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技術筆記重點總結

2021-12-23 06:39:35 字數 4302 閱讀 9183

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術

1k411000城市道路工程

1k411010城市道路工程的結構與材料

1k411011掌握城市道路的級別與類別

一、 城市道路的分類:服務功能: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支路

二、 城市道路的分級:除快速路外的各類道路根據城市規模、設計交通量、地形等又分為ⅰ、ⅱ、ⅲ級。

三、 城市道路路面分類:按結構強度分類:1、高階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30年,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2、次高階路面(瀝青貫入式碎石12年,瀝青表面處治)。

按力學特性分類:1、柔性路面(破壞:極限垂直變形和彎拉應變,瀝青路面)2、剛性路面(破壞:極限彎拉強度,混凝土路面)

411012掌握城市道路的結構組成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結構、結構效能及材料

一、 路基與路面的效能要求: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構成。

1、路基的效能要求:路基為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提供基本條件,也是道路的支撐構築物,對路面的效能有重要影響。效能要求指標有;①整體穩定性②變形量

2、路面的使用要求:①平整度②承載能力③溫度穩定性④抗滑能力⑤透水性⑥雜訊量

二、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結構組成

1、路基。填方路基、挖出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

2、路面。分別鋪設墊層、基層、面層等結構層。

面層:承受行車荷載引起的豎向力、水平力、衝擊力的作用,因此面層應具有較高的強度、剛度、耐磨、不透水、高低溫穩定性,並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分為上、中、下面層。

熱拌熱鋪的瀝青碎石可用作雙層式瀝青面層的下層或單層式面層。作單層式面層時,為了達到防水和平整度的要求,應加鋪瀝青封層或磨耗層。瀝青碎石的常用厚度為50-70mm.

瀝青灌入式碎石可做面層或混凝土路面的下層。作面層時,應加鋪瀝青封層或磨耗層,厚度為50-80mm. 瀝青表面處治主要起防水層、磨耗層、防滑層或改善礫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為:

15-30mm。

基層:承重層,車輛荷載的豎向力,應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水穩定性。用於基層的材料:

①整體性材料.無機結合料穩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粒、石灰穩定砂粒、石灰煤渣、水泥穩定碎礫石等,強度高、整體性好。適用交通量大、承載重的道路。

②嵌鎖型和級配型材料。 級配碎(礫)石——應達到密實穩定。為防止凍漲和濕軟應控制小於0.5mm顆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數。潮濕路段應摻石灰。

泥灰結碎(礫)石——適用中濕和潮濕路段,摻灰量為其含土量的8%-12%,骨料的宜小於或等於40mm,並不大於層後的0.7倍。

水結碎(礫)石——小於或等於70mm,並不大於層後的0.7倍,摻灰量為小於0.5mm顆粒含量的8%-12%。

墊層:介於基層和土基之間的層位,其作用為改善土基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定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應具備良好的水穩定性。

潮濕、冰凍路段設定;墊層材料有粒料穩定土和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兩類。粒料包括天然砂粒、粗砂、爐渣等,小於0.075mm的顆粒含量應小於5%,採用爐渣時,小於2mm的顆粒含量應小於20%。

墊層厚度一般宜大於或等於150mm。

3、瀝青路面結構組合的基本原則

①面層、基層的結構型別和厚度應與交通量相適應。交通量大、軸載重時,應採用高等級面層與強度較高的結合料穩定類材料基層。

②層間結合必須緊密穩定,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應力傳遞的連續性。面層與基層之間應按基層型別和施工情況灑佈透層瀝青、粘層瀝青或採用瀝青封層。

③各結構層的材料回彈模量應自上而下遞減,基層材料與面層材料的回彈模量比應大於或等於0.3;土基回彈模量與基層的回彈模量比宜為0.08-0.4.

④層數不宜過多。

⑤在半剛性基層上鋪築面層時,城市主幹路、快速路應適當加厚面層或採取其他措施以減輕反射裂縫。

411013掌握不同形式擋土牆的結構特點

常用的: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錨桿式、自立式、加筋土等。

411014 熟悉水對城市道路的影響

1、水與土石相互作用,可以使岩土的強度和穩定性降低,道路路基軟化,並可能產生滑坡、沉陷、潛蝕、管湧、凍脹、翻裂等不良現象。影響最大最持久的為地下水。地下水埋藏條件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措施:路基排水可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類,可通過設定各種渠道、地下排水構築物等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對於瀝青路面基層要慎重選擇細料含量,在潮濕路段要選用水穩定好且透水的基層;對於凍深較大的季節性凍土地區,應考慮凍漲和翻漿的危害。

路面總厚度應滿足防凍層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現較厚的聚冰帶而導致路面開裂和過量的不均勻凍脹,如厚度不足可設定水穩定性好的砂粒料或隔溫性好的材料組成墊層。

411015熟悉土的分類及不良土質的處理

土的強度性質通常指的的抗剪強度。土的抗剪強度由滑動面上土黏聚力和土內摩阻力兩部分組成。

黏性土的抗剪強度,主要是黏聚力。包括:1、由於土粒間水膜與相鄰土粒之間分子引力所形成的黏聚力,即「原始黏聚力」 孔隙比e:

土的空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孔隙率n:土的空隙體積與土的體積之比。 塑性指數ip:

土的液限與塑限之差值,無單位。

不良土質路基的處理方法:

411016了解擋土結構土壓力的計算

土壓力計算兩個常用的經典理論是庫侖土壓力理論(假定擋土牆之後的填土是均勻的砂性土,當牆背離土體移動或推向土體時,牆後土體即達到極限平衡狀態)和朗金土壓力理論。

三種土壓力,主動土壓力最小、靜止土壓力其次、被動土壓力最大。

1k411020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

411021掌握城市道路的路基工程施工要求

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關的土石方、沿線的小橋涵、擋土牆、路肩、邊坡、排水管等專案。

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機械施工,採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業方式。

路基施工程式:準備工作修建小型構造物及埋設地下管線路基(土、石方)工程質量檢查驗收

路基施工要點:(一)路基施工測量

1、恢復中線測量:恢復道路設計中線,對道路中線的各點進行複測,確認無誤後進入施工測量

2、釘線外邊樁: 由道路中心線測出道路寬度,在道路兩側邊線外0.5-1公尺處,以5、10、或15公尺為間距釘木樁。

3、測標高: 測出道路中心高程,標於邊樁上,以供施工。

(二)填土路基 1、不填爛土及帶雜物,粒徑超過100mm的土塊要打碎。2、排出地面積水,清除雜物,妥善處理墳坑、井穴,分層填實至原基面高。3、填方段應事先找平,當地面坡度陡於1:

5時(1:6緩於1:5),需修成台階形式,每層台階的高度不宜大於300mm,寬度不應小於1公尺。

4、根據測量中心線樁和下坡腳樁,分層填土、壓實。5、碾壓前檢查鋪築土層的寬度和厚度,合格後即可碾壓,碾壓先輕後重,最後碾壓應採用不小於12t級的壓路機。6、管涵頂面500mm以上才能用壓路機碾壓。

7、填土至最後一層時,應按設計斷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並及時碾壓修整。

(三)挖土路基當路面實際標高低於原地面標高時,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1、路基施工前,應將現狀地面積水排除、疏幹,將樹根坑等部位做技術處理。

2、根據測量中線和邊樁開挖。3、挖方段不得超挖,應留碾壓空間。

4、壓路機應不小於12t級,碾壓應從路兩邊到路中心進行,直至表面無明顯輪跡為止。

5、碾壓時應視土的乾濕度進行灑水或換土、晾曬等措施。

6、過街雨水支管溝槽及檢查井周圍應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沙礫填實。

(四)質量檢驗路基碾壓完成後,驗收專案:壓實度、寬度、中線偏位、縱橫斷面高程、平整度、回彈彎沉等

411022掌握城市道路路基壓實作業要求

一、合理選用壓實機具。

二、壓實方法和壓實厚度:土路基壓實的原則: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低後高、先慢後快、輪跡重疊。

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要採用小型夯壓機夯實,防止漏夯,要求夯機面積重疊1/4—1/3。壓實方法:重力壓實和振動壓實。

壓實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土的型別、濕度、裝置及場地條件決定。壓實厚度應視壓實機具型別、碾壓遍數而定,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準。

三、土層含水量:對過濕土翻鬆、晾乾,或對乾土均勻加水,使其處於最佳含水量+-2%範圍內時開始碾壓。

四、土質路基壓實質量檢查。 五、有條件時應做試驗段,以便取得路基或路層施工相關的技術引數。

411023 熟悉影響城市道路路基穩定的因素

1、 地理、地質條件 2、氣候條件 3、水文和水文地質條件 4、土的種類及其工程性質 5、其他因素(車輛

行駛渠化程度高、剎車起步頻繁、路用效能高等特點,路基穩定必然受荷載、設計、施工、養護等因素影響)

1k411030城市道路基層工程施工

411031掌握不同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的特性

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是一種半剛性基層,基層是路面結構中直接位於面層下的承重層。基層的材料和施工質量是影響路面最關鍵因素。目前大量採用的結構較密實、孔隙率較小、透水性較小、水穩定性較好、適宜於機械化施工、技術經濟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業廢渣穩定材料做路面基層,通常稱之為無機結合料穩定基層。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知識歸納

2k311000 城市道路工程 2k311001 城市道路的級別 類別及構成 一 城市瀝青路面道路的結構組成 城市道路構成 路基 路面 行人路 一 路基 按斷面形式分 路堤 路塹 半填半挖 按材料分 土路基 石路基 土石路基 二 路面 路面結構 面層 基層 墊層 1 面層 應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 剛度...

2023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實務重點掌握的知識

重點掌握的知識點 2k311001 城市道路的級別 類別及構成 掌握城市道路構成 一 城市瀝青路面道路的結構組成 城市道路構成 路基 路面 行人路 一 路基 路基分類 按斷面形式 路堤 路塹 半填半挖 按材料分 土路基 石路基 土石路基 二 路面 路面結構 面層 基層 墊層 1 面層 上面層 中面層...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管理與實務部分重點 自己整理的

1 城市道路主要分為剛性路面和柔性路面兩類。2 城市道路主要由路基 路面和行人路構成。3 路基設計要求分路堤 路塹 半填半挖,材料分為土路基 石路基 土石路基 4 行車荷載和自然因素對路面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弱 對路面材料的強度 剛度和穩定性的要求也隨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低。5 路面結構是多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