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莊小學數學課堂觀察總結

2021-12-27 14:16:07 字數 4082 閱讀 6449

尹莊小學數學「基於標準教學課堂觀察」總結

新一輪課程改革猶如一股春風颳遍了教壇這方熱土。《數學課程標準》的實施為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由於激發了興趣,絕大多數學生愛學數學了;由於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部分學生開始有個性地學習數學了;由於注重了數學源於生活,大多數學生真學數學了。

數學課堂增加了動感與鮮活,「一言堂」變成了「群言堂」,還時有學生語驚四座的真知灼見。但靜下心來,細細思考一些課堂現象,我們看到了熱鬧、自主的背後隱藏著的放縱、隨意與浮躁,窺視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演算法多樣化:切忌形式化

[現象]:我曾經聽過一節一年級「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課,例題是「23-7」。在課堂上經過教師的精心「引導」,出現了多樣化的演算法。

於是,教師花了將近半節課的時間進行了展示。

1、23-1-1-1-1-1-1-1=16

2、23-3=20,20-4=16

3、23-10=13,13+3=16

4、13-7=6,10+6=16

5、10-7=3,13+3=16

6、23-13=10,10+6=16

7、23-5=18,18-2=16

……[分析與思考]:課後本人詢問了課堂上想出第一種演算法的學生:「你真是這樣算的嗎?

」學生說:「我才不願意用這種笨方法呢!是老師課前吩咐我這麼說的。

」本人連續問了好幾個學生,竟沒有乙個學生用這種逐個減1的方法。其實後面的3種方法很難相信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社會背景、文化基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計算方法,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基礎比較好的班級,課堂上學生說不出逐個減1的方法是非常正常的。我們何必非要把學生教「傻」呢?應該說,演算法多樣化體現了全新的教學理念。

現象中的教師之所以出現上面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以為教材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就必須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種方法。二是將「演算法多樣化」等同於「一題多解」。

這說明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念尚未真正理解。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是尊重學生的表現,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但並不是讓每乙個學生一定掌握書中介紹的多種方法。

「演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並不是一回事。「一題多解」追求的是學生個體方法的多樣化,要求學生個體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演算法多樣化」追求的是學生群體方法的多樣化,對某乙個體學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種,但對眾多學生而言,方法就呈現出多樣化。

提倡演算法多樣化並非讓學生掌握每一種演算法,而是要通過反饋交流、評價溝通,讓學生體驗、學習別人的思維活動成果,掌握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演算法。這樣才能呵護學生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要從學生的自身認知水平出發,以開放、寬容的態度對待、處理演算法多樣化教學,讓學生盡量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自我探索的價值和數學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所在。

交流:僅有表達是不夠的

[現象]:一節一年級的「拋硬幣」的課上:教師提出問題,指定了一位學生回答後,其他的學生根本就不聽這位學生的發言,還在一味大聲地叫喊「老師,我,老師,我……」叫喊聲不絕於耳,有的學生甚至離開課桌,跑上講台,叫喊著:

老師,我想回答,叫我吧。課堂上熱鬧一片。發言的學生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對於學生下邊的表現,老師全然不顧,只是陶醉於自己創造出的「活躍」的課堂氣氛裡。

[分析與思考]:課後,與上課老師進行了交流,這位教師竟然說: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這是對學生合理權益的尊重,對學生的這種行為是不能限制的。

為學生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弘揚個性,讓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追求的。但是,數學課堂僅是為了追求這表面的熱鬧嗎?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和分享也是必要的。

如果不能傾聽又怎能分享到別人的獨特感受呢?「學會傾聽」能使我們博採眾長,彌補自己思考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萌發靈感,觸類旁通;還能使我們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如果教師也沉浸於課堂「活躍」的情景中,而忘記引領學生學會傾聽別人意見,那課堂的「高效」又從何談起。

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平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把訓練聽當作一項教學常規工作來抓。教師首先要訓練學生聽人發言要專心,別人發言時不隨便插嘴打斷。有不同意見,要耐心聽別人說完後再提出;其次,要訓練學生努力聽懂別人的發言,邊聽邊想,記住要點,並考慮他說的話是否符合實際,有沒有道理。

最後,要訓練學生聽別人發言後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對別人所說的話作出判斷,在傾聽別人意見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觀點。這才是新課標理念下課堂教學所追求的。

評價:需鼓勵,也需客觀

[現象]:如二年級的一節課《認識時分》中:

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幾個大格?

生:有12個大格。

師: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獎勵你一朵大紅花。

接下來的整堂課不管學生表現為何,有的學生只是重複別人的答案,有的還不完整,有的甚至是錯誤的,教師都一律給予誇獎,即使是乙個十分簡單的問答都表揚為「你真了不起!」並給予物質的回報。

[分析與思考]:關注人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上好一節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受到什麼啟發,獲得什麼發展,而不應該僅僅獲得淺層次的滿足。像那位老師那種廉價的表揚決不能起到真正激勵的作用,相反會助長學生浮燥的學風。有的人片面地理解新課標理念,誤認為當前不能批評學生,批評就是否定,就會刺激學生,影響其上進心。

本人並不反對表揚學生,也不反對給予學生適當的物質獎勵,更不提倡經常批評、懲罰學生,只是認為過分模糊評價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是非不分。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教師要努力建立起「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從操作層面看,一方面教師要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不僅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慎重評價,對有錯誤但又蘊涵點滴創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保護這難得的創新火花。

另一方面,鼓勵讚賞的同時,還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及時給與客觀的評價指正,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的方向。「鼓勵讚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之上,如果離開了「客觀評價」,也許「鼓勵讚賞」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乙個好的教師,教學時要善於把握評價時機,充分運用真誠的評價語言和多元的評價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用學生思維,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愛上數學。

合作學習:切忌盲目、隨意

[現象]「面積與面積單位」一節課中,老師發給每個小組一張正方形、一張長方形的紙,讓學生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工具比較出它們的面積大小,老師宣布小組合作活動開始後,滿教室熱鬧非凡,每個人都在說話,我仔細觀察了各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有的小組根本不知道老師讓他們討論什麼,有的小組用尺子測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些小組中操作、發言的往往只是一些優秀生,而其他同學則端坐著,冷眼觀戰,還有的甚至做起與課堂無關的事情……真正進行合作討論的小組很少。

[分析與思考]:縱觀目前的數學課堂,幾乎所有的課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這是可喜的一面。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這種走過場、擺樣子的合作,表面上熱熱鬧鬧,實質卻是浮淺、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正是這種合作的盲目性,逐漸導致了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的衰減、合作意願的缺失。

也正是這種合作的隨意性,無形中占去了同學們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逐漸產生了學習的依賴。這些必將關係到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現象中的學生似乎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但從學生的活動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與**學習,只是具有其表面形式而已。

這些課堂,教師雖然重視並給學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但對孩子們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顯然重視不夠,指導不到位。這裡要不要合作?合作的目標是什麼?

應該怎樣進行合作?這些問題我們教師是否已作過認真的思考?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乙個亮點。《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但是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2、學習目標任務要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保證學生具有通過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可能性。3、根據學習任務組內成員作好責任分工,讓每個成員在組內都擔當特定角色,使得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可做等等。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只有教師真正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穩健地推進課程改革。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

小學數學課堂觀察體會

小學數學課堂觀察的思考 10小數週玥輝 課堂觀察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它是建立在對課堂教學要素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之上的,課堂教學要素的9個方面,即 課堂溝通 課堂行為互動 師生話語 課堂過程 課堂管理 課堂教學語言 教學資源 教學 和教學現場機智。前不久,聽一位老師上了 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小學數學課堂觀察報告

季燕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和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已是國際數學改革的乙個發展趨勢。課程 強調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

小學數學課堂觀察報告

季燕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和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已是國際數學改革的乙個發展趨勢。課程 強調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