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2021-03-03 22:22:21 字數 3688 閱讀 1757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下面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湖北的郭永琴老師及我尊敬的教練,使我有幸於2023年11月7日在湖北天門參加了傳統文化學習,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如此大型的公益論壇,此次論壇的標題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四天的學習,真的感觸特別深,收穫非常大,讓我的朋友們和我一起來重溫這份精神大餐吧、、、

11月6日下午從漢口坐火車再轉汽車於晚上七點多到達"茶聖"陸羽的故鄉天門,而我們落座的金穗賓館正好在陸羽大道邊,庭園式賓館,環境非常好。一到天門就聽當地的朋友說天門乃"三鄉寶地",全國有名的僑鄉,狀元之鄉和棉花之鄉,真是好地方啊!難怪是湖北省四個直轄縣之一,確實有獨特之處。

安頓完畢,早早休息,養精蓄銳,迎接明天開始的精彩學習!

第二天早上七點不到就來到賓館旁邊的會議場所天門劇院,已有早到的百姓排好了幾公尺長的隊伍,每個人都很規矩,不大聲說話,有很多穿唐裝的義工開始為我們服務,安排好人群,驗票,問好,態度非常溫和,臉上總掛著舒心的微笑,不斷地說您好,謝謝,並鞠躬。還真有些不習慣,感覺像身處幾千年前的禮儀之邦,不由得內心安寧下來。每個人都很安靜,相互禮讓,沒有擁擠、插隊、吵鬧、浮躁、、、這是乙個什麼樣的論壇?

什麼樣的環境?帶著疑惑,跟隨義工老師的引領有序的進入會場,並依次坐下來,每個座位上都有乙個檔案袋,裡面備有筆、筆記本、《**規》、《愛與感恩歌曲集》、論壇溫馨提示。

不由感嘆會務準備得細緻到位。整個會場充盈著舒緩典雅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舞台上大幅紅底黃字的論壇主題,右邊還有一高大的古聖先賢孔子像。舞台兩邊有兩個大螢幕,右邊顯示舞台全景,左邊顯示****,會場兩邊和過道都有不少義工老師笑容可掬的引領人群有序就座,沒有喧嘩,一切是那麼的和諧,井然有序。

約莫七點五十分左右會場一樓已坐滿,一穿紅色唐裝的義工老師走上講台,先深深對觀眾鞠一躬,然後請我們拿出《**規》,和她一起念:"**規總敘**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朗朗的讀書聲響起來,充滿整個會場,猶如回到古時的私塾、、、讀完,義工老師感恩大家並再次深深鞠躬,緩緩走下來。緊接著便是論壇溫馨提示的獨白,告知我們會場注意事項且為我們準備了營養健康的素食中餐及開水、涼水、茶葉水、生薑水、紅糖水等。

不由得再次感嘆會務的用心和細心!

篇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我正式接觸佛教是從聽陳大惠老師的中華傳統文化論壇開始的,陳老師的第一講便是趨吉避凶——重新認識傳統文化,他讓我從新認識到了道德,認識了人生規律,陳老師講到道是什麼?其實很簡單,道就是自然萬物執行的規律,天地萬物執行的規律,這個叫道,比如說早上太陽在東邊公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蘋果一定要秋天結果。這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規律,這個就叫道。

什麼是德呢?按照自然規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這就叫德。現在有人說傳統文化是糟粕,要打倒它,這是一種誤會。

還有人說這個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講,一點不高深。秋天結蘋果,您覺得這個蘋果高深嗎,一點不高深。蘋果樹結果、老母雞生蛋,這有什麼高深的。

自然大道,這個道,最樸實,最生活。您手摸到、眼看到、耳聽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傳統文化。它一點都不神奇,一點都不奧妙,非常通俗易懂,問題是現在沒有人講。

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所作所為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他就叫有德。這個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照自然規律生活,不要破壞自然規律。

今天我們的人變得很浮躁,變得很功利,我們已經失去了人的純樸的本質。這是個快節奏的社會,這是個強者的社會,因為什麼都需要競爭,社會需要強者。然而很多人活的不快樂,不論是有錢的,沒錢的,有名的,無名的,都活的痛苦。

後來我初讀了了凡四訓,看到了了凡先生的人生改造過程,了凡在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光是知命認命,聽憑命運的安排,那是消極而被動的。後來雲谷禪師對了凡說人的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而在後期了凡根據立命之學自強不息地改造命運,則是積極而有益的。他教導子孫後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照此實踐,也既是自利利他之道。

了凡先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而改變了原本被算定的命運,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怨天憂人不滿上天的不公平,卻不知道有些東西是命中沒有的是求也求不來的,有些東西是命中有的遲早會得到的。了凡先生沒有去怨天憂人,通過努力得到名利財富,那是遲早的事,如果我們沒有德行是不能獲得相匹配的東西的,因為那是德不配位。

佛學其實是博大景深的一門學問,科學的發展是無止境的,而佛學開導人對世界的認知,讓人知道富貴榮華只是過眼雲煙,開心是暫時的,痛苦也是暫時的,我們不能時時快樂開心,我們不可能永遠悲傷痛苦,一切都將過去。然後佛學教導人在思想上改變,教導人樂觀,不論是痛苦還是快樂,不論是富貴還是貧苦都是暫時的,世事無常,我們不可能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佛學告訴我們不因為快樂而興奮不已,也不要因為痛苦而悲傷,因為這是暫時的,遇到困難時要想這是暫時的,富貴時也要想這也是暫時的。

佛教導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過錯,不要迷戀一時的快樂,不要遇到挫折就沮喪,我們要知道我們從來到世間開始就注定一切都是會離我們遠去的。

我們只有捨得放下才會得到,捨得放下富貴德到智慧型,捨得放下仇恨就會得到快樂,舍便是得,不捨便不得。

篇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學習《**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

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乙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乙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乙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

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

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拓我們的人生境界,並能啟悟生命的智慧型,發揮理性的功能。我們學習唐詩宋詞,我們誦讀名家經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領悟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源自 周易 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由此可見一斑。其大意是天體...

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我們缺失了了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在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裡,人們已經淡忘了中國五千年總結下來的文化,個人的金錢慾望和享受的生活狀態佔據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傳統的優良的東西,越發珍貴起來 當今世界已進入了資訊化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人們...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體會

鬥餘完小周玫 中華民族命脈傳承了五千年,而作為傳承的主線,卻始終是孝。孝是眾德之根,諸善之源,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是民族認同,民族團結 民族振興的基礎。我們每年的春節 清明節 中秋節 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其實質不都是在演孝嗎?孝經 說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