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畫

2022-02-08 12:40:23 字數 3923 閱讀 7660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畫

一、學情分析:

從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來看,本班無論優秀率還是合格率都有不小的退步。兩極分化的現象再一次增大,與我預期的目標有較大的差距。通過調閱學生的試卷,發現學生在知識運用上很不熟練,特別是對於解答綜合性習題時欠缺靈活性。

二、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資料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教材目標及要求:

1、 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2、反比例函式掌握反比例函式的概念,性質,並利用其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變數與常量的辯證關係,進一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

3、勾股定理:會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4、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5、 資料描述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主要學習分式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通分,分式的基本運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點重點:

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運算;解分式方程。教學難點:分式的約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運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實際應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式:本章主要學習反比例函式的概念、圖象及其性質,學習反比例函式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教學重點:

反比例函式圖象及其性質;運用反比例函式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逐步形成用函式觀點處理實際問題的意識;建立反比例函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思維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學習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學會利用三邊關係判斷乙個三角形是否為直角三角形。教學重點:

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與應用。教學難點:探索直角三角形三邊關係時,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邊形:本章主要**兩類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即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有關的性質與判定。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特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質與判定。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及其應用;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及其應用;等腰梯形的性質與判定及其應用。

第二十章資料描述:本章主要學習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理解它們所反映出的資料的本質。教學重點:

求平均數、中位數與方差;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所表達的含義;區別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教學難點:求加權平均數、中位數和方差;根據平均數、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和方差對資料作出比較準確的描述。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六認真」, 面向全體學生。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並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通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2、 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布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布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發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公升為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3、 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布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 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六、教學進度

第十六章分式 13課時

16.1分式 2課時

16.2分式的運算 6課時

16.3分式方程 3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式 8課時

17.1 反比例函式 3課時

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式 4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8課時

18.1勾股定理 3課時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3課時

第十九章四邊形 17課時

19.1平行四邊形 5課時

19.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課時

19.3梯形 2課時

19.4重心 2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第二十章資料描述 15課時

20.1資料的代表 6課時

20.2資料的波動 5課時

20.3資料分析 2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期末總複習

七、數學培優補差計畫

為順利完成本學年的教學任務,提高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優質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應採取課內外培優措施,制定培優計畫,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力爭取得好成績。

通過進一步了解班上學生的情況,制定數學的培優補差計畫 :

第一步深入了解基本情況,學生情況分析:綜合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第二步制訂培優補差目標,對於優秀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數學素養上(分析、解決問題遷移能力),而學困生的主要目標是放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第三步是培優補差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絡,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利用課餘時間,對各種情況的同學進行輔導、提高,「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三)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2、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經常與家長聯絡,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4、對於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並做出評價。

5、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

6、要講究教法。

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覆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路,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於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提高優生率。

八年級數學工作計畫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教學任務,根據這兩個班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相對較差,而且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實際狀況,本學期制定以下教學計畫 一.教學方面 1.課前備課.課前認真備課,研究教材 課程標準,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章本節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分析理清知識間的內在...

八年級數學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抓好常規教學,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質量當根本,正確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動手操作和 創新的精神,使學生切實學好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八年級數學工作計畫

八年級下期數學教學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數學,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上課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專心聽講,但個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學習自制力差,整體上講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很高,數學優等生能夠帶動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最擔心的是班級中的後進生的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