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學第三章運動和力知識點總結 已校正

2021-10-22 02:01:20 字數 3837 閱讀 9130

第1節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

一、參照物

1.參照物:

⑴定義:以某一物體為標準來判斷另一物體的運動狀態,這個標準就是參照物。

⑵相對於這個標準,如果位置發生變化,則它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變化,則它是靜止的。

注意:①參照物可以是任意選取的: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可以是運動的物體。

②研究機械運動時,一般未作說明的,均以地面或相對於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⑴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乙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

⑵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 ,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沒有絕對的靜止或運動,只有相對靜止或運動)

3.手為什麼能抓住飛行的子彈:當兩者速度相近時,子彈相對於飛行員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的分類

1.根據物體的運動路線,將物體的運動分為和

2.物體沿直線運動時,根據運動快慢是否發生變化,將直線運動分為:

⑴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直線運動,運動快慢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即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 。

⑵變速直線運動:物體沿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運動快慢發生了 。

三、速度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大的物體運動較快;反之較慢。

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短的物體運動較快,反之較慢。

⑶龜兔賽跑、百公尺賽跑是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 。

2.速度:

⑴定義⑵意義:定量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運動越快,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⑶公式變形公式或

⑷單位:

①國際單位符號讀作

②常用單位符號讀作

③兩者換算:1 公尺/秒千公尺/時 1 千公尺/時公尺/秒

④1m/s意義

注意:①單位換算過程:2 m/skm/h = km/h(過程單位同後)

②人步行的速度約為自行車速度約為 ;

汽車行駛的速度約為 ;光速為

③認識幾幅影象及對應的運動情況:

圖a是圖b是

圖c是圖d是

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

在v-t影象中,所圍成的面積代表

④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

a.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b.總時間包括停止的時間。

c.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即平均速度≠(v1+v2)/2

3.速度公示的應用

第2節力的存在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義:力是

⑴施力物體:施加力的物體。

⑵受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

⑶孤立的乙個物體是不會出現力的作用的,且有受力物體存在時,一定就有施力物體存在。

2.力產生的條件:

⑴必須有的物體;

⑵物體間必須有但可以不接觸。------→如吸鐵石

⑶相互接觸的物體產生力。-----→如相互挨著的課桌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

⑴形變:物體形狀上的變化。

⑵形變的種類:

①彈性形變: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其形狀發生變化,如果這種形變在外力撤去以後,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這樣的形變叫彈性形變。

②非彈性形變: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後不能自動恢復原狀的形變叫非彈性形變。

注意:任何物體在彈性限度內都能發生彈性形變,有些形變不明顯,不易直接觀察。

物體發生形變時如果超出彈性限度,將發生非彈性形變。

2.力可以

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兩種:

⑴物體的物體從快到慢、從慢到快、從運動到靜止、從靜止到運動。

⑵物體的左轉彎、右轉彎、圓周運動。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則單獨的乙個物體是不能產生力的。

即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2.相互作用力是同時產生的,沒有先後之分。

3.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條件:

⑴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兩個物體)

⑵大小相等;(等大)

⑶方向相反;(反向)

⑷作用在同一直線;

四、力的測量

1.力的單位:

⑴國際單位制: ,簡稱 ,符號 。

⑵常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 n,乙個蘋果重 n。

2.力的測量工具:

⑴力的測量工具叫實驗室常用測力計為或

⑵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彈簧伸長量越長)

即胡克定律:f = k⊿x,其中⊿x = ∣彈簧伸長後的長度 – 彈簧原來的長度∣

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①「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標

是否指零;

②「調」:指標調零;

③「測」:測量時減少指標與面板的摩擦,要

沿著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

④「讀」:讀數=掛鉤受力。讀書時視線要與刻度

板垂直。

注意:①彈簧秤的示數等於

a.物體的重力b.物體對彈簧的拉力c.彈簧對物體的拉力

②調零的方法:拉動掛鉤使指標上下移動,且掛鉤與面盤無摩擦

③當指標指在「0」以下時,測量值真實值,真實值

④當指標指在「0」以上時,測量值真實值

⑤當彈簧秤倒過來,且物體掛在吊環上,手拉掛鉤上時,此時物體的重力指標的示數

⑥把彈簧秤上的彈簧截去一段後稱得物體的示數f2 原來稱得物體示數f1

3.彈力:

⑴彈性: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狀的性質。

⑵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會產生乙個反抗形變的力。

⑶彈力產生的必要條件:物體間相互接觸,物體發生彈性形變。

⑷彈力的方向:垂直於接觸面,與形變的方向相反。

五、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是和 ,力的作用效果與這三要素有關。

2.力的三要素中任意乙個要素不同,都會使力的效果不同。

注意:當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時,則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填「可能」、「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六、力的示意圖

1.力的示意圖:

科學上通常用一條表示力的三要素: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

線段,**段的末端畫乙個箭頭表示力的 ,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 ,線段

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2.力的圖示:

與力的示意圖的區別是:力的圖示要標出單位線段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

3.力的示意圖畫圖舉例:

⑴畫出作用點在b點,受到斜向左上方與水平方向成為450角的拉力f拉=30n示意圖

⑵畫出作用點在a點,受到斜向左下方與水平方向成300角、大小為20n拉力的示意圖

⑶畫出與水平方向成600角、斜向右上方且大小35n的拉力示意圖

第3節重力

一、重力及其方向

1.重力:

⑴定義一般說的物體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

⑵產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⑶施力物體

⑷受力物體: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體

⑸作用效果:①使得吊起的物體把懸線拉緊;

②使物體對支撐它的表面產生壓力;

③使拋向空中的物體落回地面。

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地球吸引其他物體的同時,其他物體也吸引地球。

2.重力的三個特徵:

3.重力的方向:

⑴重力的方向不管物體在斜面還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運動還是向各個方向運動或靜止時,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注意:①「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地心方向。

豎直向下」是指和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垂直向下」是指垂直於某個平面向下。

七下科學第三章知識要點

第三章地球與宇宙知識要點 1.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是6378千公尺,兩極方向的半徑 即極半徑 是6357千公尺,赤道長約4萬千公尺。2.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基本元素 1 地軸 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 2 兩極 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

七下科學第三章第7節壓強知識點

七下科學第三章運動和力知識點 第7節壓強 一 壓力 1.壓力的定義 定義 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是一種彈力 壓力是物體相互接觸時,接觸面之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力。2.壓力產生的條件 兩物體要並且相互擠壓而發生 注意 接觸的物體 填 一定 或 不一定 存在壓力。3.壓力的特點 壓力作用在方向與...

第三章知識點

一 磁現象 1 物體具有吸引鐵 鈷 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 有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之分 磁體上磁性最強和部分叫磁極,乙個磁體有且只有兩個磁極 南極 s 和北極 n 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2 磁場 磁體周圍存在著的一種特殊物質叫磁場,它看不見摸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