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措施

2021-12-23 20:15:14 字數 5595 閱讀 8978

我吉草高速公路接到關於吉交質監【2009】194號檔案:關於印發吉林省公路水運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及附件等要求。組織人員認真學習討論,並提出如下治理方案:

1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組成,有的還有摻合料和外加劑。監理應對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控制,使之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

1.1水泥質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應持有生產廠家的合格證外,還應做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等常規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後檢或邊用邊檢。不同品種的水泥要分別儲存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

大體積混凝土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降低水化熱。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 骨料的質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築工程中的主要用砂。用於混凝土的砂應控制泥和有機質的含量。砂進場後應做篩分試驗、含泥量試驗試驗。

普通混凝土宜優先選用細度模數2.4~2.6之間的中砂,幫浦送混凝土用砂對0.315mm篩孔的通過量不宜小於15%,且不大於30%;對0.16mm篩孔的通過量不應小於5%。

石子一般選用粒徑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幫浦送高度超過50mm時,碎石最大粒徑不宜超過25mm;卵石最大粒徑不宜超過30mm。石子進場後應做壓碎值試驗、篩分試驗、針片狀含量試驗、含泥量試驗。

儲料場對不同規格、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石子應分別堆放,並有明顯的標識。

1.3鋼筋要使用業主指定廠家的並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經試驗不合格的鋼筋堅決不允許使用。鋼筋加工現場不同型號的鋼筋要分開堆放,並要有標牌標識,鋼筋堆場要硬化,排水順暢,鋼筋不得直接堆在地上,要墊高,堆放場要有防雨,露棚,防止鏽蝕,以杜絕鋼筋汙染。

1.4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雜質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汙水攪拌混凝土。

1.5外加劑質量控制

外加劑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調節凝結時間、提高強度、改善耐久性。應根據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效能要求、施工工藝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效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其品種和摻量。低溫時產生結晶的外加劑在使用前應採取防凍措施。

必須使用粉狀外加劑時,應採取相應的攪拌勻化措施,並確保計量準確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監理工程師應對外加劑的選擇加以限制,避免出現品種多而雜的情況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難過試配確定,不得使用經驗配合比。試驗室應結合原材料實際情況,確定乙個既滿足設計要求,又滿足施工要求,同時經濟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在相同配合比的情況下水泥強度等級越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強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強度也下降了。

要嚴格控制好施工配合比,保證足夠的攪拌時間及均勻性,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混凝土強度的離散性。

幫浦送混凝土配合比應考慮混凝土運輸時間、坍落度損失、輸送幫浦的管徑、幫浦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彎頭設定、幫浦送裝置的技術條件、氣溫等因素,必要時應通過試幫浦送確定。設計出合理的配合比後,要測定現場砂、石含水率,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變更將影響混凝土強度,需根據原材料的變化,及時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混凝土澆築質量的控制

3.1混凝土澆築前,對有特殊要求、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例如基礎、主體、技術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和後澆帶等部位)的結構應要求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監理工程師認真審查方案中的人員組織、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澆築方法及養護措施;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部位、後澆帶的技術處理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及保濕保溫措施;施工機械及材料儲備、停水、停電等應急措施;審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計算書、拆除時間及拆除順序,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專項控制措施等。並審查鋼筋的製作安裝方案、鋼筋的連線方式、鋼筋的錨固定位等技術措施。

要認真檢查模板支撐系統的穩定性,檢查模板、鋼筋、預埋件、預留孔洞是否按按設計要求施工,其質量是否達到施工質量驗收規範要求。

混凝土運到施工地點後,首先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預拌混凝土應檢查隨車出料單,對強度等級、坍落度和其他效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預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監理工程師要督促施工單位試驗人員隨機見證取樣製作混凝土試件。

試件的留置數量應符合規範要求,要留同條件養護試塊、拆模試塊。

3.2 澆築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澆築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築。

對已澆築的混凝土,在終凝前進行二次振動,提高粘結力和抗拉強度,並減少內部裂縫與氣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動完成後,板麵要找平,排除板麵多餘的水分。若發現區域性有漏振及過振情況時,及時返工進行處理。

混凝土澆灌過程中,監理應實行旁站,檢查混凝土振搗方法是否正確、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動太久的情況,並隨時觀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變形、漏漿、下沿或扣件鬆動等異常情況,如有應立即通知施工單位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報告總監理工程師,嚴重時應馬上停止施工。

3.3 加強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養護主要是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

保溫能減少混凝土表面的熱擴散,降低混凝土表層的溫差,防止表面裂縫。混凝土澆築後,及時用濕潤的草簾、麻袋等覆蓋,並注意灑水養護,延長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緩慢冷卻。在高溫季節幫浦送時,宜及時用濕草袋覆蓋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陽光直射時,宜加強覆蓋養護,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後,產生混凝土表面溫度和收縮裂縫。

在寒冷季節,混凝土表面應設草簾覆蓋保溫措施,以防止寒潮襲擊。

4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控制

4.1模板製作安裝質量控制

結構混凝土施工,能否達到工程整體美觀的要求,首先取決於模板,模板的製作安裝質量是關鍵,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潔度、色差度都與模板直接相關,如模板不平順,板縫不嚴密,發生滲水、漏漿,甚至支架鬆動,模板跑模、變形等都將引起混凝土質量不良或外觀粗糙現象。模板宜採用優質大平面組合鋼模板,或自身沒有色差高質量的竹膠模板,對使用的模板進行精密加工,可進行粗磨、中磨、細磨、精磨、微磨、拋光等六道工序的鏡面加工,同時保證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模板在安裝前,應均勻塗刷脫模劑,避免使用廢機油等不合格材料作為脫模劑,影響混凝土表面色澤。

模板支撐應牢固,接縫嚴密、尺寸準確,不因模板漏漿產生蜂窩、麻麵和模板變形、脹模產生混凝土表面翹曲、邊線不順的外觀質量通病,立好的模板放置時間不宜太長,應採取措施避免或減少下道工序操作時造成的汙染和大氣中灰塵的汙染。因此,對模板從設計到安裝,必須嚴密策劃、細化實施,在質量上必須達到苛刻標準,決不能僅滿足於一般鋼結構(或模板)質量條件,必須牢固樹立高標準、嚴要求的精品意識,制訂內容明確、施工自控的質量標準。

4.2混凝土澆築工藝質量控制

4.2.1 混凝土配合比

(1)水泥用量:延長混凝土的模內養護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有利於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潔度。施工現場對結構混凝土模板的成套數量,總是結合拆模使用週期重複使用的原則(額定拆返次數)來考慮,故當模板使用要加快周轉,不便延遲拆模,據施工氣溫,或混凝土澆畢24h左右或3d過後,當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的短時內就要拆除側模。

既然混凝土在模內養護期較短而又要使混凝土拆模後表面仍有好的自然光澤,則可考慮採用比通常情況略為加大或維持一定的水泥用量,對無外加劑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來考慮,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隨意加大坍落度)來增大水泥用量。

(2)含砂率:砂石骨料含砂百分率除與級配、孔隙率相關外,還與砂的粗細程度(細度模數)相關。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級配的規定條件下,選擇能同時滿足混凝土質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最佳含量:

為了促使混凝土達到均勻密實質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細骨料含量較通常的最佳含量稍為增大一點。因為混凝土的勻密過程是以和易性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拌和物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這些效能還在於混凝土中有足夠的水泥砂漿起主要作用。當減水劑(水劑約在1%,粉劑1.5%左右)摻量不大的情況下,砂石含砂率較通常情況稍提高1%~2%(如原有用砂率37%提高到38%~39%,原32%提高到33%~34%),混凝土的澆搗塑性明顯改善,混凝土成型後粗骨料被砂漿包裹覆蓋層厚度均勻,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現「相料色差」。

(3)坍落度:對有外觀質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較通常採用的坍落度略減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點粘一點,振搗效果好一些,有利於混凝土外觀質量。為此,需將通常的非幫浦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由7~9cm,調整為(7±1)cm,幫浦送混凝土由12~16cm,調整為11~14cm。

施工時,要求混凝土攪拌運送對混凝土坍落度波動嚴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以保證混凝土的塑性穩定。

4.2.2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攪拌必須達到3個基本要求:計量準確、攪拌透徹、坍落度穩定。否則混凝土拌和物中必然出現水泥砂漿分布不勻或水泥漿分布不勻,給混凝土灌注帶來先天性不足,會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胎記」色差,或出現混凝土振搗容易離析、泌水等非勻質現象。

一般,當水泥用量達350kg/m3以上的混凝土,可稱之為富水泥混凝土,混凝土的攪拌時間要適當延長。採用強制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控制為1.5~2min;當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增加1min。

4.2.3 混凝土澆鋪與振搗

(1)分段分層、限時接茬

混凝土的澆築,無論是按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或從中部開始向兩端對稱的,呈斜面層次,全斷面而推進的澆築方法,還是按從下向上一層層的,呈水平層次澆築方法,都必須分段、分層地進行澆築作業。

所謂分段,是指混凝土灌築程序範圍的劃分,確定分段長度的原則:(1)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時間內,完成混凝土的分層拼茬和分段接茬,而混凝土攪拌、運送能力能確保混凝土供料跟得上; (2)根據混凝土澆築時氣溫條件,防止混凝土澆搗面上水分蒸發過多造成接茬不良。若發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初凝的「假凝」現象時,可先用振搗棒振動,使其液化後再接茬澆築。

所謂分層,是指混凝土灌築過程中,按斷面處自下而上分次進行的混凝土虛鋪厚度,40~50cm一層為宜(約為振動棒作用半徑1.25倍),每層混凝土順次、連續進行等厚澆鋪。結構模板有限角度倒坡時,混凝土鋪至內側倒坡以下5cm,把坡頂留出,便於排氣泡。

混凝土分段分層的後段與前段或上下層之間的澆築(接茬)間隔時間,在常溫氣候條件下,以2.5h為宜。雖然水泥初凝時間不早於45min,終凝時間不遲於10h,但混凝土拌和物(不摻緩凝劑時)的初凝時間一般為4h左右。因為當水泥初凝時混凝土失去塑性,終凝時混凝土開始產生強度,如果比初凝時間少1h的時間內拌和物接茬,振搗時透入下層混凝土5~10cm振搗,混凝土表面不會留下接茬痕跡。

如果超過了3h或4h;當混凝土已經接近其初凝,或混凝土失水過多上下層間插搗困難,即使勉強振搗,混凝土中水泥(砂)漿的塑性差異過大,難於均勻分布,結果形成色差帶或冷縫式色差;如果當下層混凝土已經失去塑性而達到完全初凝狀態式混凝土接茬,則必然造成冷縫。

(2)澆前振後,切莫早振

混凝土振實過程,是混凝土拌和物在所澆部位上進行:一是液化,二是振動,三是搗實。為達到混凝土均勻密實性,首先是前面澆後面振的配合步驟,切忌早振。

所謂「早振」,有兩種情況:一是指本層混凝土厚度未鋪足或本層澆鋪不到位或兩側模之間未全範圍鋪滿(橫向未到邊,縱向不連貫),即混凝土拌和物層次不清、順序零亂,往往出現中間高、兩邊低,或一邊高、一邊低的堆積和低窪現象。此時,如果依然隨澆就急於振搗,則稱為早搗。

二是對本層混凝土澆鋪段前沿臨空部分,不等下段混凝土澆鋪銜接,就過早振搗,也稱為早搗。特別是箱梁和蓋梁以及防撞牆護欄等混凝土澆築,要切實注意對每層混凝土振搗作業時,始終保持「澆」與「振」前後相差一定距離,若澆鋪長度為10m,則振搗長度為9m,即最前沿一段至少相當於振搗棒作用半徑2倍的範圍內混凝土,不要急於振搗,待下一段澆鋪接茬後再振。早振的結果是:

①混凝土拌和物有流動現象,砂漿與骨料分離或水泥砂漿泛出向低處漫溢;

②再澆混凝土時,隨混凝土澆築量增加,混凝土液化面上公升,則富水泥漿上浮,緊靠側模面,形成色差帶;

③倘若振搗時過振,會出現水波紋似的雲狀或鯪狀色斑。

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方案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整體改造一期工程 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 專項治理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二 一一年五月四日 1.編制依據 通過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專案混凝土結構物的耐久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其在設計使...

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總結

廣州南華工程管理 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填海工程監理部 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經驗總結 2011年5月 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 按照 關於印發公路水運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交質監發 2009 174號 的要求,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監理部本著全面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安全...

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方案

混凝土質量通病是影響公路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是制約結構工程質量的突出問題。按照江北大道城市化改造工程指揮部檔案寧路江北 2012 18號 關於 南京市交通局 關於印發南京市公路水運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的通知,為很好的配合指揮部開展 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活動 提公升混凝土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