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國當代名家書法集孫曉雲捲感言

2022-02-12 02:58:58 字數 1676 閱讀 5295

張嘯東(藝術史文獻學博士生、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

已醜歲杪,獲邀參與「請循其本——古代書法創作研究學術討論會」暨「書法學者作品邀請展」,得見仰慕之孫曉雲先生於金陵。研討會期間,先生不以唐突見拒,幅巾對坐,言藹如也,遂有移時之談;庚寅初春,先生於美術館舉辦書法展,遂裒輯所書,都為一捲,交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延小可與李巨集禹兄為責任編輯,將付剞劂。覽其取選,格取高古之外,翰振神飛,筆致益清,墨彩煥然,江南之華滋漸融筆墨之樸厚。

古人所謂:曉煙夕藹,盡行役之紀程,蜀縑烏絲,猶美學之散步雲而。噫,世之取範,則有待是乎哉。

金陵孫曉雲先生,少承家學,而知平正,長而多藝;能於樸厚,不惑之年,負獨詣之能。聰敏樂學,善悟深思,萬卷書,萬里路,故久以八法名重於藝林,當世學人,亦譽之甚厚焉。而當世譁眾以炫奇者可謂夥矣。

要其終,能弗與世俯仰,書藝心合於文心,而別於常人者鮮焉,較彼跳騰蹀躞,匍匐兮曰呼新體,或以狹隘卑瑣之性,而欲作淵深莫測者,其目孫君所書何如?戴東原所謂:「十分之見,必徵之古而靡不貫通,合諸道而不留余義,鉅細必究,本末兼察。

」習古人之書,不能為之發明,則亦勿附以丰其部,視之曉雲孫先生,可謂有之。

餘昔嘗與友人論書畫謂:畫藝誠貴乎學矣,尤貴乎學而具卓識也;「八法」則誠貴乎古矣,而尤貴乎古而出新識也。雖然,於今「國學」已成「國將不國之學」之際,學既不易,古何以堪?

小可嘗謂今日之書,其病有二焉:其一,曰胸無點墨,奮筆直幹,勁羽不鎩,鴟張徒具。徑言所謂:

純粹藝術審美與構成,抑或「破體」以求創新云云者也。初觀形制詭異,驚駭一時;細忖則人書之真俱喪,形神之趣皆亡。所謂義有幽隱,勉為椎指。

遂致目眥裂而神氣虧,馳驟急而前規墜。其二,曰工於取媚,自甘柔靡,才格未上,規撫已猥。所謂笙簫悅耳,無非亂雅之音,逐逐焉,紛紛焉。

概而言之,皆率不貴學、不尚古之過也。蓋我輩今日所習,所謂書法之載體——中國漢字,乃吾國學統之產物也。漢字之獨特形制,負荷傳統文化訊息,而制約於文教質素,涵於典章制度因素,而生成於文化背景。

欲習書,則需貫通書體演進之風尚與孳乳,稽明傳承取棄之選擇,不滯目於一朝一代之畛域。蓋書法由孳生而蕃息成系統也,其訊息多隱於諸代文獻,巡其派生經絡,則明其來龍去脈,凝於窮源竟委,徒欲以西學框架,孤立考求,則庶幾難離暗於捨本而逐末者也。而方家資深,取融文化淵藪,則馭之左右,能逢其源;炫學淺識,則進退無所據也。

賢者雲:智者,公升堂入室;黯者,左道旁門。相形見絀;迥異懸殊。

可如是哉?

以孫曉雲先生書法創作而言,通過《書法有法》的撰述,學以致中和,濟以稟賦,以達通會之境,究筆法真義於毫端,銛鋒發之勁腕,蓄勢凝於鉤勒,形之點畫,緊勁聯綿,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數畫之內,殊衄挫於毫芒。陶通明(弘景)所謂: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益得諧稱,下情嘆仰,寶奉愈至。

近日則使椕如簡,以燥用拙,以濃出淡,自然縹緲。此亦可譽作墨發之妙。至於結字,則隔筆取勢,空際含末,即白當黑,遞相映帶也。

讀之,不僅使人頓生:徒校其成器所至,而窺其致力所由,固無從測其高下深淺之嘆。昔宋劉道醇論識畫之訣,嘗有六要之說。

所謂六要者:氣韻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變異合理,三也;彩繪有澤,四也;去來自然,五也;師長舍短,六也。此與孫先生之書法,殆亦深有合者。

章實齋:《文史通義》有云:凡與為化者,必先與古人繩度尺寸,不敢逾越者也。

蓋非信之專、而守之篤,則入古不深,不深則不能化。此非特語治學之徵,其為書篆治藝亦乃爾。

濤齋於八法,聞未能博恰,習未暇專能,擿埴索途,明一思短。竊恬然有共識,而不煩瑣言者,惶乎怍哉!幸承教。舊曆庚寅歲仲春夜於吉林大學南五宿舍西窗燈下。

中國當代設計教育反思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中國設計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到目前為止我國設立有設計專業的高校已有上千所,設計類專業成為中國高校最熱門的專業之一。然而當今中國的設計教育與設計產業發展嚴重脫節,難以培養出適應產業發展的設計人才狀況,已成為當前設計教育界和設計產業界共同熱議的問題,值得我們...

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

3,當代藝術 與 非藝術 的區別是什麼?鮑昆 當代藝術 的乙個主要特徵是 觀念性 在這個前提下原有的傳統藝術判斷標準是不成立的。也因為 觀念性 對他者生產的現成物的 挪用 成為當代藝術的乙個相當主要的方式。這方面,杜尚的小便盆開了先河。從那以後,藝術不但挪用現成物,而且各種現代以來的可以消費的公眾技...

《中國當代詩二首》教案

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學點 1 了解中國當代詩歌發展簡史。2 了解曾卓 海子的簡歷及創作特點。二 能力訓練點 1 訓練學生吟誦 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這兩首詩的思想感情。2 把握兩首詩中的意象。3 引導學生學會樸素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三 德育 美育滲透點 1 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熱愛自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