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故事王蕾

2021-09-12 18:50:52 字數 2680 閱讀 1552

青山鎮中心校王蕾

教科研故事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中渴求獲取知識,力求**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絡著的,是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的推動力,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便成為乙個可待研究的課題。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結合自身所帶的課題及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故事激趣,培養**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當使所有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這裡所說的禮物就是學生樂於接受迫切需求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發現有些內容確實有些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直接的講解,學生不僅難以理解,還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如果在課堂難點處引入故事就不同了,它不僅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去**,最終解決問題。如在教學質數和奇數時,學生對質數和奇數的概念混淆,難以理解。

常常把奇數當成質數,把質數當成奇數。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時我便引入這樣乙個數學故事:數學國王帶1、3、5、7、9、11六位大臣去旅遊,晚上住賓館時,賓館只有3間房,國王住一間,另兩間每間可住3人,要求奇數住奇數房,質數住質數房。

結果六位大臣發生了爭吵,1大臣說:「我是質數,我住質數房,」3大臣說:「不對,你該住奇數房,我才該住質數房呢。

」------它們鬧得不可開交,只好請國王來評判,國王也一時不知道怎麼安排,同學們,你們能幫幫他們嗎?你們能幫他們設計幾種不同的住法嗎?學生們此時可熱情十足了,馬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想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幫六位大臣解決了住宿問題。

在這一別開生面的故事中,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由此產生了強烈的**慾望,在深入的討論、**、合作、交流中,學生不僅理解了質數和奇數的定義,弄清了它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而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創設遊戲性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定遊戲性情境,把新知識融於遊戲活動之中,通過遊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遊戲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複習「比較數的大小」時,在課堂上用遊戲的方式,通過抽數放位的方法來比較數的大小。遊戲的層次有三種:

一是從個位放起來比大小,從而得出個位大並不一定數就大;二是從高位放起,從而得出最高位有了大小的區分,就不用再比了,如果沒有區分,才要再進行比較;三是自己選擇任意一位放,從而讓學生明白要想大,只有在最高位上放最大的才行。三個層次的遊戲都是在比賽中進行,使學生在遊戲中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並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理論曾提出過「三主」的觀點:即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地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地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乙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課前就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學生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觀察,有目的地思考。在課堂上不僅舉出了很多例子,而且把找到的圓形物體帶到了課堂上,有硬幣、手錶、紀念章、玩具車的車輪等。學生發現生活中圓形的物體比較多。

我便問:「你們猜猜看,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猜想出許多理由:

「人們喜歡圓形,它看起來很美。」「圓形的東西便於滾動。」「車輪做成圓形,車子走起來比較平穩。

」 「想不想知道究竟為什麼?」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一定會探索其中的緣由,而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創設這種情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自己得出結論。

四、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操作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程式和規則進行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運用學具或實物通過拼、擺、量、畫等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以及對某一些結論或假想進行驗證的實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親手實踐操作來認識事物,獲取知識,體驗學習活動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

讓學生試著將每個圖形對折,使圖形對折後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後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創設應用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小學數學中的許多知識也都直接地被應用於人們的生活領域和生產實際。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引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地應用的機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一次次的實際應用中,深切地感到課本裡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是有用的。通過應用,既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又能激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內容時,學生剛剛掌握了用圓規畫圓的基本步驟,我布置了乙個課外作業:

體育老師請大家幫忙在操場上畫出乙個半徑為3公尺的圓,用來做遊戲。學生通過討論之後發現,應用圓規畫圓的三個步驟「定點」、「定長」、「旋轉」很快便可解決問題。將一根長3公尺的繩子一段固定在竹桿上,另一段系上粉筆,讓一名學生負責固定竹桿,另一名學生拉著帶有粉筆的一段旋轉一圈即可得到乙個半徑為3公尺的圓。

讓學生展開想象和創新的翅膀,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時,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情境在教學中的運用。要善於創設各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裡進行**、合作學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科研故事孫松

孫松二十年前,學習數學。二十年後讓我從事久違的數學的教學,感受頗深。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門語言。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什麼興趣,除了必須完成的作業外,如果給他多講一些數學知識,他就是很反感。同時一些概念的問題給他講過只會死記住這道題的解決方法,但稍微一變化又不會了。還不會審題...

教科研總結

莒南縣第十小學教科研總結 莒南縣第十小學 2014年2月 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高學校教科研水平 莒南十小教科研總結 莒南十小教科室 近幾年來,我們教科室以學校工作目標為導向,加強課程改革及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努力構建課程教學新模式和有效的評價體系,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課題研究小組...

教科研計畫

2009 2010學年第一學期教科研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教科研工作將以新課改精神為指導,立足課堂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以教科研帶動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落實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課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新課程實施中探索出適合我校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同時學校教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