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觀後感

2022-01-03 18:05:37 字數 872 閱讀 6566

看完影片後,我有一種感覺,影片中所表現的教育模式與中國的教育現狀很相似。

父母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孩子不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可以有自己的娛樂時間。父母按著自己的意願設計孩子的未來,他們認為,他們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有自己想做的事······

再說到學校,學校壓抑了學生的天性,扼殺了學生的天賦。學校只一味地培養他們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經濟學家、醫生、科學家等。可以說,學校的教育完全是社會培養人才的工具,學生個性的發展完全被忽視,學校所踐行的是典型的社會本位論,培養出的學生也像工廠生產零件一樣,千篇一律,毫無個性。

然而,基廷老師的到來為學校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發展個性。他的教學方法也得到了許多學生的喜愛,使學生明白自己的追求與理想,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但基廷老師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學校其他老師的排斥,甚至受到家長的責難。

我認為影片中最大的悲劇是,尼爾用自己的生命仍不能喚起學校及家長的覺醒。尼爾死後,學校及家長不是考慮自身的問題,不是反省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而是急於找乙個人來承擔尼爾的死。所以,在這個時候,基廷老師便成了學校其他老師及家長的眾矢之的。

由於影片中的教育模式與中國的教育現狀較為相似,所以我們有更深刻的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服務於社會的乙個工具,為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泯滅學生的夢想,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嗎?

我認為,教育首先應促進學生個人的發展,然後才能將學生培養成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如果排斥個性自由發展,不愛護學生的獨立人格,那麼學生將會不同程度地存在唯書唯上、墨守成規的心態。因此,教育必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個性,使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使他們形成一種開拓精神,一種創造才能,這樣才能使社會人才輩出,群星燦爛。

化學學院2010級

梁燕燕2010213899

死亡詩社觀後感

看了這部影片,我印象最深的的是開學的一些場面和基廷老師講的三節課。開學尹始,學校校長向新生說出學校的四大信念 傳統 榮譽 紀律 卓越,在這種信念驅使下,學校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卓越學子。所以以後當老師的話,特別是當班主任,要給學生灌輸一種理想信念,並督促學生積極力行,如果有幸當上校長的話,要努力營造一種...

《死亡詩社》觀後感

死亡詩社 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影片所有情節的打造都十分著力,讓觀者領會到探索生命本質的熱情,彷彿縱身一躍就走出陰霾,獲得新生,死亡詩社 觀後感5。有時,想要的沒那麼複雜。選擇就在你手中。我們的生命需要點癲狂。傳統與紀律強調的越深,往往越容易把人帶進平靜的絕望。以 死亡詩社 的名義,也許是基廷老師帶來...

《死亡詩社》觀後感 王書煥

王書煥在乙個充滿了凝重風格的學院裡,一群本應是朝氣蓬勃的少年在傳統教育的漸染下成為了一群循規蹈矩的傳統學生。但是不曾有人懷疑過它的教育模式,不曾有人有過反對的聲音,直至這位反傳統的教師 基丁的出現。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給他的學生帶來了思想上的啟迪,也給眾多的人們以更多的思考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