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

2022-11-23 11:33:05 字數 2752 閱讀 2313

———佛教文化

說起中國這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我們首先要感嘆的就是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中至今依然蓬勃發展的國家,她的繁榮昌盛一部分就歸因於這經久不衰的文化。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叫文化?所謂文化就是在人類所處的環境中由自己造就的那一部分,即知識、信仰、藝術、道德、風俗等非自然存在而是人類後天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的總和。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包括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以和為貴的和諧文化理念、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和經世致用的實踐精神。正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這樣包容和諧的精神,外傳文化----佛教文化才會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並滲透到尋常百姓的點滴生活中。

佛教原起源於印度次大陸,而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陸路,經由中亞細亞傳人新疆地區,再深入內地。另一條是海路,即通過南海路線傳入中國內地。

佛教最早傳入中國內地的準確年代,大約至遲到東漢初年。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由於帝王的提倡,佛法於是廣結善緣。當時中國佛教界出現了許多弘法大師,其中以道安、鳩摩羅什和慧遠最為著名。

而隋唐是中國佛教的全盛時代。當時佛教由中國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形成了東亞佛教圈。隋唐之際,佛門講究衣缽的傳承,有八大宗派。

中國知識分子普遍信仰的是禪宗,廣大下層群眾則信奉淨土宗。宋元明清時代,中國正宗佛教雖然已經沒有另外創新的教義的發揮了,但卻進入滲透、普及和擴大的階段。宋代佛教和儒道出現了調和的傾向。

到了明清,人們視佛教不再是外來宗教,通過對觀音菩薩的信仰、念佛會、放生會、素食等實踐活動,佛教滲透到了民間,和中國人的信仰生活密切地聯絡在一起了。明代以後,佛教徒出現了參拜名山的風氣,而有金五颱、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

佛教的創始人叫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相傳他在菩提樹下得「無上正覺」,成了「佛」。佛的意譯,就是覺悟者。

當時他口授的教義,死後被整理出來,叫做《河含經》。後來佛教形成了小乘和大乘兩大派系。大乘又有顯宗和密宗之分,顯宗注重理論,密宗注重咒語、手印、儀軌等方式。

佛教的教義,包括倫理宗教理想的學說和宇宙「真實」的學說。

佛教的倫理宗教理想學說,集中表現在「四諦」說上:佛家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

「苦」指痛苦;「集」指原因;「滅」指寂滅,這是佛家追求的理想境界;「道」指途徑、方法。四諦就是闡述四種真理,即:人生的痛苦現象;造**生痛苦的原因;解脫人生痛苦的理想境界;解脫痛苦實現理想境界的途徑。

「四諦」之說,是佛教宗教理想學說的集中體現。

佛教的宇宙「真實」學說,基本的論點,有緣起論、無常論和無我論。緣起論**了宇宙的真實本性是什麼。緣起論的實質就是事物間因果關係的理論。

緣起論主張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其目的在於闡明緣故流轉和緣故還滅兩大因果,從而為整個佛教教義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無常論由緣起論所派生。所謂無常,是說一切事物都受「緣」的制約處於遷流不停中,沒有常使性。

無我論也由緣起論所派生,所謂「無我」,是說一切存在的緣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沒有獨立不變的實體和主宰者。

佛教帶來了印度文化,在中國,它和傳統文化互相滲透,既影響中國文化,也使自己成為中國文化。佛教涉及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

首先,佛教以它特有的方式服務於現實政治。佛教宣揚一切都是空的,引導人們走上非現實的解脫道路;因果報應論可以為封建統治秩序作論證;禪悅和淨土信仰又給嚴酷的社會現實注**溫涼劑,這就是幫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忙,客觀上有利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持續。佛教對封建統治也有矛盾的一面。

封建文人和官吏反佛,佛教多次被農民領袖作為動員農民組織農民的工具。

其次,佛教道德和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儒家道德是頗多牴觸的,尤其是佛教眾生平等的基本觀念和封建禮教有著直接的矛盾。為了調和這種矛盾,中國佛教徒竭力溝通佛教所宣揚的慈悲和儒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之間的聯絡。而且,中國佛教比印度的大乘佛教更堅決地主張

都能成佛,這和儒家「人皆可以為堯舜」的人性論是一致的。尤其是,中國佛教還提出以理為佛性的觀點,這對宋明理學的倫理道德觀有著重要的影響。

再次,傳統的中國哲學注重倫理實踐,往往就治國安邦來**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缺乏對宇宙本體、生命的根源、死後的歸宿等問題作深入的分析。佛教的傳入,一方面大大豐富了中國哲學的資料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又通過體用相即、時空無限、心性染淨、見性成佛等具體命題,拓寬了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提高了哲學思維深度。

最後,隨著佛典的翻譯和流傳,僧侶和文人交往的增多,寺院講經方式的普及,佛教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各方面灌注越來越多的影響力,使中國古代文學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比如,在詩歌方面,中國古代的說唱文學,即直接導源於佛教的俗講。中國上古文學作品風格質樸、不利於**的創作和發展,佛教典籍廣取譬喻,以寓言故事來說明教義,往往把佛理融化在華麗奇妙的文藝形式裡,取得形容教化的成效。

佛典直接為中國古代**創作提供故事**,啟發藝術構思,對六朝志怪**和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神魔**的產生和繁榮,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佛教題材對元明戲劇的發展,也有重大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主要通過中國佛教藝術表現出來。中國佛教藝術大致分佛教建築、佛教雕塑和佛教繪畫三大類。在佛教建築上,中國寺院多依山建造。

雖院落比較侷促,但寺外有茂林峰巒、氣象仍很開闊。又有石窟寺,往往建在山勢險竣、前有流水、風景秀麗的地方,注意利用山川環境,來襯托佛菩薩的尊嚴和慈悲。中國佛塔,早期大多是木質,呈正方形的樓閣式,以七級最為常見。

從隋以後陸續出現許多新的樣式,多為磚石結構。中國的佛教雕塑藝術,體現了印度裝飾性雕塑和中國寫意性雕塑相交融的特點。總體發展趨勢是以裝飾性為主轉向以寫意性為主。

佛教繪畫的傳入,一方面使中國繪畫藝術**現了佛像、菩薩像、羅漢像等和佛傳圖、本生圖等內容和題材;另一方面,又豐富了中國古代畫家的藝術想像力,促進了繪畫技巧和樣式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包容性和佛教文化的神秘奧妙使得佛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其實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更加綻放異彩。

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與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古老 最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國傳統觀念文化之源,它影響著古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的發展與精神方向,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清代學人編撰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評價說 易 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其天文 地理 樂律 兵法 韻學 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 易 以為說...

中國傳統文化

解讀 道德經 中的自由思想 內容提要 道德經 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系統論集,闡述了老子的宇宙觀 政治觀和認識論。道 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範疇。老子認為 道 是宇宙的本源。道生萬物,卻生而不宰,任萬物自然發展。老子是乙個無神論者,道 不是神,不是絕對精神,而是實在。老子眼中的宇宙是乙個沒有主宰者的自然宇宙...

中國傳統文化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六腑 胃 膽 三焦 膀胱 大腸 小腸 七情 喜 怒 哀 樂 愛 惡 欲 五常 仁 義 禮 智 信 五倫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六婆 牙婆 媒婆 師婆 虔婆 藥婆 穩婆 九屬 玄孫 曾孫 孫 子 身 父 祖父 曾祖父 高祖父 五穀 稻 黍 稷 麥 豆 中國八大菜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