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反思

2022-02-01 04:51:31 字數 2674 閱讀 5310

衝蔞鎮中心小學三年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黃娟雪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裡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後,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在反覆的試教過程中,我對課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學理念在變化,教學設計也隨之改進。

一、課文主線的把握:體會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鐵罐個性鮮明,鐵罐傲慢無理,說話咄咄逼人,而陶罐謙虛容忍,態度溫和友好,這從他們彼此的對話中鮮而易見。開始,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為學習的主線,讓學生在尋找人物神態,反覆朗讀對話的過程中加深對陶罐和鐵罐的印象。於是乎,大家對鐵罐的傲慢、輕蔑、惱怒很感興趣,他們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動作、語氣,把盛氣凌人的鐵罐表現地活靈活現。

而對謙虛溫和的陶罐,大家則表現得不溫不火。因而整堂課的反面人物形象過於強調,突出了鐵罐而忽略了陶罐,輕重倒置,難怪學生在結尾對陶罐鐵罐說的話中,寫到:「我喜歡鐵罐,因為他很威風。

」 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輕蔑與惱怒的結果,其實這些詞語都是我們生活中貶義詞,只是幫助體會人物性格,無須過分強調,陶罐才是乙個正面的,讓學生有價值去體悟的人物形象。

朗讀對話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服務,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對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這才是整堂課的核心。於是,在後來的教學中,學生不只是簡單地朗讀課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層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觸,陶罐的謙虛溫和是因為他看待問題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結果。語文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篇課文帶給學生的不只是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給他們應該正確地看待問題,要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教學理念的轉換:按部就班讀對話,順水推舟入情境

傳統的教學總是在教師設計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後,學生按照教師的步驟,跟著問題一步步串著走,這主要體現了教師是主導而完全忽視了學生是主體。我們說,教案要板塊設計,非線形的一問一答,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引發各種多元化的思考,閃爍出課堂的亮點。面對陶罐和鐵罐來一回的對話,我曾經試過先讀鐵罐所有的話,體會他情緒的變化,再讀陶罐面對鐵罐說的所有答話,烘托出陶罐的氣概。

但是這樣的朗讀脫離了對話情境,對話對話,本來就是對著說話的,一味讀乙個人的語言,使得課文學習支離破碎。後來我又設計了一組組對話朗讀的模式,請三組同學模仿人物,分別讀好這三次對話。但是這三次對話平鋪直敘下來,均勻指導,層次又不明顯。

學生在朗讀人物對話時也總是少了乙份神韻。後來,經過許多老師建議,教師在課堂中不要按部就班地指導朗讀對話,教案是死的,而學生是活的,那麼有意思的故事,為什麼不把他們帶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隨著情節發展自然展開對話呢?老師不是在背教案上課,而是在與學生共同學習,**、感受這個生動的故事。

於是在後來的課堂中,隨著故事的發展,我與學生們一起成了裡面的陶罐和鐵罐,

三、教學設計的變化:單一地側重,由麵到點

在我的觀念中,一堂好課就要有重點,有需要突出,出彩的環節,因此,幾次試教的過程中,我一直把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作為設計重點,用不同步驟和方法來烘托這個亮點。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整堂課讀對話,學生容易疲倦,課堂的氣氛就像先上坡,又下坡似的,讀到最後雖然感情是有了,但是總覺得有點索然無味,學生興趣減弱,整堂課的內容含量也很單薄。後來有聽課的老師提出,教師上課需要大氣,不能過重計較一些細節,過於強調對話,使得整篇文章失去了前後聯絡,學生感受不充分自然越讀越沒興趣。

於是我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設計,使對話部分變得粗線條一些,在品讀對話前加入乙個全文感知的填充課文內容的小練習。學生在自由讀文後,看著內容提示,很輕鬆地就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鋪路搭橋的作用。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既要富有人文性和又要具備工具性,為了充實課堂,讓學生能在這堂課中學有所獲,實現人文與工具的結合,在課堂尾聲時,又有乙個寫話的練習 —— 陶罐,我想對你說鐵罐,我想對你說學生在感悟文章,認識兩個人物後,對他們的性格,對他們的品質,對他們看待問題不同的態度,都有了或深或淺的想法,請他們寫寫想對這課文人物說的話,這是乙個人文性的綜合練習,在寫話中學生充分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

陶罐,我想對你說:「你真了不起,既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也看自己的優點,你還能看見別人的優點,我要向你學習。」

陶罐,我想對你說:「你真謙虛,對待朋友的態度那麼好,我也想和你交朋友。」

陶罐,我想對你說:「面對鐵罐的傲慢,你還那麼心平氣和的說話,你可真有風度啊!」

鐵罐,我想對你說:「你不要太驕傲了,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

鐵罐,我想對你說:「陶罐對你那麼好,你還那麼傲慢,你一定交不到朋友的。」

……這樣豐富精彩的寫話是學生基本對文字的深入認識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所有的感觸。這樣的語言文字綜合性練習是新課程課堂所需要的。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始終想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但是在課件出示對話部分,我把表示人物神態的詞語,直接打在說的話後面,原本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看著課件上的提出神態語,更快、更好地讀出人物語氣,但是這樣急於發揮語文工具性的做法,卻起到畫蛇添足的反作用,讓學生失去了在對話中親身感悟的經歷,教師直接給學生,而不是學生自己悟到的,這是嚴重喪失語文人文性表現。這樣單獨出現神態語,讓它脫離文字存在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的經歷中,我學習到,體驗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就是這樣一步步練成的,雖然還有許多不足與遺憾,但是我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今後教學生涯寶貴的財富。作為新課程教師的我,還要不斷刻苦鑽研,看更多,聽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學習中充實自己。

三年級下冊語文反思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1 燕子 燕子 教學反思 燕子 這篇文章不僅詞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作者寫 神 了。這神來之筆是怎麼來的?那是因為鄭老先生書讀得多。我在上寫作課時我問學生到底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當然答案多是增長知識,讀書能讓自己長大,讀書讓自己高興 學生們也都會背誦 讀書破萬...

三年級語文考後反思

吳小董健 時間飛逝,轉眼半學期過去了。期中考試之後對比他校的成績,我們的語文成績明顯落後,由此可見自己的教學中存在著不少薄弱之處。在沉下心來反思之後,我謹記於下,作經驗教訓的總結。從此次考試中可以看出,我們班的語文基礎很差,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還有就是學生的字跡太亂,11名學生中只有3名學生的字跡清楚...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熊英惠從去年九月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至現在已有一年。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乙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 尷尬 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由鉛筆轉換為鋼筆 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 閱讀應該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