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

2021-07-22 02:08:54 字數 2512 閱讀 5790

1、宋朝著名學者、教育家朱熹的《訓學齋規》記載:「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讀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2、清代桐城派鼻祖劉大櫆教人讀文章要「因聲求氣」,用意正在於此:「(讀書)爛熟後,我之神氣即古人之神氣,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合我喉吻者,便是與古人神氣音節相似處,久之自然鏗鏘發金石聲。」

3、西漢學者毛亨在《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韓愈《羅池廟碑》說:「此文情韻不匱,聲調鏗鏘,乃文章第一妙境。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迴圈互發,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漸入佳境。」

5、曾國藩:「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得其雄偉氣概,非密詠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二者並進,使其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下筆時必有句讀湊赴腕下,自覺琅琅可誦矣。」(《家訓·字諭紀澤》)

6、孫犁:「學習古文,主要靠讀,不能像看白話**,看一遍就算了。要讀若干遍,有一些要背過。

文讀百遍,其義自明,好文章是越讀越有味道的。最好有幾種自己喜歡的選本文放在身邊,經常拿起來閱讀。」

7、葉聖陶:「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要養成熟極如流的看文言的習慣,非先熟讀若干篇文言不可。」《中學國文學習法》

8、葉聖陶:「讀一遍未必夠,而且大多是不夠的,於是讀第二遍第三遍。讀過幾遍之後,若還有若干地方不明白不了解,就得做翻查字典、參考的工夫。」

9、朱熹:「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也。」

10、顏之推《顏氏家訓》:「讀書以百遍為度,務要反覆熟嚼,方始味出。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融會貫通,然後為得。

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時時溫習,若功夫未到,先自背誦,含糊強記,終是認字不真,見理不透,徒敝精神,無益學問。」

11、闞澤年少時家貧而好學,常給人抄書,結果是「所寫畢,誦讀亦遍」,牢固地掌握了書上的內容。他也因此得以博覽群書,成為一代名臣,後來為漢未劉洪所撰的《乾象歷》作注。

白居易年輕讀書時,「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司馬光68歲時還親自抄書,「所抄自《國語》而下六卷,其目三百一十有二,小楷端重,無一筆不謹。」

蘇東坡十分偏愛此道,在他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學者朱載來訪,等了許久,他才匆匆出迎,並抱著歉意說:「我在作每日的功課,煩先生久等了。」落座之後朱問道:

「剛才先生言道每日功課……」蘇東坡:「喔,我在抄《漢書》」,並補充說:「我讀《漢書》到現在己抄三遍了」。

洪邁曾有言曰:「手抄《資治通鑑》三過,始究其得失。古人讀書著書,未有不手錄者。」

宋濂因家境貧窮,藏書不多,他就向別人借書抄讀,宋濂一生著作纏身成為了明初一代文宗。

明朝負有盛名的文學家張溥幼時天資並不聰穎,喜歡讀書,但記性不好,讀後好忘,他曾罵自己腦袋笨。後來他想了乙個辦法:每讀一篇文章,就整整齊齊地將文章抄一遍,邊抄邊在心裡默誦。

抄完後再朗誦一遍,馬上投入火爐燒掉,重新再抄一遍,這樣往返六七次,一篇文章等於讀了十幾遍,自然記得熟了。為了勉勵自己,他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七錄書齋」。

明朝的顧炎武少年時讀《資治通鑑》,每天讀書後還照書抄一遍。他讀完一百多萬字的全書.又得了一部手抄書,印象也更加深刻,真是一舉兩得。

曾國藩出將入相,平定天下,位極人臣,立功立言立德,可謂三不朽。其所以至此者,抄書之勤密不可分焉。《曾文正公全集》有《經史百家抄》數卷,於此見其功夫之深也。

梁啟超:「好記性的人不見得便有智慧型;有智慧型的人比較多的倒是記性不甚好。克服記性不好的方法是抄書或筆記。」

梁啟超另在《治國學雜語》中說:「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讀君呈上一條,……什麼方法呢?是抄錄或筆記」,「這種工作笨是笨極了,苦是苦極了,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開這條路。」

魯迅在日記中也記載道:「……夜大風。寫《謝承後漢書》」,「夜風。寫《謝承後漢書》畢,共六卷,約十餘萬字,」從日記推知,他花了20來天時間,每夜抄書約五千字。

著名學者顧頡剛在總結讀書經驗時說過,自己年輕時「腦力摧殘過劇」、「陷於神經衰弱之苦況」,「所以能從事於考索之業者,只緣於個人習性,樂於抄代其記憶也」。

至於抄寫的形式,有的是把經典作品全部抄錄下來,抄寫者欣賞這部作品,一面抄,一面讀,一面印在腦子裡,通過眼看、心想、手寫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俗語說「手抄一遍,勝讀十遍」,抄寫為什麼為這些著名文人所倍加青睞呢?這是因為它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精神專注。同時在抄寫時也在進行思考,從而汲取書中用字遣詞的精華部分。

再則,它還可以加大刺激腦細胞的力度,在感知協同律的作用下,鞏固記憶。

抄讀至少有三樣好處;一是可以去掉讀書的浮躁氣。當今社會有些人急功近利,使得人們讀書也變得心浮氣躁,抄讀則可以使人漸入讀書佳境,求得書中真諦。二是可以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抄讀是一種全方位投入式閱讀,手、眼、腦聯合動作;抄讀的過程,亦是咀嚼、消化、吸收的過程。三是可以提高興趣,強化記憶。

文言文學習技巧背誦文言文的方法介紹

高分網 背誦文言文,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我們來看看背誦文言文的5個方法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學習一下。背誦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乙個有效途徑。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規定的背誦篇目,其中文言文佔了絕大部分,體現了新教材編寫者對背誦特別是文言文背誦的重視。這樣...

語文學習方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學科的基礎,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絡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向同學們介紹三種語文學習方法,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善於運用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 說 讀 寫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例...

語文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對閱讀的要求 掌握學過的常用詞彙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比較熟練地背誦或複述指定的課文 能夠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意,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 能讀懂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報,理解主要內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語文知識的學習特點 就語文知識的特點,要想學好它並沒有什麼技巧可言,唯一的途徑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