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農作制度與區域農業發展

2021-12-25 00:46:59 字數 4610 閱讀 1517

農作制度(farming system)是指在乙個區域或生產經營單位內,自然和人工環境與各類農業生物組成的多種亞系統及其直接關聯的產後公升級元的穩定統一體。分析研究農作制的目的在於,通過決策制定、技術組裝、經營管理等手段,合理調整農作制內各亞系統、子系統之間及其與產後公升級元的關係、各層系統內組分之間的關係,改善農作制總體與各層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以提髙系統的生產力、增進經濟效益、保護並可持續利用資源環境。

在這個定義中有幾點值得注意:農作制的落腳點是區域或農戶;不僅只強調自然環境,而且將人工環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農作制的主體是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系統,不僅視作物或動物為主體的組成,而且將自然環境、人工環境也都作為系統的組成成分;農作制的產出不僅包括農產品,而且環境既是對農作制的投入同時也是一種產出,人類在得到農產品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改善環境;「產後公升級元」的邊界主要限於加工、流通與交易等;農作制研究,既有巨集觀上的戰略、布局、總體決策性的調整,也涉及微觀上的為提高各亞系統和組成成分的功能的有關技術與經營管理措施;農作制的目的是提高生產力、經濟效益與資源環境保護。

農作制的組成與結構如圖8-1所示。與自然生態系統不同,農作制是一種自然與人工的復合系統,它是生態、經濟、技術系統的綜合。它的組成在自然的基礎上具有強烈的人工特徵。

因此,對農作制的分析研究需要有自然與人工的系統觀,避免單純用自然生態觀或人工生態觀來處理農作系統的種種問題。

圖8-1農作制組成

(資料**:引自劉巽浩《農作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系統性它是由無機與有機、一性生產與二性生產、技術與經濟、總系統與亞系統、子系統以及輔系統等組成的相互關聯的整體。乙個合理的農作制必須從系統角度進行整體部署,不能頭痛醫頭,也不能一頭沉。

巨集觀性農作制也即農作系統,是從巨集觀到微觀、從高層次到低層次的一種傘狀結構,有髙屋建瓴之勢。乙個合理的農作制必須從總體、全域性、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促進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也不能把農作制等同於經常變動的年度生產計畫。

3■人控性

農作系統是自然生態系統與人工環境、人工選擇並培養的生物的結合,通過人為的決策制定、技術組裝與經營管理,達到提高生產力、經濟效益與保護資源環境的三重目的。因此,研究農作制既要遵循自然規律,又不能持單純自然生態觀點,甚至認為回歸自然就是最髙標準。

綜合性農作制是多目標的,它的組成是多層多元的,它的手段是多方面的(生產、經營、管理),它的研究內容與方法是多學科、跨學科的。因此必須統籌兼顧、全面發展、分清主次、相互配合, 將多目標、多成分、多手段、多學科加以綜合分析或融會貫通。

持續性農作制研究,不僅從當前著手,而且從長遠著眼。強調農業生產、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因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乙個良好的農作制,在它的整體上或主體上總是保持穩定的狀態。在人工調控下,能迅速修復被打破了的不平衡狀態,使系統長期處在動態的平衡中。當然穩定性是相對的,隨著市場、技術、政策等的變動,農作制要作相應的調整。

區域性任何農作制必須落腳於乙個地區,以該地區的自然與人工環境為前提。因此,研究農作制必須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切忌一刀切。引進外地、外國的經驗與技術須與當地的實際相結合, 防止照搬照抄。

農作制固有的含義、組成、內容、特性、目的,決定了農作制的重要功能。通過環境改善、生物改良、決策制定、技術組裝與經營管理體現農作制的下列作用。

1.協調功能

協調環境與生物及其產後公升級元的相互關係以及環境與農業生物內部的關係以提高系統效率。一方面,要使農業生物盡量與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相適應,也使環境建設盡量滿足農業生物的要求。不僅農業生物要與各種環境相適應,而且要與加工、流通、市場等環節相適應,從而調整結構增進系統的功能。

隨著進人wto與全球化的程序,農作制的開放度將更加擴大。 為此,必須充分發揮農作制的統籌協調功能。另一方面,要協調好環境、生物內部的關係。

首先是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關係,自然環境是農業生物生存的基礎,但是,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為了滿足農業生物不斷增長的需要,就要不斷地改善自然環境並建設良好的人工環境。其次是要協調好農業生物間的關係。包括農牧、農林、林牧的關係以及農、 林、牧內部不同生物間的關係。

總之,要協調好環境與農業生物間上下左右內外前後的種種關係,以增進系統的效率,這是農作制最根本的功能。

巨集觀上,農作制要為乙個地區或單位農業(農林牧)總體、長遠、持續而穩定發展奠定決策基礎。由於農作制的系統性、巨集觀性的特徵,決定了它在迎接wt與經濟全球化、制定農業發展戰略、全域性性部署、農業區劃與規劃、農牧結合、農工貿結合、農業產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指導作用。當我們了解該地農作制的特點與發展趨勢時,就可以對農業發展全域性做到指揮若定,臨陣不亂。

當我們知道**是乾旱荒漠地區或者半乾旱幹草原地區時,就不會勞民傷財地到那裡去植樹造林。

微觀上,為乙個農戶制訂年度生產計畫或調整結構提供巨集觀角度的考慮。與中長期巨集觀戰略不同,農戶的年度生產計畫受市場影響大,變動性也大。但在農戶調整結構時充分考慮到該地農作制的制約,這對正確決策並避免犯隨波逐流的錯誤是有很大好處的。

對乙個農作制的分析、研究、設計,就是將各種生物組裝成與其環境相適應的生物結構,將環境、生物、技術、政策、市場、投人等多種因素組裝成乙個功能良好的系統。

在自然界裡,通過長期的遺傳變異、優勝劣汰,選擇出優勢物種及其自然生態系統。但由於缺乏人工的投入、建設、技術、政策等,這種自然選擇十分緩慢。而人們在分析農作制的基礎上,通過對系統的主動干預(投入、技術、政策等),不僅可以選出最優或較優的戰略部署、技術、 政策或對策等,而且可以使系統向更高層次發展,以提高其生產力、經濟力和生態力。

與歐美不同,中國農作制具有髙度的複雜性與特色。總體上,21世紀初中國農業仍處在傳統農作制階段,部分較發達地區正在由傳統農作制向現代農作制過渡。其主要特點是:

傳統的小家庭自給分散經營是執行農作制的主體。中國人多地少,戶均耕地少,地塊小而分散,人畜力仍佔相當比重,自給性強,商品率低。當前體制上實行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對土地無所有權,有經營權。

每戶平均經營耕地4 0004 667 m2,如此小規模的家庭經營,在世界上也是極少見的,它限制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程序。研究中國的農作制也要從這一現實出發。

農作制的集約性。由於人多地少、小農經營,致使土地生產率高而勞動生產率低是中國農作制的最大特點。表現為精耕細作的傳統與高投人高產出的農業系統特徵:

單位面積產量髙,土地利用率高,復種指數高,間套復種多,農牧結合多,多種經營多,勞動密集型產品多; 與此同時,投人多,施肥多,灌溉多,耕作管理多。因之,髙投入高產出是中國的農業系統特徵。 農作制的基本內容是以農為主、農牧結合多種經營。

種植業是農業的主體,也是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的基礎。另一方面,農與牧(漁)關係密切,兩者相輔相成,牢不可分。相對地說,林業比重小,林與農、牧多呈分離狀態,只有農田防護林對農田有某種保護作用。

除農牧林外,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小型家庭農副產品加工業、農村二三產業等多種經營也是中國農作制的乙個特色。

種植業亞系統是農作系統的主體。自古以來,中國是以農為主以糧為主。漢民族以及長城以南的其他少數民族都是農耕文化的耕耘者。

許多北方的草原民族融人中華大家庭後也紛紛下馬務農。近年來,儘管牧漁業與二三產業有較大發展,但種植業仍是基礎與主體。2008 年全國農民平均收入有41%來自第一產業(農業),49%來自二三產業。

據《中國統計年鑑 2009》,在2023年的農業總產值中,農(種植業)、林、牧和漁各佔50%、4%、37 %和9%,而農民的收入中,分別佔73%、3.5%、20.5%與3%。

可見,種植業仍是農業的大頭。在種植業中,糧食仍是不可動搖的主體,它占有最多的耕地面積和勞力。在全國平均人均不到400 kg糧食占有量的情況下,糧食將始終是中國農業的中心問題。

同時,積極發展經濟作物、蔬菜、果品、飼料等**值作物也是必然的選擇。

農牧結合是中國農作制的重要內容。中國有牧區面積3. 6億km2,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7%,其中草原面積2.

8億km2,主要分布於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草原質量差,退化嚴重,生產力甚低。中國的畜牧業主體在農區。歷來中國農區的農民在農耕的同時普遍有養畜 (禽)的傳統。

作為一種家庭副業,利用農副產品(糠麩、豆粕、秸稈、青菜、野草以及部分穀物) 作為畜禽的伺料,或者在種植制度中插入飼料穀物與綠色青伺料,又利用役畜作為動力,利用畜禽的排出物作為肥料,實行農牧結合。近年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傳統的家家戶戶的模式已逐漸向現代專業養畜方式轉變,但這種農牧(漁)結合的方式仍在村鄉範圍內進行。

在中國當前這種小農經濟的體制下,農牧的緊密結合可充分利用資源與農村剩餘勞動力, 也是農產品增值普遍適用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今後農作制改革過程中,它將是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生態保護制度是農作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農作制的定義可見,它是客觀環境與農業生物的有機統一。農作制的研究不僅涉及生物,而且涉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中國的農業生物所處的環境有兩大特點。一是自然環境複雜多樣、人均水土資源相對緊缺,旱澇、水土流失、沙化等生態問題較為嚴重。二是人工創造的環境條件(如良田、良種、良法、灌溉、肥料、機械、資金、技術、政策、市場等)對彌補自然的不足與提高農作制的生產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為了提髙農作制的系統生產力,必須積極保護和改善自然與人工環境條件,並將此作為農作制研究的有機組成。一方面尊重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另一方面在自然資源環境基礎之上,增加資金、技術、政策的投人,努力改善或改造資源環境,使之與農業生物高產優質髙效相適應。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能只顧產量與收入而破壞自然資源環境,影響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也不要持單純自然生態觀點而排斥必需的人工投入。

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是中國農作制的主要目標。農作制的目標是提高系統的生產力、經濟力和生態力。其中,經濟力是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前中國條件下,通過農作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改善來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是農作制研究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第八章區域規劃及其發展

09地理科學班桂玉潔學號 2009100225 區域規劃的特點 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1 目的性 明確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的編制目的是解決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區的協調發展,把擴大內需與經濟增長 社會建設 民生改善和提高開放水平結合起來,推動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為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

第八章員工培訓與發展

18 培訓過程的組織與設計哪些步驟?答 培訓需求的分析。培訓目標的確立。培訓形式和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預算。培訓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培訓實施。19 課堂教學法的優缺點?答 優點 有利於大面積培訓人才 傳授的知識比較系統 全面 對培訓環境要求不高 學員可利用教室環境相互溝通 學員能夠向教師請教疑難問題 ...

第八章期權制度

第一條經2000年12月12日公司股東會討論決定,公司同意實施 期權計畫,特制定該期權制度與計畫。第二條 期權方案設計的目的是 利益趨同 風險共擔 長期激勵 持續創新 該計畫包括二個部分內容 期權 定向增發 的售股方案,一次申請 鎖定 多次行權 期期相連 長期激勵 的實施計畫。第三條期權的發行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