

師:請小朋友們從抽屜裡拿出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然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睜開眼睛說說什麼感覺?

師小結:1克的質量是很輕很輕的。

(2)找1克的物品。

師:大約重1克的物品還有哪些呢?請小朋友們從籃子裡找一找,掂一掂,然後把它高高舉起來。

(3)用天平驗證1克的物品。

驗證一枚鈕扣。

師:這枚鈕扣是不是大約重1克,我們來驗證一下(演示用天平驗證的過程)。

驗證黃豆,估黑豆。

師:像這樣的一袋黃豆是不是大約重1克呢?

師:我們把一袋黃豆放在左盤,把2分硬幣放在右盤,觀察天平,說明這袋黃豆大約重1克,1克的黃豆大約有幾粒?大家來數一數(6粒)。

像這樣的黑豆(比黃豆大一些)1克大約有幾粒?大家猜猜看。

師小結:1克的黃豆大約6~7粒,1克的黑豆大約2~3粒。

(4)實踐活動:感受幾十克、幾百克物品的質量。

稱一稱:小橡皮擦的質量。

師:剛才還有小朋友認為這樣的一塊橡皮擦大約重1克,你們同意嗎?

生:不同意。

師:那你們覺得這塊橡皮擦大約有多重呢?放到電子秤上稱稱看(認識電子稱及克的英文表示)。

師:稱出小橡皮擦的質量是20克。

估大一點的橡皮擦的質量,並驗證。

師:這塊橡皮擦大約有多重呢?誰來估一估(出示一塊大一點的橡皮擦)。

生:22克。

生2:34克。

生3:30克

師:到底誰估得更接近呢?請把它放到電子秤上稱一稱。

指導學生不用稱、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物品的質量,然後用看標籤的方法驗證自己對幾百克物品的猜想。

師小結:小朋友果真厲害,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我們已經感受到了1克、幾十克、幾百克物品的質量。你們知道這包洗衣粉的質量嗎?(老師出示一包1千克的洗衣粉)

[評析:「克」是乙個很輕的質量單位,學生沒有什麼生活經驗,老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看、找、比、掂、估、稱的方法,獲得1克、幾十克、幾百克物品質量的體驗。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推理、驗證,初步學會估測的數學思想方法,並主動運用方法探索數學知識,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認識千克。

(1)介紹盤稱,讓學生明白千克的英文表示。然後用盤稱稱出1千克的洗衣粉。

師:一包洗衣粉的質量是1千克,請小朋友掂一掂,1千克是什麼感覺?

(2)找1千克的物品。

師:1千克和1克比感覺很重,其實籃子裡還藏著許多1千克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找到了什麼?用什麼方法找到的?

生1:我們組稱出1千克蘋果,大約有5個。

生2:我們組通過看標籤找到兩包鹽巴,一包500克,兩包就是1000克。

(3)教學進率:1千克=1000克。

師邊聽生匯報,邊板書:500克+500克=1000克。

師:我們稱一稱,指標指向幾(1),表示1千克。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同樣兩包鹽,看標籤計算得出是 1000克,用秤稱出是1千克,那麼1千克和1000克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線呢?

生:「=」。

師指導生讀:1千克=1000克

師:剛才小朋友們通過稱和看標籤找到了1千克的物品,還有其他物品嗎?

生1:我們組通過看標籤找到10包的瓜子,1包100克,10包就是1000克。生2:我們組也是通過看標籤找到5個果凍,1個果凍200克,5個果凍1000克。

(4)實踐活動:估一估、驗一驗乙個書包、乙個小朋友大約有多重 ?

[評析: 教師把「認識千克」的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通過學生掂自己的書包、稱體重獲得1千克、幾千克、幾十千克的體驗,建立千克的觀念。同時提供豐富多彩的物品,引導學生通過看、估、稱等方法,尋找1千克的物品。

從不同角度感受、體驗、驗證克與千克的關係,建立1千克=1000克的觀念。讓學生從多種渠道自主**,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交流體會,全課總結

師:稱人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那麼一大袋大公尺用什麼作單位?(千克)5粒大公尺呢?(克)一大箱的蘋果呢?(千克)乙個的蘋果呢?(克)

師:一般情況下,稱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單位。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是怎樣獲得的?

[評析:在學生談收穫中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掌握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理解稱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單位,讓課堂教學得到延續,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鞏固練習,延伸拓展

1.填一填。

乙個桌球大約重3

一棵大白菜約重2

一袋大公尺大約重25

乙隻雞大約重2

乙個西瓜大約重3

2.找一找。

回形針蘋果雞蛋小朋友

150克50克20千克 1克

3.比一比。

2千克○2000克5千克○5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4.選擇你喜歡的物品,估一估 , 稱一稱。

[評析: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數學回歸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最後把學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延伸到課外,不僅進一步強化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發展。]

[ 總評: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思想和方法。本節課著重讓學生通過看、比、掂、估,驗等數學活動,體驗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自主建構質量觀念。

巧設情境,讓學生在找1千克的物品中感受、理解、驗證克與千克之間的關係,從多渠道主動獲取知識。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參照物有依據地估測物品的質量,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時時滲透著數學思維方法,處處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本節課主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學生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和**慾望。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老師在導課時,出示了乙個蘋果和乙個梨,學生無法一眼看出它們的輕重,就讓他們猜一猜,設定矛盾衝突,到底誰輕誰重呢?

有什麼辦法知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的慾望,同時讓學生親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2、創設活動情境,充分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何讓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較鮮明的表象,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呢?

首先,通過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小組活動,充分體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建立了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

其次,在學生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後,老師給學生提供了先估測再實際稱一稱或看商標,驗證得到自己的估測與實際結果的差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讓學生自主**,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建立1千克=1000克的觀念。通過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幾十克、幾百克和幾十千克物品的質量。

3、注重學法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節課在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時,教師都提供了乙個參照物,讓學生有依據地估一估,培養了學生的估測能力。在驗證估測的物品與實際結果差別時,學生學會用稱一稱或看標籤的方法,從而獲得有效的體驗。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數學的方法,並主動運用方法去探索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生活意識和應用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注生活經驗重視實踐體驗

面積與面積單位 教學案例與反思 應城市楊嶺鎮中心小學董芹 背景與設想 新教材更關注學生的經驗與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導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所要學習知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乙個五彩繽紛 充滿活力的世界,使抽...

調動生活經驗豐富情感體驗

調動生活積累豐富情感體驗 教 學 做合一 的 生活教育 理論,最早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強調指出 教 學 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做上學。毋庸置疑,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實踐的綜合性,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走大語文的教育之路 採用開放的學習形式,不斷拓展學生的語文實踐空間...

試析學生生活經驗與學校教育的關係

答 學生在他們的學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會生活之間 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適應問題。他們都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但他們的努力往往相差很大,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這裡,有著多種原因。一般教育學理論,強調通過課程 校園文化建設來養成學生全面的知識 良好的態度 較強的能力 堅強的意志和美好的情感等,似乎有了這些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