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學科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2021-09-24 19:16:08 字數 1046 閱讀 5129

新課標給我們指出:「注重學生素質的深層建構和整體提高,變『教書』為『鑄魂』。教師要善於化知識為智慧型,變行為為『素養』,積『文化』為『品格』。

」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實現文道統一,是在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乙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結合語文學科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從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著手。

一、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1.以文為本,以文明道

早在唐代韓愈和柳宗元就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強調要以文明道。語文教材中有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鬥、民族自豪感等。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以文為本,以文明道。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寫作背景,指導朗誦,引導學生賞析,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品德教育,更深刻地體會學科知識的思想性,從而保證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如,講授《斑羚飛渡》一課時,我在引導學生分析情節,體會感情的教學過程中,抓住老斑羚甘願作墊腳石讓小斑羚飛渡成功的場面重點分析,讓學生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來的團隊精神、犧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則、敢於奉獻的優秀品質。經過這一課的學習,許多學生發生變化,主動幫助別人,關心集體的事情越來越多,班級的凝聚力更強了。

這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以情感為主線

在語文學科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即是一塊塊的情感天地,教師可以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動力,因此,在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中,應當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體會人間真情,激發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讓同學們討論「如何看待父愛母愛」,同學們在列舉了父愛母愛的種種事實後感慨:誰言寸草心,難報三春暉!

有位同學這樣說道:「世間最純潔的便是母愛,她的寬容涵蓋了我們一切的幼稚和無知,她的寬容更無法掩飾我們內心的自私,如果要學會愛別人,就先從熱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吧。」

在語文學科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學科由於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蘊藉的鮮明人文特徵與深厚感召力而具備了獨厚的塑造人的精神這一獨特功能。文道統一 學文與悟道應同步進行,教育不僅是為文化的傳遞,更是人格心靈的喚醒,作為21世紀的語文教師,我們應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進行德育的滲透。一 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內容。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

語文學科如何德育滲透

俗話說 文以載道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挖掘學生的潛能,把學生潛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來,發揮出來。一 抓住字 詞教學,進行思想教育。識字 在教學中抓住字詞教學,指導學生把學習字詞和滲透思想教育聯絡起來。寫字 思想教育滲透在語文學科的各個方面。在寫字教學...

課堂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品德課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藤寨中心校松坡小學何少偉 有位教育學家說過 沒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怎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批德 智 體 美 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才,乃是品德課教學的中心任務。如何保證教育效果,真正使學生獲得集體的榮譽感 民族的自豪感 無私的正義感 追求理想的智慧型感和聖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