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組德育工作總結2019學年度

2021-07-15 12:13:14 字數 1492 閱讀 4612

英語組德育工作總結

2012---2013學年度

教育家赫爾巴德曾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只是沒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小學英語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實處。小學英語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教育創新,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內涵發展,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重點,現將本組在本學年度的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熱愛學生,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引伸到對生活的愛。其實,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而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型潛能的開發,社會**際能力的早期培養,是師生共同創造精神生活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諧師生關係,使學生在寬鬆、融洽、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

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課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學中有效的實施德育,就要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育目的,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畫、自覺地寓德育於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加強德育的育人意識,做到寓德育於語言教學之中。

英語教育屬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乙個重要方面是形成對待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態,整套小學英語教材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注重介紹中華文化,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熱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加強國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談論節日,在學生了解了西方的聖誕節後,更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的春節是十三億華夏子孫最濃重的節日,慶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並讓學生談談自己過春節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操。

小學英語的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要學習的內容來設計各種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以獲得"即學即用"的技能。它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

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每一節英語課給學生布置乙個難度適當的任務,並在任務設計中巧妙地和德育滲透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使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操練、鞏固、連貫和提高,使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加強,又使他們受到良好思想的薰陶,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交流、習慣得到培養、道德品質受到影響,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基礎。

德育是教育的乙個永恆主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乙個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要善用慧眼,充分開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實施德育滲透。在課堂組織的小組競賽活動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設計的教學,適宜、適時、適度的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在身心方面也有所進步,使學生真正全面發展。

英語組德育工作總結學年度

注重語言教學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知 情 意 行的和諧發展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以達到某種目標的心理內驅力,動機產生於需要。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結構 認識結構 情感結構,運用正確的心理策略,以學生為中心,環繞著學生的種種心理需要進行教學。兒童的心理需要...

2019學年德育工作總結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2008 2009學年 蔣婷婷一 加強理論學習和德育看書活動。1 組織師德理論學習。本學期,我們利用教師政治學習的機會,組織教師學習了 教師法 未成年人保 義務教育法 和市區教育局有關師德教育和建設的檔案資料等,以教育行評為契機,有效地加強了師德建設。2 開展德育看書活動。本學期...

2019學年德育工作總結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2010 2011學年 蔣婷婷一 主要做法和成績 一 政治思想教育 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思想道德 環境衛生 文明禮儀等方面的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教育 社會主義教育 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 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切實開展公德教育 孝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