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設計方法

2022-02-22 07:29:05 字數 4817 閱讀 8518

引言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的設計和解決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課堂提問是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使學生產生疑問,積極思維。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維成果,就必須給學生思維的動力,充實思維的材料,且要善於引導、疏通思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提高駕馭知識的能力,為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鋪路架橋。

讓學生獲得思維的動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體材料,這僅是為了開展思維活動的條件,而要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能積極開展,還有賴於教師的正確引導。有計畫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斷和推理,且及時地**學生的反饋資訊,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的關鍵,立即反思,對症下藥,改進教學。

1、課堂教學中要善問

問題具有啟動學生思維和引導學生思維開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師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意味著學生有選擇地注意某一方面的資訊,為了啟動學生的思維,需要有效地運用提問。

比如,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的《我們周圍的生物》一節中先提容易的問題:坐在教室裡,我們所看見的有哪些生物?(人、樹、小鳥、蜜蜂等)哪些是非生物?

(桌子、黑板、講台、空氣等),從學生熟悉的問題著手,啟動思維,然後提問:珊瑚是生物嗎?請說明理由。

對於珊瑚相對沒有那麼熟悉,有些學生很容易將珊瑚和珊瑚蟲混淆,激發學生的思維,最後,讓學生觀察大量的植物、動物的**,提出問題: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徵?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總結歸納出生物的共同特徵。

善於對待學生發問的教師,就好象對待撞鐘一樣,如果學生問的是小問題就從小處回答,如果學生問的大問題就從大處回答。讓學生從容領會,透徹理解,才算結束。

2、對設計提問的思考

提問本身並沒有一套必須遵循的、嚴格的和固定的規則,但在提問時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2.1問題的設計要適當

教師應對學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提出的問題應適合學生思維的發展水平,即提出的問題最好是介於"已知、已學"和"未知、未學"之間,並且能夠使學生意識到"已知"和"未知"之間、"已學"和"未學"之間的連線,產生"已知"和"未知"、"已學"和"未學"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質量高的問題應該即使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壓力,又使學生感到有解決的信心。問題的難易程度正好介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謂使學生對問題解決的努力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應。

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堂所提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事實的問題,另一種是思考的問題。事實的問題強調的是對具體的事實或資訊的回憶,只需要用"是"或"否"來回答,比如,這位同學回答得對不對?

草履蟲是乙個細胞構成的嗎?等等。而思考的問題往往包括想象、判斷、評價、推理等複雜的心理過程以及知識的重新組合等,比如,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什麼異同?

為什麼一般陸生植物的葉子上表皮比下表皮綠?為什麼要將顯微鏡觀察的材料處理得薄而透明?請你用教師提供的詞語描述呼吸作用的過程吧?

花的結構中哪部分最重要?為什麼?等等問題都需要學生或判斷、或歸納、或比較、或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

一項研究發現,教師在課堂上喜歡針對有關具體事實或知識細節的問題和僅僅只有一種答案的問題發問,關注的是讓學生回憶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是什麼、是誰等等書本上有明確答案的具體資訊,而很少提出鼓勵學生思考、推斷的問題,很少提出書本上沒有明確答案、需要對許多相關的知識進行綜合、聯絡、概括才能回答的問題。據研究統計,前一類問題一般要佔到2/3。  2.

2問題的設計需結合學生的實際

每乙個不同的問題,選擇哪些學生進行回答,教師應事先有乙個大概的意向。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發展水平之間存在乙個適宜度的問題。選取思維發展水平高的學生回答太容易的問題與選取思維發展水平低的學生回答太難的問題一樣,都不能達到提問的良好效果。

另外,教師還需要考慮提問時問題的輻射面和提問物件的輻射面,不能總是提問難度過高或過低的問題,也不能總是提問少數的幾個學生,對於那些膽小羞怯、反應不是很積極的學生,尤其需要注意引導。

2.3讓問題的設計具有可持續性

有價值的問題應該達到這樣的目的:提問使問題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提問成為學生繼續討論和不斷追問的原動力。在乙個提問所創設的特定情境中,學生的思維要"能夠充分地從一點到另一點作連續的活動",只有這樣的提問,才能帶領學生進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維活動中。

否則,如果問題本身不具備連續性和一定的深度,就會打斷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影響思維向深度發展,使思維一方面陷入在紊亂無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  教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氣氛。在課堂提問中,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教師的評價,大多數心情比較緊張,教師應始終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勇於回答和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給予鼓勵,一定要注意避免當眾羞辱、嘲諷和挖苦學生。

3、教學中提問方式的設計與運用

3.1就知識本身展開提問

就知識本身進行提問的方式,具有簡潔,明了,直奔主題的特點,這樣使學生的思維一步到位,適合於比較簡單,學生有基礎的知識。例如,在《植物的開花和結果》一節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見過許多不同的花的開放了,哪怎樣才是開花呢?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不同花的綻放過程,學生的思維也就結合所觀察的直接思考,描述花的開放。

3.2使用反問展開提問

使用反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比如,在引入《神奇的微生物----病毒和細菌》一課時,學生接受的課文知識都是具有細胞結構的,最簡單的都具有乙個細胞,在此前提下,教師可以反問學生:有沒有不具備細胞結構的生物呢?

在《植物種子的萌發》一節中,學生在**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之後,知道了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教師提出:具備這些外界條件,種子就能萌發了嗎?通過反問,使學生的思維有反思的過程:

按理說具備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種子應該萌發,可是為什麼有時後種子會不萌發呢?引起更進一步的思考或**:種子萌發還需要內在的條件。

3.3結合實際展開提問

**性學習往往貫穿於新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設定的各個欄目之中的,因此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第二節《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課中,引導學生**「蚯蚓在什麼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先提出問題「蚯蚓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身體結構有什麼特徵?

」引起學生觀察思考,再引導學生將蚯蚓放置在硬紙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體上進行實驗。學生當然會興趣濃厚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式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同於科學家的**活動,與科學家的**過程是不同的,**性學習必須滿足學生在短期內學到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學科的結構,所以這個過程在許多情況下都要被簡化,比如,提出問題這個環節,在大部分的教學活動中,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或由教材提出問題,教師就要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設計問題作好導向,從而使**活動落到實處。

4.設定問題的「四性」和「四度」

如何才能科學地設定問題情境,正確地運用問題材料,以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呢?這應考慮到設定問題的「四性」和「四度」。

4.1設定問題的「四性」

4.1.1準確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用詞準確,語言清楚,切忌顛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邏輯,使學生無法領會教師給出的學習資訊,給學生的思維設定不必要的障礙。例如,在講述《脊椎動物》一節時,我先指導學生複習已學過的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然後提問:它們有哪些共同的特徵?

在提問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這些動物身體裡都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因此都屬於無脊椎動物。有些動物的身體裡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這類動物就是脊椎動物。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等的動物,於是就順理成章引入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等脊椎動物這一課題。

4.1.2具體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體,不可模稜兩可,容納的概念太多。例如,「鯽魚的身體怎樣?」這類的提問,使學生不知從何著手。

應將問題具體化,可提問「鯽魚的身體呈什麼顏色?分為幾部分?體表有什麼覆蓋著?

」等。4.1.3啟發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應是要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判斷和推理才能回答的問題。通過對鯽魚的外部形態的學習,可提出「鯽魚在外部形態上有哪些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這樣設問符合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不僅能使學生認識教材內容組成間的聯絡,並且通過分析和綜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4.1.4趣味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興致;有味,才能使學生覺得教師提出的問題內容精湛,值得品味。如按照以前課文中〔小實驗〕的方法步驟做實驗,可提問學生「剪掉每一種鰭的鯽魚,它們在游泳姿態和速度上有什麼變化?

」這樣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尋味的提問,最易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

4.2設定問題的「四度」

4.2.1難度

教師設定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難度,即需要學生深思熟慮,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才有利於學生自發地產生探索問題、尋求答案的內心需要。「難而偏」或「淺而易」的提問都會挫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4.2.2跨度

教師設定的問題要集中,能抓住關鍵,扣準重點。問題之間應有內在聯絡和因果關係,使之環環相扣,學生的思維才能通暢如流。如在講述「呼吸作用」一節時,我先通過提問,複習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在提問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光合作用的實質是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並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那麼這些能量是怎樣釋放出來而用於生命活動的呢?

於是順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這一課題。

4.2.3梯度

教師設定的問題要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易而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這樣才能使學生進入角色,去尋求知識真諦。如在講述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時,我先採用複習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對種子、根、莖、葉、花各章裡已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回憶,這就是把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然後通過對這些知識的重新綜合,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

這樣層層設問,環環相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結  總之,一切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的提問方法都應該提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設計問題的有效利用,在教師的講授和學生能動的思考行為之間拉起了紐帶,調動和拓展開學生的思維,在組織好學生進行科學**活動中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上是本人在三年課堂教學中獲得的幾點膚淺的見解和體會。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科學地設定問題,才能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進而大大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

提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設計方法

引言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的設計和解決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課堂提問是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使學生產生疑問,積極思維。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維成果,就必須給學生思維的動力,充實思維的材料,且要善於引導 疏通思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提高駕馭知識的能力,為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鋪路架橋。讓學...

提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設計方法

引言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的設計和解決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課堂提問是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使學生產生疑問,積極思維。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維成果,就必須給學生思維的動力,充實思維的材料,且要善於引導 疏通思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提高駕馭知識的能力,為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鋪路架橋。讓學...

初中生物課堂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嘗試

作者 謝惠燕 中學理科園地 2011年第05期 摘要 在新的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老師應放下自己的姿態,蹲下來看孩子 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真正讓學生問起來,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從學生提問的意義 學生提問的現狀和思考,進行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的嘗試。關鍵詞 從概念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