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從一堂課看教師與教材的有效對話

2021-12-31 03:32:48 字數 2426 閱讀 5177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所選的課文是與建築園林、名勝古蹟有關的說明文。第一篇文章是茅以公升的《中國石拱橋》,第二篇是吳冠中的《橋之美》,第三篇是葉聖陶的《蘇州園林》,第四篇是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第五篇是陳從周的《說屏》。

一位教師在教《說屏》這篇課文時,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了解"屏"的有關知識;2、體會作者對屏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帶領學生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

1、什麼是屏?請用原文給屏下個定義;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有何作用?3、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4、文中引用古詩文有什麼作用?

45分鐘的課中,前三個問題的研讀用了31分鐘,最後乙個問題的討論用了5分鐘。執教的老師教態親切自然,聲音悅耳,語言簡潔,板書優美。一節課上下來流暢清晰,學生能達成老師所設定的目標。

但是這不是一節成功的課,原因在於教師和教材的對話不到位,教師沒能理解教材編寫者的意圖。

一節課是否是好課,最重要的是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恰當。教學目標的設定主要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教師要能和教材進行有效的對話;二是學生,教師要了解學情,能和學生進行有效對話。

學情是千變萬化的,在這裡,我姑且僅對教師和教材的對話的進行討論。

在本單元的單元提示中,教材編寫者有這樣一些話:"建築園林、名勝古蹟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實物記錄,體現了人民大眾的智慧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習本單元,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這些話提示著教師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教學本單元的重點是說明文抓住特徵介紹事物,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和說明文中的文化內涵。

而執教本課的這位老師,設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有關'屏'的知識",這顯然偏離了語文的目標。如果這是一節建築課或是室內裝飾課,那麼了解有關屏的知識才是重點,但這是一節語文課,葉聖陶先生說"教材不過是個例子,要讓學生通過學這一篇獲得讀這一類文章的鑰匙",學習《說屏》這篇課文,不是要學會製作屏,而是要獲得讀說明性的科學小品文的方法。

因此,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不是"什麼是屏",而是"如何說屏"。《說屏》是如何說屏的呢?"說明文抓住特徵介紹事物,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和說明文中的文化內涵"這些教學目標是不是在每一篇課文中都必須涉及呢?

是不是每一篇課文都能很好的承載這些教學內容呢?顯然不是。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在這一課中並不典型,因為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彷彿在隨意的閒聊中向讀者介紹科學知識,因此沒有非常清晰的說明順序,也沒有鮮明的說明方法,選擇這兩個教學內容是不合適的。

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在這一課中確有體現,但不是這一課獨有的特點。這篇課文被安排在本單元的第五課,前面四課《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院》中都很好的體現了說明文的這一特點,在《說屏》中如果再把語言的準確、周密作為教學目標顯然重複了。那麼這一課教師該教什麼呢?

這一課最鮮明的特徵,一是寫出了屏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二是體現出一篇科學小品文的趣味性,讀起來不枯燥。

《說屏》一文引用了大量的古詩文,在屏的實際功用之外抽象出屏的文化內涵。文章開篇第一句就說"'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作者特意提出了"詩意"二字。文章的第四段又說"近來我也注意到,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勾不起我的詩意",再次強調"詩意"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說:"屏是真夠吸引人的,'閒依畫屏''抱膝看屏山',也夠得一些閒滋味,未使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至此,作者反覆談到"詩意"的目的清楚了,屏的詩意,在於給人心靈的文化休憩。

所以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古詩詞,目的在於將讀者帶入古典的意境,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室內裝飾一同呈現,使文章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使讀者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美的薰陶、文化的積澱。因為有了文化的內涵,所以這篇說明文讀起來不枯燥,同時作者還有具體形象的語言,比如"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能借助屏風了",使得文章生動有趣。這一教學內容,執教老師雖然有所設計,但是沒有給予重視,只用了5分鐘匆匆帶過,草草分析。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這本來是乙個有價值的問題,這篇說明文寫得有血有肉,作者花大量的筆墨寫屏的文化內涵,正是因為對屏有著濃郁的感情。但是教師只把作者的感情歸結為"喜愛",顯然太過簡單,這也是沒有和文字深入對話造成的侷限。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寫道:"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教師要關注"銷魂"這個詞,引導學生想想"銷魂"是一種多深的喜愛才會帶來的感受,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極度地喜愛,深深地沉醉其中,為之銷魂,達到情不能自已的程度。

讀懂了"銷魂"這個詞,這篇文章就從平面的變成了立體的,作者和他要介紹的物件都有血有肉地立在了讀者的面前,並且能深深地打動讀者。這也教給了學生如何聲情並茂地寫好說明文。

教師和教材的有效對話,決定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定是否合理,決定了教師能否很好地引導學生突破教學內容。這是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關鍵。教師和教材的有效對話,**於教師對文字的細細解讀、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只有真正自己讀懂了教材,讀出了教材的獨特魅力,讀出了自己的獨特心得,讀懂了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意圖,才能較好地分析文字,引導學生走進文字,使學生學有所得。

一堂課的反思

教學反思 在我從事小學教學的幾年中,在教學中對教學效果與我們的設計設想相距甚遠這一現象大家都有經歷感受,我感到我也時時在經歷這樣的反思過程。最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上課內容,課堂上,我讓他們反覆地朗讀感悟課文中的內容,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學生們開始失去了熱情。上課時,我口乾舌燥地教,而他們意興闌珊地...

一堂課作文有趣的一堂課

今天的習作課上,王老師組織了乙個有趣的活動 瞎子捉瘸子。遊戲開始前,王老師先請兩位同學上來,乙個當瞎子,乙個當瘸子。當瞎子的那位同學被老師用紅領巾將他的眼睛緊緊地蒙住。這時,有位同學說 蒙一層太薄,不保險,再蒙一層吧 老師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就有拿了一條紅領巾,把 瞎子 的眼睛蒙住,此時 瞎子 似乎...

如何備好一堂課反思

張雪蓮這次 了王榮生老師的講座,使我明白了教師的本職是教學,說到底必須業務要過硬,台上一分種,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要上好一節課,必須備好一節課。因為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保證。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語文課,必須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 在鑽研教材上下功夫。備課前,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