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反思

2022-02-02 06:33:45 字數 5890 閱讀 3856

《學弈》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思維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學弈》這課整個教學中遵循了自主性,紮實性,探索性的統一,既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歸納總結方法的能力。

一、難點的突破

《學弈》是一篇文言文。因為同學初學文言文,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讓學生讀幾句平時積累的選自文言文的警句,說說對每句話的理解,然後與現代漢語的書面語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文言文的一般特點。(字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凍遠……)。

最後老師介紹學習文言文的意義: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遺產,是傳承古代文明的媒介 …… 。從教學效果來看這一情境的創設,很自然的把學生帶入文言文的學習當中,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所以這節我堅持「朗讀是第一位」的觀念。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學生學習首先遇到的困難,所以開始老師先範讀,然後讓學生說說老師讀的時候有什麼特點?學生自己體會到老師讀得速度較慢,停頓較多,然後出示課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該在哪兒停頓,接著學生看看停頓節奏試讀,老師在相機點撥指導。

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順利地過了朗讀這一關。

二、學習方法的滲透

初學文言文,給學生們以學習方法的滲透也很重要。在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時,我沒有採用提問式串講,而是讓學生自己結合注釋聯絡上下文去理解每句話的意思。然後連起來講講這個故事。

當學生交流了對每句話的理解時,老師給與學生肯定的評價。並告訴他們理解文言文內容的重要方法是結合注釋聯絡上下文先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起來講講一講。我想有了這篇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滲透,在學下一篇時,學生一定會學得更輕鬆。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語文課標中指出:應重視語文的薰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學弈》這一課思想內容較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所在學生了解了內容之後,設計了這樣乙個環節:

聯絡實際談一談你有沒有故事中人物的經歷和體驗。同學們都能聯絡自己的實際經歷去談,從學習到做事,都要專心致志。專心致志的學是什麼效果,三心二意又是什麼效果,談地很到位,這樣使文章主題得人昇華,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的培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走出演播室,頭腦中不斷地回放著剛才課堂上的一幕一幕,喜悅和遺憾不斷地交織在我的思緒中。喜悅的是面對眾多的聽課教師和評課領導,自己沒有慌亂,整個課堂表現還算自然、樸實,遺憾的是自己作為全校80多名參加魅力課堂教學大賽教師中的最後一名做課教師,還多少有些壓軸的味道,可是自己的課堂離「壓軸級水平」還有差距。現將自己的喜悅與遺憾進行反思,並希望能得到觀者評說,得到領導指正。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今天我把它作為第一篇文言文來上。小學六年級的文言文閱讀是為初一正式實現文言文閱讀教學目標做好輔墊,激發興趣,打下基礎。

因此第八組導讀中明確指出:「本組課文將引導你初步接觸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學習文言文,要對照注釋,一字一句地讀,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通,讀懂。」

我的教學指導思想是:

一、重激發學習興趣和學法指導

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如何學習文言文是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乙個棘手的問題。

《兩小兒辯日》則是他們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課堂伊始,我設計了這樣乙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是文言文?當學生講出對文言文的粗淺的認識後,我便對他們的回答給予充分地肯定,同時告訴學生,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遺產,是傳承古代文明的媒介,學習文言文能讓我們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還能提高我們的語文學習能力。

這樣學生對文言文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興趣。之後我又啟發他們結合現代文的學習方法,滲透總結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古文學習與現代文的學習有密切的聯絡,在現代文學習中掌握的一些閱讀方法同樣適用於古文的閱讀理解,所以這節課中我注意調動學生以往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進步提高,獲得全新的文言文的閱讀體驗。這樣處理古文學習與現代文學習的差別與聯絡,目的在於降低學習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從心理上為學生樹立信心,培養他們親近古詩文的情感和正確對待古詩文的態度,為他們今後的樂學文言文、會學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生運用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自主**。讓學生從學會──會學,培養能力。

二、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我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這樣更利於合作學習。教學中提供合作學習交流的機會,自主**的空間。例如讓學生結合學習方法循序漸進,首先把句子中難懂的字詞對照注釋進行注,然後把句子連起來解釋,還有不懂之處小組討論合作**。

這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的習慣,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落實了學生主體地位,同時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我還有意識地進行留白,如反問句在這裡的作用;「為」出現三次,為什麼讀法不同;「探湯」的「湯」和現在的「湯」有什麼不同……給學生留下自主**的空間。教學目標中「讀懂意思」得到實現。

三、注重誦讀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誦讀,這節課的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將「讀」貫穿始終。本課朗讀分為三個層次:

1、讀通:

通過生試讀,個人練讀,小組自學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將文言文讀通。

2、讀懂:

生對照注釋,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學習中能將每一句話讀懂,理解全文。

3、讀好:

創設情境,激發讀的興趣。重點處我適時地點撥,如:兩個小兒爭辯時為什麼要用反問句,強調他各持己見、胸有成竹的心態;有「車蓋」的車古時候是給什麼人坐的,在這裡「車蓋」象徵著什麼,怎麼讀;「盤盂」與「車蓋」相比天壤之別,怎麼讀……這樣學生帶著感受讀出對比的語調,一輕一重,情到深處自然流!

同時這樣的訓練充分達成了教學目標讀出韻味。

遺憾是:

1、時間分配得不夠好,學法指導處利用了7、8分鐘的時間,因此也沖淡了重點;如果能在此節省5分鐘時間,「誦讀」的訓練能更突出一些,同時後面的設計的「談啟示」及「課本劇」表演也能得到展示。

(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劇情:一現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恰遇兩小兒辯日,孔子不能決也。現代少年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解答了兩小兒的問題並表達了對兩小兒和孔子的敬佩之情。)

2、教學目標設計過多,貪多,貪全:

因為這是第一篇古文教學,因此,我總想在課堂上讓學生收穫更多的知識,其實仔細想來,不如把了解古文以及激發興趣放在第一課時,這樣便更能突出「讀懂意思」「讀出韻味」的重點。

3、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簡練,有時語言隨意,有時不夠嚴密或有重複學生說話的現象。

伴隨著喜悅和遺憾,最終我覺得自己還是滿載而歸的,記得崔巒在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開幕式的發言中講到: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薄名利、無私「忘我」的心。

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她還說,教師的教學能力=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學生的能力×導學的藝術×人格魅力。我衷心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用真實、樸實、紮實這樣「三實」的作風比照自己,不斷提公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在結束反思的這一刻,有種感覺已在心中孕育、公升騰。是希望?是方向?

亦或是壯志?雖然說不清楚,但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校幾位前輩能在語文教學這片沃土上幾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原來它真的能給人帶來成長的快慰,收穫的喜悅。懷著這種情感體驗,我第一次想發自內心地對自己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匆匆》教學的反思

看過《匆匆》這篇課文,我感到無限的惆悵,在傷感的同時我很佩服朱自清先生如此年輕卻能寫出如此有生活底蘊的文章。這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如果不是心思縝密的人是無法體會得到的。而時間確實在這些瑣事中無聲無息地消耗著。

時間是我們的生命,惜時的人才會感到時間的流逝。我想孩子們能被這細膩的筆觸感動,對他們的心靈會有些許的震撼。要他們體會到作者的傷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有感情地指導朗讀

二、精心設計過渡句

三、仿寫句子: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看電視的時候

《桃花心木》教學反思

文教學要走出課本,樹立大語文觀。在教學《桃花心木》一文時,我做了如下設計。

1、觀察一下種植在校園裡的樹木與長在山坡上的樹木有什麼不同?

2、設定情境:「有一天,幾株快要死亡的桃花心木和幾株長得非常瘦弱的桃花心木將種樹人告上法庭,狀告種樹人偏心眼,導致它們生長情況特別不好。」結合這一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擬法庭審判的方式,結合文中的內容,將「原告」(將要死亡的桃花心木和長得瘦弱的桃花心木)「被告」(種樹人)「辯護律師」(某些學生)「證人」(生長非常健壯的桃花心木)的理由充分展示出來,學生對這兩個作業的興趣異常高漲,完成得很不錯,通過上課的學習情況來看,效果非常明顯。

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往往缺乏理性的認識,往往注重文字的學習,不注重體會與拓展。因此,布置學生做家務,走進社群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從中進行體會,寫出感受,更好利用學過的語言文字,要比反覆地背誦與複習要好得多,使學生更好的從中體會學習語文的興趣。

《頂碗少年》的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是我國著名散文家趙麗巨集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新弦的雜技表演—

—一位少年頂一摞瓷碗進行表演,在做乙個大幅度動作時,第一次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

鞠了一躬重新表演,第二次又失敗了,他仍舊鎮定下來繼續表演,第三次終於成功了。這件事給作

者帶來了人生的啟示。全文緊緊圍繞這場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

以往類似的文章,我常常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來分析、體會表演的緊張、精彩。可這次我靈

機一動,是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自瀆自悟。可教學時,總得有一根線來撥動學生的

「思」弦呀!於是,我抓住了「頂碗」中的「碗」,找出幾處描寫碗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到這個

句子有什麼感受。

在讀第一次表演時,學生悟到了「敬佩」——對少年精彩表演的敬佩,「失望」——對少年表演失

誤的失望。然後借助文章中的語言理解、朗讀,學習效果十分理想。同樣第3、4、5段的學習也是採

用這樣的方法,課堂氣氛顯得活躍起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到課文的研讀中去,對少年高超的技

藝、失敗之後的不放棄感悟得十分深刻。這樣,對課文的研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最後一篇文章《手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乙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

最後闡明了乙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在教學本文前,我先組織學生交流:通過學習本組的幾篇課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麼樣的啟示。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轉入本文的閱讀。

由於本課是選學課文,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根據單元導讀中的提示自學課文。即: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著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通過學習、交流,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為:

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

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學完課文,讓學生聯絡本組的前幾篇課文,說說作者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懂得《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啟示。《匆匆》《頂碗少年》是將說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啟迪。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學奕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取以讀為本,重在感悟積累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認識文言文不同於現代白話文的語言現象,領悟其言簡意賅的表達特點及蘊涵的深刻哲理,感悟我國古代的歷史文明。首先,以情感鮮明 語言生動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然後以各種形式的讀如范讀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野草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後,我有很多收穫。整節課,我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處理重點詞句的時候,能很好地讓學生抓重點詞去體會,學生有精彩的回答時,能夠及時地鼓勵學生。但是這節課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 我評價的話語顯得比較單一。再有,在對處理重點詞句時,沒有更深地去挖,比如 鑽 和 石塊如何重 ...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下冊

三 開發課程薰陶情感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 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學校廣播電視台對六年級的這一活動進行了全場攝像在全校播出了。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同學們學語文 用語文的意識,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 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