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戰略管理的全面認識

2021-08-25 12:15:46 字數 5578 閱讀 8927

面對經濟全球化,企業的財務不僅要有科學精細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戰略思想,從戰略上進行財務管理。財務戰略管理決定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響企業理財活動的行為與效率,關係到企業的健康和發展。

一、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形成過程

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產生與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其演進和形成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一)財務戰略管理---財務計畫與預算控制階段

20世紀初,計畫與控制管理制度開始出現。科學管理創始人泰羅強調,要通過計畫工作,挑選、培訓和組織工人,以便增加產量。法約爾提出,計畫與控制都居於管理的重要職能。

在此階段,財務預算成為重要的計畫與控制手段。這種管理制度的重點在於對財務預算的管理和偏差的控制。

(二)財務戰略管理---籌資財務管理階段

20世紀初,西方國家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急需大量資金作為發展保證,缺乏資金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企業內部開始出現新的財務管理職能,即籌資的職能。在這一階段中,財務管理的職能是**公司資金的需要量和籌集公司所需要的資金。

(三)財務戰略管理---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階段

經歷20世紀30年代初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西方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逐漸認識到,要在市場競爭中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不在於籌措資金而在於用科學的方法,控制、管理、使用好資金。為此,很多企業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加強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控制機制,如實行預算管理,控制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的使用,保持企業財務資金收支平衡;強化成本意識等,力圖通過嚴格的內部財務管理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果,在競爭中取勝。在這一時期,公司內部的財務決策被看成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問題,與資金籌措有關的事項已退居第二位,這樣企業財務管理便進入了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階段。

(四)財務戰略管理---現代財務管理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斷發生,加之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石油危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西方企業經營困難重重,資金運用日趨複雜。面對這種形勢,企業經營者逐漸認識到,如不採用現代化手段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即使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經營效果,這種成果也難以保持和擴大。他們深切地認識到必須使企業財務管理盡快實現現代化,才能適應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

這就促使西方企業財務管理又從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階段向現代財務管理階段轉化。

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表現為企業普遍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活動的核心,財務管理意識在企業中從上到下得到了加強。價值分析、量本利分析、變動成本法、標準成本控制等被廣泛引入企業財務決策和管理,在全面預算控制、提高投資效果、加速資金周轉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財務戰略管理階段

從財務管理的發展可以看出,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取得了異乎尋常的發展,成果顯著。但現代企業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和戰略管理的廣泛推行,對企業財務管理所依據的理論與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在環境複雜多變並實行戰略管理的條件下,傳統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今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無論從理論層面上還是從現實層面上看,以戰略管理的思想方法為指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加以完善和提高,從而將之推進到戰略財務管理的新階段,都是歷史和邏輯的必然。

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嘗試把戰略因素引入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中,從而將其逐步推向戰略管理會計的新階段。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學者西蒙茲提出了「戰略管理會計」的概念,他指出,戰略管理會計就是「提供與分析企業及其主要對手的財務資料,以構建企業戰略」。一些西方國家已將戰略財務管理作為加強企業管理,構建企業核心經營能力,取得競爭優勢的有力**。

把戰略因素引入管理會計分析體系,發展戰略管理會計,是現代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的乙個邏輯的擴充套件。

二、財務戰略管理

(一)財務戰略管理與傳統財務管理的區別

財務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在分析理財環境的基礎上,服從和服務於企業戰略的前提下,對企業資源籌集和配置活動進行的全域性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它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領域的應用與延伸,其與傳統財務管理的區別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視角與層面不同

財務戰略管理運用理性戰略思維,著眼於未來,以企業的籌資、投資及收益的分配為工作物件,規劃了企業未來較長時期(至少3年,一般為5年以上)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是企業日常財務管理活動的行動綱領和指南。傳統財務管理多屬「事務型」管理,主要依靠經驗來實施財務管理工作。

2.邏輯起點差異

財務戰略管理以理財環境分析和企業戰略為邏輯起點,圍繞企業戰略目標規劃戰略性財務活動。傳統財務管理主要以歷史財務資料為邏輯起點,多採用簡單趨勢分析法來規劃財務計畫。

3.職能範圍不一樣

財務戰略管理的職能範圍比傳統財務管理要寬泛得多,它除了應履行傳統財務管理所具有的籌資職能、投資職能、分配職能、監督職能外,還應全面參與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過程,履行分析、檢查、評估與修正職能等,因此,財務戰略管理包含著許多對企業整體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內容,是牽涉面甚廣的一項重要的職能戰略。

(二)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特徵

1.動態性

由於財務戰略管理以理財環境和企業戰略為邏輯起點,理財環境和企業戰略的動態性特徵也就決定了財務戰略管理的動態性。財務戰略管理的動態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財務戰略管理過程具有連續性;二是財務戰略管理具有迴圈性;三是財務戰略管理具有適時性;四是財務戰略管理物件具有權變性。

正確把握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動態性特徵非常關鍵,美國鄧恩·布拉德斯特里特公司經過對美國企業長期觀察後總結出六條導致企業破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企業思想僵化,缺乏隨環境變化而變化戰略及戰略管理的靈活性。

2.全域性性

財務戰略管理面向複雜多變的理財環境,從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出發,其涉及的範圍更加廣泛。財務戰略管理重視有形資產的管理,更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既重視非人力資產的管理,也重視人力資產的管理。傳統財務管理所提供的資訊多是財務資訊,而財務戰略管理由於視野開闊,大量提供諸如質量、市場需求量、市場占有率等極為重要的非財務資訊。

3.外向性

現代企業經營的實質就是在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條件下,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問題。財務戰略管理把企業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觀察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可能帶來的機會與威脅,增強了對外部環境的應變性,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4.長期性

財務戰略管理以戰略管理為指導,要求財務決策者樹立戰略意識,以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為理財目標,從戰略角度來考慮企業的理財活動,制定財務管理發展的長遠目標,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資源配置和預警功能,以增強企業在複雜環境中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的持續競爭力。

三、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內容

財務戰略管理立足於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革的背景條件下,充分吸取戰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財務決策者根據企業制定的整體戰略目標,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導企業未來財務管理發展的財務戰略,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財務戰略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與評價的動態管理過程。

這是乙個迴圈往復的動態過程管理。乙個較為完整的財務戰略管理過程由四個基本環節構成。這四個環節按先後順序分別為理財環境分析、財務戰略制定及目標分解、財務戰略實施和財務戰略實施結果評估與控制。

財務戰略是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流動和實現企業戰略,為加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域性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財務戰略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與延伸,不僅體現了財務戰略的「戰略」共性,而且勾畫出了財務戰略的「財務」個性。

四、財務戰略管理的七種戰略

(一)財務戰略管理---資本結構優化戰略

資本結構是決定企業整體資本成本的主要因素和反映企業財務風險程度的主要尺度。穩健的資本結構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優化資本結構,合理籌措資金,使各種資金**和資本配比保持合理的比例,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

(二)財務戰略管理---貨幣資金收支平衡戰略

它是從企業長遠償債能力、支付能力來考慮的財務戰略。企業償債能力、支付能力的大小,首先取決於一定時期企業貨幣資金的持有量,而不是利潤的大小。鉅額的資金投資在利潤中得不到反映,儘管利潤提高了,但貨幣資金卻嚴重缺乏,償債能力不足,甚至有招致破產的危險。

每個企業都應當從長遠戰略上規劃企業貨幣資金的籌措、排程和管理,實現貨幣資金在數量上和時間上協調平衡。

(三)財務戰略管理---資本投資戰略

它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內容,決定著企業能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企業規模和資本規模的確定;用於外延擴大投資,還是用於內涵擴大投資;用於老產品改造還是用於新產品開發投資;自主經營,還是引進外資聯合投資;自有資金投資,還是貸款負債投資;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投資比例決策;有風險條件的投資戰略決策;通貨膨脹條件下的投資戰略決策。

(四)財務戰略管理---穩定發展戰略

它著眼於使有限的資源在現有經營單位中得到合理分配。它強調維持企業的使命不變,並制定相似的目標,僅要求企業的產值產量和經濟效益每年以大致相同的百分比增加,目的在於提高職能領域的效率。穩定發展戰略可分為:

l.無變化策略。企業的經營活動始終按既定的路線進行,其成敗取決於企業內外環境的穩定程度。

2.利潤策略。為了眼前利益,寧願犧牲將來生產增長的可能性,其結果是短期的成功,隨之是長期的停滯。

3.暫停策略。是在企業長期高速度發展後的乙個階段內採用的策略。

由於高速發展,資源和精力被新增加的經營單位所分散,效率降低,這時需降低企業的目標水平,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等,目的在於調整企業和資源的管理,以利於今後生產的長期發展。

4.緊縮戰略。也稱輕量化戰略,是負債經營戰略的對稱。

是企業在原經營領域中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又一時無法改變這種狀況,因此,逐漸收縮在該領域的經營規模,甚至退出,收回資金,另找出路。

(五)財務戰略管理---低成本戰略

又稱「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保持低成本的優勢地位,以廉取勝的方法,降低成本。為實現低成本、低**,企業必須取得產量規模經濟效益(即單位產品費用隨生產規模的擴大而降低)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在追求產量規模經濟效益方面,應走在其他企業之前,在發揮生產裝置效率上狠下功夫,從最高的效率取得效益。

不僅在費用方面,而且在營銷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方面,都要厲行節約。如果能成功地確保市場占有率、維持低成本,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再利用部分收益投資於更能降低成本的尖端裝置,維持企業對市場的指導作用,就可以用先進的技術和有效的管理,降低成本,節約各項費用,在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

(六)財務戰略管理---利潤優先戰略

制訂利潤優先戰略就是要求企業始終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把實現利潤目標放在企業戰略的首位,克服單純生產觀點,把利潤的增長置於產值、產量增長、銷售額增長之前,以利潤目標為主制訂企業的經營戰略、生產戰略、技術戰略等。採取靈活的財務戰略,配合負債經營戰略、規模投資戰略、低成本戰略、收益與風險配比戰略、緊縮戰略和穩定發展戰略,根據不同時期的實際情況,採取宜增則增,宜縮則縮的增量或輕量化經營的方針。

(七)財務戰略管理---收益分配戰略

是明確企業獲利程度的戰略目標,如利潤額、利潤率等。利潤分配主要是解決在較長時期內企業留利多少用於資本積累擴大再生產、改善職工生活福利、提高職工生活質量等。主要包括資本收益的管理、股份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等。

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就是為謀求企業資本均衡有效的流動,提高資本運營質量和效益,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部理財環境因素對資本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本流動進行全域性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並確保其執行的過程。現在,西方工業國家的企業財務管理都進入到了戰略管理階段,而我國的財務管理從理論到實踐都遠遠落後於西方經濟發達國家。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中國經濟同國際接軌,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理論與實務將會不斷加強和提高。

財務戰略及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特徵

一 引言 傳統認為,戰略 是指重大的 帶全域性性和決定性的謀劃 財務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的一種職能管理,只是企業管理的乙個側面,不具有全域性性特徵,因而無戰略成分可言。然而,隨著企業組織規模的日益擴大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因融資結構等重大財務安排不當而導致財務危機的諸多教訓越發清楚地告訴我們,財務管...

我對戰略管理的認識

首先戰略管理是一種謀略的體現。戰略管理是企業確定其使命,根據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設定企業的戰略目標,為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和實現進行謀劃,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的乙個動態管理過程。通過對戰略管理概念的認識了解到企業戰略管理乙個全過程的和全面的管理戰略管理...

對財務管理的認識

80年代中後期以來,進出口 籌資 外匯風險管理 國際轉移 問題 國際投資分析 跨國公司財務業績評估等,成為財務管理研究的熱點,並由此產生了一門新的財務學分支 國際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成為現代財務學的分支。80年代中後期,拉美 非洲和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陷入沉重的債務危機,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政局動盪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