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體會

2021-08-30 03:12:28 字數 1220 閱讀 3006

鬥餘完小周玫

中華民族命脈傳承了五千年,而作為傳承的主線,卻始終是孝。孝是眾德之根,諸善之源,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是民族認同,民族團結、民族振興的基礎。我們每年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其實質不都是在演孝嗎?

《孝經》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執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乃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

「百善孝為先」因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倫,根本的共識,所以數千字的《圍爐夜話》,抵不過這一句「百善孝為先」的名聲。

既然懂得了行孝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行孝是修身第一步,那麼更應該懂得如何去行孝。本次課程教育了我們該如何去行孝「一是養,二是敬,三是諫諍」。

首先,孝敬父母要養父母之身,更要懷著一顆恭敬之心。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算盡到了孝道,養狗、養馬也同樣是養,如果我們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能夠把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區別開來?

今天,很多人對孝的認識仍然還停留在「能養」的層次上,認為只要滿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順父母了。這是時代的不幸,也是傳統文化的不幸。當然,能夠滿足父母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處,也算是一種孝行。

可悲的是,有些人在這個層面的孝也做不到。

其次,孝敬父母要養父母之志。

第一條就是我們需要做到不讓父母為我們的健康擔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說,我們身上最小的器官毛髮,最表層的**都來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體,怎麼敢毀傷呢?

這次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在這個被西方的風俗習慣及思潮日日侵擾的今天,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在這個良心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被蒸煮的今天,我們拿什麼奉獻給我的家庭、社會、國家?

人生不外乎三情:親情、愛情、友情。因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們的友情變得有些刀光劍影了,我們的愛情變得有些呼天搶地了,我們的親情變得有些捶胸頓足了。

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社會是個赤裸裸的金錢社會,那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唉,我無言以對。

引申開來說,對家庭裡的父母親,你為人子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規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和諧社會在我們的祖先2023年前的孔老夫子那裡早就期望了,老夫子希望的社會:人們和睦相處,國家安定團結,社會是個大同的社會和諧的社會。

而如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怎麼做?指望別人還是放下包袱自己從頭開始,從當下開始,我們每個人自己心裡有數啊!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拓我們的人生境界,並能啟悟生命的智慧型,發揮理性的功能。我們學習唐詩宋詞,我們誦讀名家經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領悟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源自 周易 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由此可見一斑。其大意是天體...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 形成 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下面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篇一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湖北的郭永琴老師及我尊敬的教練,使我有幸於2011年11月7日在湖北天門參加了傳統文化學習,...

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與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古老 最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國傳統觀念文化之源,它影響著古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的發展與精神方向,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清代學人編撰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評價說 易 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其天文 地理 樂律 兵法 韻學 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 易 以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