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學總結

2021-12-22 10:39:27 字數 2006 閱讀 1192

經濟地理學在20世紀快速發展,主要研究人類經濟活動地域體系的形成過程、結構特點和發展規律。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資訊流把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鏈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乙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相對於以前的經濟地理學,現在的變化有,第一,研究區域尺度的變化;第二,研究企業組織的而變化;第三,研究思維方法的變化。

經濟地理學分以下幾個層面。

一,經濟活動區位。這裡提到了區位理論,是關於區位即人類活動所占有的場所的理論。區位條件和區位因子有區別,後者是指影響區位主體分部的原因。

(而其對於經濟活動的一般影響的因子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要素投入;第二,區域環境;第三,交通。)

二,農業與工業區位理論。

在本章,主要講三個經典的區位理論,其分別為:一,杜能農業區位理論;二,韋伯工業區位論;三,胡佛的區位理論;四,廖什市場區位理論。

1, 杜能農業區位理論;杜能農業區位論對經濟區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維方法,最具重要意義。這種方法對於韋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後來的區位理論研究者有很大影響與啟發。同時,杜能第一次從理論上系統地闡明了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不僅僅用此原理可說明農業土地利用,對於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論的基礎.

2,韋伯工業區位論. 在韋伯工業區位論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其一是區位因子,其二是原料指數。

韋伯工業區位理論是建立在以下三個基本假定條件基礎上的:

1)已知原料供給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產品的消費地與規模;

3)勞動力存在於多數的已知地點,不能移動;各地的勞動成本是固定的,在這種勞動花費水平下可以得到勞動力的無限**。

當今世界由於技術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帶來了原料使用量和勞動費以及運費大幅度削減,本來屬於原料地和勞動供給地指向的區位型別現在已變為消費地指向區位型別,特別是一些尖端技術工業布局受地域束縛極小,工業區位的選擇範圍擴大。在這種條件下,工業區位出現了新的指向型,如臨空型、臨海型和高智慧型等區位型別。這些型別的工業區位不能直接地套用韋伯的理論。

儘管如此,韋伯工業區位論的意義還是不容忽視的。

3, 胡佛的區位理論. 胡佛認為運輸距離、方向、運輸量和其它的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都直接地影響著運費, 一般情況下,運輸沿一條線路進行時,運費與距離成比例。但是在運費中不僅包含著場站作業費用、途中運輸費用和時間費用,而且也包含著運輸機構費用和服務於使用者的費用及其它費用。

另外,運輸方式不同費用和服務能力也存在著差異,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區位的選擇。運輸方式與運費的關係。運輸方式不同,單位重量的貨物每單位距離的運費也不同,即運費率不同。

一般場站作業費用低,線路運輸費用高的運輸方式適合於短距離運輸;場站作業費用高,線路運輸費用低的運輸方式進行長途運輸較有利。

4,廖什市場區位理論。

廖什認為,每一單個企業產品銷售範圍,最初是以產地為圓心,最大銷售距離為半徑的圓形,而產品**又是需求量的遞減函式,所以單個企業的產品總銷售額是需求曲線在銷售圓區旋轉形成的圓錐體。隨著更多工廠的介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銷售範圍,由此形成了圓外空擋,即圓外有很多潛在的消費者不能得到市場的供給,但是這種圓形市場僅僅是短期的,因為通過自由競爭,每個企業都想擴大自己的市場範圍,因此圓與圓之間的空擋被新的競爭者所占領,圓形市場被擠壓,最後形成了六邊形的市場網路.

三,商業和服務業區位論。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區位論,

2,零售業區位論。

3服務業區位論。

四,多部門企業(公司)區位。

1,企業增長的空間軌跡。主要講了企業增長的動因及戰略,還有企業的空間擴張。

2,企業空間演變模式。主要分為沃茨的市場擴大模式,泰勒的組織變形及區域演化模式,哈坎遜的全球擴大模式,以及迪肯的全球轉移模式。

五,跨國公司區位。

1,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原因有:

1),產品週期理論,

2),折衷理論,(1,企業的所有權優勢;2,內部化優勢;3,區位優勢。)

2,跨國公司對投資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地理學

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地區發展上經歷了沿海大開放,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到中部崛起的認識和實踐過程。中部地區崛起被提到國家層面的本身,使全國區域發展形成四大板塊的基本格局明朗。作為全國,也是中部地區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 2008年底總人口9918萬人,居全國第一 出於自身發展的需...

經濟地理學

資訊科技產業的空間分布與地理因素的分析 專業 資訊091班學號 22 姓名 辛正傑 6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爆發以微電子 電子通訊和計算機等資訊科技為核心的 資訊革命 隨著資訊科技大規模產業化以及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西方國家的產業結構急劇調整,資訊產業迅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成為主導...

經濟地理學複習

名詞解釋 1 區位因子 影響區位主體分布的原因。韋伯定義為區位因子為經濟活動在某特定地點進行時獲得的優勢,即費用的節約。教材p37 2 回波效應 表現為資本 勞動力 技術等要素受收益差異吸引而由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的現象,造成落後地區的衰退,區域差距擴大。3 貨物的供給範圍 商品服務範圍 由中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