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反思

2021-10-03 08:52:33 字數 611 閱讀 1032

《最後的常春藤葉》是歐·亨利的一篇**。在公開課展示過程中,我感覺在文字的解讀、教學技藝等方面都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這篇文章採用1215導學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充分預習,學生理清情節,分析人物,理解主題。教學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於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的主人公是誰」這一問題的設定與**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採用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如分角色朗讀,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產生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本課中教者注重課堂語言的錘煉,盡量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共同進行探索和思考,並用最精煉的語言對重要的教學環節進行總結提公升,給了學生以很大的啟發。這樣課堂時間節約了,課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學生討論充分,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

但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在教學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總結如下,希望對以後有所借鑑。

首先對於人物的**,我要求學生對本文的三個主要人物都進行了分析,雖然有所側重,但還是過於面面俱到,這就導致課堂內容太多,教學時擔心時間來不及,有些活動沒有展開,學生對有些問題的討論不夠充分。

其次,設定的補寫想象情節的活動雖然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和寫作能力,學生的展示也非常精彩,但似乎違背**作者創作的初衷,也不能凸顯本文歐亨利式結尾。

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反思

最後的常春藤葉 是歐亨利的一篇 在公開課展示過程中,我感覺在文字的解讀 教學技藝等方面都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這篇文章採用活動單導學的課堂模式,用三個活動引導學生理清情節,分析人物,理解主題。教學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於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的主人公是誰 這一問題的設定與 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採...

《最後的常春藤葉》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最後的常春藤葉 是一篇國外的 本篇教學設計將從 的三要素入手,圍繞最後的一片常春藤葉子,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情節 人物 環境等,理解文章深刻的內涵及結尾的巧妙構思。讓學生在本文的學習過程中,從相互間思想的交流碰撞間學到他人的思維方式,認識建立精神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並且學習主人公貝爾曼先...

高中語文第一專題《最後的常春藤葉》學案(無答案)蘇教版必修

最後的常春藤葉 學習目標 1 主人公貝爾曼人物形象分析 2 體味歐 亨利式結尾的妙處 3 認識建立精神支柱對人生的重要性。課前預習 一 作者 文體簡介 1 歐亨利 o,henry,1862 1910 美國短篇 家。世界三大短篇 巨匠 歐亨利 美 麥琪的禮物 警察與讚美詩法 項鍊 羊脂球俄 變色龍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