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新進展學習班感想

2021-09-11 10:42:18 字數 1349 閱讀 8731

4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深圳市護理學會及外科專業委員會合辦的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新進展的學習。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經驗,對圍手術期的疼痛管理都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並能熟悉掌握圍手術期疼痛管理的流程。但是通過本次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新進展學習班的學習,讓我更深層次的體會到圍手術期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所謂疼痛管理,有一套固有的流程作為指南,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有乙個重要的辯證關係,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這就要求我們要在理論指導的前提下,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按需給藥的觀念向按時給藥轉變。這迎合了乙個信念,就是發展和創新。這就是本次學習給我最深的感受。

所謂圍手術期是圍繞手術的乙個全過程,從病人決定接受手術**開始,到手術**直至基本** ,包含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一段時間,具體是指從確定手術**時起,直到與這次手術有關的**基本結束為止,時間約在術前5-7天至術後7-12天。疼痛則是伴隨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而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複雜結合的主觀感受。 2023年國際疼痛學會對疼痛的定義是:

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受和情緒上的主觀感受,伴有現存的和潛在的組織損傷。在臨床工作中,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4大生命體徵之後的第5生命體徵,並日益得到重視。

**病房的建立,無疑是給廣大圍手術期患者帶來了福音。一方面,可以從生理、心理上減輕病人的痛苦,促進病人恢復,降低**費用,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另一方面,給護患關係建立了很好的溝通橋梁,增加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

國外近40年的研究表明,**通過臨床實踐、研究和創新,在疼痛的知識技能發展和疼痛管理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國外的疼痛研究也發生了2次轉變,一是從疼痛控制轉變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專業的組**員從麻醉醫師為主體的模式轉變為以**為主體的模式。**在疼痛管理中的獨特和關鍵作用正日益凸顯。

1、 **是患者疼痛狀態的主要評估者。**每天24h守護在患者身邊,最先了解患者疼痛的各種不適,**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語言溝通及觀察患者的面容、體態、各項生命體徵等客觀表現,判斷疼痛是否存在。

2、 **是止痛措施的具體落實者。很多止痛措施都是由**來完成的,因此**的基本知識、觀察能力和技術水平都直接影響著疼痛控制的效果。**除了要執行有關醫囑,按時給予止痛藥物外,有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給予止痛劑。

此外,**還可在自己的職能範圍內運用一些非藥物方法來減少患者疼痛。

3、 **是疼痛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者和指導者。**是患者及家屬健康宣教的主要實施者。美國《癌症疼痛**臨床實踐指南》中指出:

「在**計畫中,應包括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疼痛**方面的教育。」**通過教育和指導,讓那些不願意報告疼痛、害怕成癮、擔心出現難以**的不良反應的患者解除疑惑和擔憂,保證疼痛**的有效性,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參與疼痛的管理過程。

護理新進展學習心得體會

根據病人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整體護理。病人角色 雖然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但在醫院這個特定的環境中,他們的心理需要還是有許多共同之處。1 需要安全的住院環境。安全感是病人最普遍 最重要的心理需要。病人對醫院的第一印象是從對環境的評價中得出的。環境的好壞不僅反映物質條件 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包括反映工作...

學習理論的新進展學習活動案例分析 三

第三模組學習 專題一學習理論的新進展 學習活動 第六節新近的學習理論案例分析 案例 英語語法 比較級與最高端 教學 在英語語法 比較級與最高端 教學內容完成後的練習中,老師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比較級 最高端,編對話或說一段話進行free talk。由每位組員向組長匯報,挑組中最好的在班內匯報。但是匯報...

圍手術期安全管理措施

麻醉科關於圍手術期病人安全管理措施 一 術前 1.全麻擇期手術病人,應嚴格執行圍手術期病人有關管理規定做好術前準備。應查血常規 凝血項 心電圖 胸片 肝腎功及血糖 感染四項 電解質 必須見結果 並且禁食6 8小時,禁飲4小時。2 全麻急診手術病人,應查血常規 凝血項 心電圖 血糖 胸片 電解質 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