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畫

2022-02-07 19:58:11 字數 3468 閱讀 9452

一、教材分析

1、 內容及編排本教材從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分八個專題;(每組教材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專題)多彩的秋天;學校生活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協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組課文包括導語、識字、4-5篇課文、 「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乙個有機的整體。

識字形式多樣,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

2、 教材特點

⑴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每一組教材均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台等內容都圍繞著本組的專題安排。

⑵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識字課的內容圍繞本組的專題,而且形式多樣。有的描寫秋天美麗景色、反映學校生活和引導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詞語,有的表達愛國之情的三字經,有講思想方法、給人啟迪的成語,有提倡團結合作的,有教學生怎樣做人的對聯,還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拍手歌。

⑶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本冊教科書與九年義務教育同冊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課文,更新率達50%。課文體裁多樣。

童話、寓言、詩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記等應有盡有,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⑷課後練習重視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於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⑸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親和力。

編寫角度由服務於教師的教轉向服務於學生的學。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於學生發現、**。 「語文園地」裡設有「展示台」一欄,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能的機會。

⑹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本冊教材規定了識字量認識450個,但同時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認字,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多認字,超過規定的識字量。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體現基本要求,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多認。

二、教學重難點本學期教學重點:會認讀450個生字,會書寫350個漢字,能用自己喜歡的、習慣的、獨特的方式識字,有識字的願望和興趣;通過閱讀四字片語、韻文、古詩、等,結合生活實際,感悟、發現、領悟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通過學習與學校有關的片語,詩歌、故事,三字經、成語,結合生活實際,感悟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理解課文內容 。

本學期教學難點:學習部首查字法,學會按部首個漢字歸類,認識部首; 學習在讀中感悟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絡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三、學生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同學22人,女同學27人。大部分同學有責任心,在學習過程中能努力向上,認真完成作業。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生在識字水平上有所提高,二年級的識字教學有一年級的課外識字作為基礎,師生均覺得輕鬆了許多。

可以這麼認為,學生此時的識字能力已進入乙個飛躍的時期,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看到一篇課文,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並結合課文的一定語境認讀生字是一件非常迅速而又容易的事。但在優等生與潛能生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教學中還應多關注潛能生的發展。其中胡夢琳、盧歌的朗讀水平不錯。

李雨珊、田芷瑜的寫話挺有特色的。李卓遠的表達能力挺棒的。

四、教學措施這冊教科書是以專題形式編排的,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各項訓練也都圍繞專題設計的,所以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域性。我們領會「語文首先是一種文化」這種編排理念,要在通讀全冊的基礎上,一組一組地鑽研教材,設計教學。每組教材圍繞哪個專題,有哪些內容,有哪些要求,重點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習慣,怎樣進行教學設計,在體現自主、合作學習上有哪些措施,什麼時候布置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準備,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域性,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1、採用多種形式的見面活動,增加學生與生字的接觸機會,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 2、在寫字教學中力求做到指導要細,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應把培養興趣與提高書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3、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五、學困生輔導

l.採用一優生帶一學困生的一幫一行動。

2.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學困生加以學習。

3.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學困生。

4.採用激勵機制,對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5.優生對學困生作業做好監督。

6.與家長聯絡,對家庭作業做好監督,控制抄作業及不完成作業,培養學困生好的學習習慣。

六、學生學習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好壞和人格的完善,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為突破口,有助於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 低年級學生處在乙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年級的逐漸公升高,學習習慣的養成越來越重要。這學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習慣的養成

1、認真聽課的習慣

做到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在課堂上要多動腦,多思考,積極發言,勇於提出問題。

2、良好的早讀習慣

強調早晨7:50分必須進入早讀時間,到下課時,雖只要短短的半小時,但卻能讀很多東西,在早讀時間裡,學生可以讀課文,讀拼音,讀拼音報,讀課外讀物;可以自由讀、同桌讀、四人小組讀、**車讀、師生接讀、分角色朗讀;教師並不是來回巡視,看誰讀得認真或不認真,而是積極參與進去,和學生一道認真讀書。

3、樂於識字的習慣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要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要能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這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的任務較重,識字量較大,但識字是低年級的主要教學任務,每篇課文下面,至少有十幾個字要讓學生認識,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進行滲透性識字,怎樣讓學生樂於識字,多多識字,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呢?

(1)尋找規律,體驗快樂

在識字教學中,努力做到讓學生去挖掘識字的方式和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培養識字的習慣,從而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2) 聘任小老師,採取多元評價

我們班有將近五十個學生,學生程度也參差不齊,要靠老師全部教會絕非易事,於是我決定採用聘任小老師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在課堂上,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未學的生字,他就讀給老師聽,確實認得好,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認讀生字。

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鼓勵他們樂於識字,主動識字,每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

(3)在生活中識字

識字不光是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識字,如可以把商店的名字記下,把愛吃的水果名稱記下,把愛看的動畫片裡的人物名字記下等等。隔一段時間,同學們都要把自己在課外認識的新字告訴老師,在班級內進行識字比賽,看誰認識的字最多,認識最多的孩子有獎品。這樣,就會大大增加學生的識字興趣。

4、良好的寫字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書寫規範,端正,整潔。這對學生的寫字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首先從寫字姿勢上加以強調,要求學生做到三個一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此外,還要求學生不僅姿勢正確,而且用具擺放整齊,要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按筆順寫字,並且親自示範,手把手地矯正。

七 、 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表

教學工作計畫高中教學工作計畫

按照我校 學校工作計畫要點 和 年學校工作計畫補充要點 的精神,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技能為特色,培養高品位的勞動者和就業崗位的創造者。結合教學管理實際,現就上期教學工作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全國農村教育 民辦教育 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 國重 複查為中心,狠抓重點專業建設,以 ...

教學工作計畫

1 各教研組認真落實組內集體備課,對教案進行反覆修改,組長配合教導處組織並監督集體備課的開展工作。每位教師要認真深入備好每一節課。杜絕不備課入課堂現象,教導處將對教學設計和教案進行抽查 定期檢查,並及時通報檢查結果。調動各教研組老師的教研教改積極性,發揮集體的智慧型,準確把握各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工作計畫

隨著多 教學手段的發展,課程教學方式綜合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教學團隊做了大量的實踐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相關專業的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了專業識圖和繪圖學習的興趣,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反映出較全面的知識基礎。教師授課注重教學過程的互動,注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