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中國文化課介紹自己家鄉特色

2021-07-17 04:14:05 字數 2721 閱讀 8804

最愛的城市學校:院系:

專業:姓名:

學號:特色哈密

作為一名曾經支援過新疆的大學生來說,我本人對新疆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哈密,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二個故鄉,今天我想談談哈密這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國最甜的城市---哈密,乙個永遠值得我懷念的地方。喜歡那裡的風土人情,維吾爾族人民載歌載舞,熱情奔放;喜歡那裡的自然風光,藍天白雲,晴空萬里。

哈密,顧名思義讓人想起哈密瓜,當然,這座城市名字的**並不僅僅如此。哈密這座城市名字的由來那是特別具有歷史說法兒的。

哈密最早的名稱為:西漠(西膜)、古戎地。《穆天子傳》載:

「己巳,至於文山,西漠(西膜)之所謂口,觴天子於文山,西漠之人乃獻食馬三百,牛羊二千…...」意思為流沙之西,《穆天子傳》成書於戰國時代,由此可見,哈密被稱為「西漠」(西膜)是戰國之前,如果從周穆王算起的話,時間距今為2023年左右。但是,在檢視資料時,《伊犁歷史與文化》一書對「西漠」(西膜)就不僅僅是哈密的地名那麼簡單了,很可能是哈密當時就是以塞人為主要居民的地區了,因而就以自己的人種命名了當時的哈密綠洲。

他們和黃種人也就是羌人共同生活在這一片綠洲大地上,造就了哈密三千年前的絢爛多彩而又神秘的游牧文化。這也透露出乙個資訊,哈密和伊犁都曾是塞人的根據地,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二個名稱就是「昆莫」。唐朝《元和郡縣圖誌》說:「禹貢九州之外,古戎地。

古稱昆莫,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獻赤刀,後轉為伊吾,周衰戎狄雜居涇渭之北,伊吾之地又為匈奴所得。」現在,哈密地區還有伊吾縣,保留著名稱的傳承。春秋戰國時代以前,從河西走廊到哈密、羅布泊都是游牧民族,包括外來的歐羅巴人種的塞人、大月氏、烏孫。

其中,塞人、大月氏、烏孫人都是哈薩克的主體族源。他們都曾游牧在敦煌到哈密之間。有些學者如著名西域史專家蘇北海等認為哈密原來的名稱應為昆莫,他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西域歷史地理》中寫道:

哈密的名字源於烏孫人的首領「昆莫「,伊吾之音是由昆莫轉變而來,從而可知昆吾、伊吾、伊吾盧,以及後來釋城的哈密、哈密力、哈迷裡都是昆莫的一音之轉。漢人在古代譯兄弟民族名稱時,把庫木爾譯成昆莫,而少數民族則直稱庫木爾。崑在突厥語中是太陽的意思,莫是統治者的意思,因此,哈密二字是就像太陽一樣的統治者的意思。

對這個說法,有學者不同意,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傅振倫認為:哈密古為昆莫之地,古籍記載不甚詳備。但是,烏孫人和塞人血緣關係濃厚,從某種意義上講,烏孫人是塞人的後裔。

烏孫作為歷史上被稱為:「游牧於敦煌、祁連山以東」,是不會有問題的。這裡的祁連山,大多數專家學者已承認應該是位於哈密境內的東天山。

烏孫人與大月氏人、羌人雜居於敦煌至哈密綠洲也是順理成章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著名維吾爾學者阿不都西庫.穆罕木德.伊明提出的,他認為,哈密二字的意思要從哈密在新疆的位置入手考慮,他經過大量考證,得出的結論是,哈密本意就是新疆東大門之意。

歸納起來,哈密名稱沿革為:西漠——昆莫——昆吾——伊吾(漢)——伊吾廬——伊州(唐)、庫木爾(維)——柯模裡——哈密力(元)——哈密衛(明)——哈密

「哈密」這座城市的名字不僅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她的地方特色也是相當的濃厚。哈密市最繁華的地帶當屬時代廣場,它與哈密市標誌性建築——瓜鄉少女遙相呼應,即是市民休閒、娛樂、晨煉的好去處,也是舉辦大型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時代廣場周圍購物場所也很多。

在這裡,我想談談哈密非常有名的兩個墓地,乙個是蓋斯麻扎,它是阿拉伯的乙個傳教士的墓,麻扎位於哈密市西部,墓體高約15公尺,下部呈方形,上部為拱式圓頂,均用綠色琉璃磚鑲砌,蓋斯麻扎現在即是伊斯蘭教在哈密的乙個聖地,也是乙個文化旅遊景點。從蓋斯麻扎向南走半個多小時就是另乙個墓地哈密回王陵(也可乘7路公共車),埋葬著九代回王及其王妃,至今儲存完好的有兩處,氣勢較之蓋斯墓要壯觀的多。西面與墓體相對的是一座清真寺,四壁**彩飾,頂棚彩繪,撐柱雕花,可容納幾千人,是哈密地區最大的清真寺。

位於廣東路的南粵文化中心是乙個了解哈密歷史的好地方。初次見到此名,甚為詫異,後來才知這是廣東省援建的,據說廣東路原來也不叫廣東路,而叫天山路,後來改了名。走在哈密的大街上,廣東的印記還真不少,廣東樓,廣東飯館等等。

這也算是乙個文化現象吧。

哈密的民俗風情古樸典雅。各民族在千百年長期共存的環境中,和睦相鄰,禮尚往來,文化的融合與交流,生活習慣的影響與學習,奠定了哈密「民淳俗深」和古伊州文化的底蘊。哈密木卡姆作為新疆木卡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公布為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

哈密木卡姆是漢朝摩訶兜勒和唐代伊州樂發展而來的,是哈密維吾爾人集體創作的結晶,也是東西方樂舞藝術在哈密交匯融合的優秀成果。哈密歷史悠久的屯墾文化、絲路文化、多彩的草原文化、豐富的民俗文化、燦爛的漢文化,以及哈密瓜文化、大棗文化、奇石文化,與十二木卡姆共同構成了特色鮮明的東天山文化。

哈密的維吾爾族熱情好客,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喜歡他們有特色的節日,肉孜節,又稱開齋節。按照伊斯蘭教規定日期,在封齋一月滿時開齋,開齋之日就是肉孜節。

節日期間互相拜訪問候。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就是宰殺牲畜祭祀「胡大」(真主),與親友分享。在肉孜節後70天舉行。

節日期間民間舉行文體活動。按照習慣,回族過肉孜節比較隆重,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則把古爾邦節作為大節。 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民族風味食品獨具特色。

主要有:哈密瓜葷素大菜系列、羊肉燜餅子,野菜系列(蘑菇、椒蒿、沙蔥),油酥饃、扒羊肉、回族粉湯及烤羊肉串、烤全羊、烤饢、涼皮、烤包子、黃麵、奶茶等西域風味傳統食品,節日裡還會一起與客人載歌載舞,共同歡度快樂的時刻。

哈密是個美麗的城市,外地人能記住哈密十有**是哈密瓜的緣故,其實哈密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哈密瓜,它有著豐富的物產,特色的美食,悠久的文化歷史,多彩的人文印記,也擁有著我成長的故事。我愛新疆,愛這裡漂亮的維吾爾族姑娘,愛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我永遠深愛哈密這座承載著我夢想的城市。

佛教與中國文化 上

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佛教是一種外來文化,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認為人們痛苦的根源是由於在面對世間的種種現象時有分別心,因為分別而產生執著,隨之產生煩惱,要消除這種痛苦,就必須認識到一切現象都是各種各件聚合而生的,並不真實。這就是 空 的思想。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關於佛教與中國...

合作式教學模式在中國文化課中的運用

第 卷第 期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年 月 文章編號 合作式教學模式在中國文化課中的運用 張麗 蘭州交通大學文學與國際漢學院,甘肅蘭州 摘要 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始於 年代,許多領域需要 研究,其中教學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怎樣針對不同的教學物件,教學目標,教學條件,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模式,是廣...

中國文化與高考制度

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英語1101 陶麗麗 2011017138 高考,其全稱為高等學校全國招生統一考試,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由1977年始,歷經幾次大大小小的改動,高考作為中國學生選擇大學和進入大學最重要的乙個考試迄今已經延續了三十多年。中國古代與高考最為類似的全國性考試便是科舉考試,這一考試在社會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