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中學08年高考物理備考指導

2021-07-13 08:26:35 字數 4927 閱讀 4824

在距高考還有十多天的衝刺階段,是提高備考效率的最佳時間,在機遇與挑戰同在、困難與希望並存的戰前應如何安排複習?在富於挑戰性的三天高考決戰中,你如何超越自我、贏在高考,贏在2023年。

1.傳統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方法和內容仍然是今年高考命題的主流,這作為高考命題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會變。《考試大綱》、《考試說明》、高中《物理》教材仍然是高考命題最重要的參考文獻。

2.隨著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新課改理念在高考命題中得到逐步落實,2023年高考命題中可能出現諸多熱點問題,但所考查的應然是傳統的主幹知識和基本技能,面對全新情景的命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堅定信心,沉著穩定,認真審題,透過現象看本質。

3.取材於各版本(主要是粵教版)教材中經典例題與習題、**與實驗、非主幹知識等相關內容的試題(見附錄)在歷年高考命題的多次出現,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之處,應給予適度的關注。

4.**性、體驗性實驗的試題必定會在高考試卷中出現,此類問題不再拘泥於實驗題之中,選擇題計算題中都可能出現**性問題,此類問題其物理情景可能是全新的,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必定是同學們所熟知的。

5.新高考試卷在考察內容上保持相對穩定,主要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幹知識,對於非主幹知識也必定在一些試題中出現,牛頓運動定律、天體運動問題、功和能及能量守恆、動量守恆、閉合電路、電磁感應現象、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或復合場中的運動等主幹知識應然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6.2023年試卷較2023年有較大變化,選擇題由8題增為12題,計算題5題減為4題,選做題由選擇題變為非選擇題。由保持區分度而又提高平均分的高考命題趨勢來看,08高考計算題分值分配可能會進一步優化,第乙個計算題可能是由兩個關聯不大的小計算題組成,其分值可能比最後兩題分值更多,每題的設問可能會減少。

7.高考命題將合理安排難度,應當更好的體現簡單題更簡單,難題不會更難的理念。試卷總體難度較去年會有降低,選擇題和選做題難度應當是在0.

8左右,整份試卷可能會採用雙壓軸的形式,以達到即能提高平均分,尖子生又能脫穎而出的目的。

8.對物理學史的考查不侷限於簡單的選擇題,一些重要物理規律發現的史實和重要的實驗可能成為考查的物件,這類試題也有可能把對主幹知識與物理學史設定放在同一物理情景下進行考查。例如2023年的廣東15題就再現了湯姆生發現電子這一開啟微觀世界大門的重要實驗。

(一)抓好基礎、回歸課本、構建知識體系:

1. 對教材進行泛讀,全面梳理中學物理基礎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對照教材的目錄,由單元到各個板塊,進行知識的整合、畫知識的網路圖;

2.翻閱自己所做過的習題,對習題按照物理模型、解題方法進行梳理與歸類。

(二)查缺補漏、修正錯誤、注意思維訓練:

1.對照《考試說明》對知識點逐點進行內容的回顧,尋找知識的盲點與弱點。

2.翻閱近期做過的模擬卷和二輪複習資料,思考曾經出現過的錯誤和原因,看自己的糾錯記錄本,重做錯題,糾正思維缺陷,以免「重蹈覆轍」。

3.要重視前面提到的熱點命題內容和創新題型的訓練,回顧一些相關的「難題」、「新題」的思維過程和解題方法。

(三)重視《考試說明》規定的實驗內容:

1.對於《考試說明》所規定的物理實驗,要訓練學生明確每個實驗的目標、原理、控制條件、方法、儀器的功能組裝、實驗現象、資料分析、誤差分析、歸納實驗結論。

2.在實驗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在明確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方法的基礎上去設計實驗、明確實驗步驟和所需要的實驗器材,要適當的進行變式訓練,提高應變能力。

(四)合理布局、學會放棄、正確安排訓練時間:

由於新高考題型結構和數量的變化,使許多同學對全新模式的高考命題方式很不適應,存在著時間分配不合理應影響應試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由於可能出現實驗**題時,由於數字計算等原因導制個別考生為幾分而浪費大量時間導制後面題沒時間做的尷尬局面。這時放棄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五)強化套題訓練目的功能:

1.定時訓練:提高做題的速度、技巧;

2.規範化訓練:同學間互批試卷(或自己認真研究評分標準),用評卷人的眼光審視試每張試卷,在幫助別人查詢問題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六)樹立必勝信心,改變對成功認識的觀念:

1.不要只看高考的成敗,要重視每次測試的情況,把成功進行因式分解,讓成功同每次測試、同做完每一道題相聯絡起來,為自己每次的成功感到驕傲。

2.正確面對失誤,善待考試結果,每發現一次問題就減少乙個前進的障礙.

3.調整心態、相信自己,以我複習、我快樂、我高考、我成功、我幸福的心態笑迎高考。

(一)、審題是解題的關鍵:

1.認真讀題、審題,讀題時一定要把關鍵字、詞、句用筆畫上,並將所涉及的物理過程和情景畫出來,這樣做能提高讀題效率,用最短的時間把有效資訊提取出來。

3.在審題過程中畫過程圖、情景圖、示意圖和受力圖,將文字語言轉化為圖象語言,可將複雜、抽象的物理問題簡單化、形象化,有利於弄清物理過程、物理狀態(分段,區間),形成正確的物理圖景、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有時準確的作圖會帶來事半功倍的奇效,因而準備好答題工具(如:三角板、圓規等)是應試的良好習慣;

4.看到陳題不要太激動,先看看是否有陷阱。遇到新題型,不要緊張,要沉著應對;要知道所有的新題型都是考查你所物理知識或方法,要學會還原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要盡可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試題。

5.面對一時解答不出的題其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跳出原來的思維,重新讀題審題,可能找到讀題時有缺漏的資訊或思維的方向存在的問題,找到正確解題方向。二是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暫時放棄。

6. 在解題畫草圖時,最好在草稿紙上畫,特別不要破壞答卷中的原圖。

(二)規範解題是考試成功的有力保證:(規範解題方法見附件)

(三)對試卷的所有內容都做解答,增加得分的機率:

1.在進行複雜數字計算前,要用單位制的方法檢查方程兩邊單位是否統一,這可以有效防止錯誤,由於錯誤早發現、早知道,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為錯誤方程付出更多的時間做無效負工作。

2.特別要注重每題各過程的採分點,這是考生高考拿分的關鍵,我們知道高考評卷人有一種傳統的思維方法,那就是結果對了對過程關心少一點,結果錯了從過程中找採分點。

3.要對所有的題目進行解答,即使中層生面對壓軸題,在不能完成和正確解答的情況下,也要把相關的知識點的文字敘述和公式或方程寫出來,爭取拿到意外的文字敘述或公式步驟分數。對於壓軸題如果經過分析沒有任何解題思路,也要把所涉及知識點的文字敘述和相關公式寫出來,希望能在不懂、不會的情況下瞞天過海,拿到一些不知為什麼的分數。要知道高考競爭對手眾多,一分之差命運可能完全不同。

特別提示:在無法正確解題的情況下,也一定要把試卷寫滿,作答,盡可能增加隨機得分的可能。

高考以考查主幹為主,但不排除對非主幹知識的考查。下面羅列了教材中的部分非主幹知識,便於同學們翻閱課本。

1. 參考係、質點(必修1 p2)

2.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脫離速度)、第三宇宙速度16.7km/s(逃逸速度)。此速度為從地面上發射衛星的速度,而不是衛星在軌道上繞地球執行的速度(必修2 p53)

3. 靜電現象的解釋及應用(選修3-1 p2、p28 –p30)

4.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示波管中各個元件的作用(選修3-1 p22)

5. 質譜儀:結構。利用質譜儀發現了並證實了同位素的存在(選修3-1 p90)

6. 迴旋加速器的結構與改進(選修3-1 p91)磁流體發電機。(選修3-1 p95)

7. 自感(日光燈啟動原理)和渦流現象、原理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選修3-2 p25-p28、p30-p32)

8. 電感器和電容器對交直流電的作用。(選修3-2 p48-p53)

9. 感測器的概念、分類和簡單使用(選修3-2 p76-p79)

10. 單位制:國際單位的基本單位:公尺、千克、秒、安培;其它為匯出單位:牛頓、焦耳、電子伏特等。

11.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電磁波的傳播方式、電磁波的產生、發射和接收(選修3-4 p54-p65)

12.電磁波譜(選修3-4 p65-p68)

13.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現象(選修3-4 p86-p95)

14.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選修3-4 p105)、時空相對性(選修3-4 p108-p109)和質速關係(選修3-4 p111)、質能關係(選修3-4 p112) 比如:電子由速度v1經加速後變為v2,(v1、v2均接近光速c),動質量由m1變為m2,則電子增加的動能為而不是

15.氫原子光譜(選修3-5 p56-p58)、能級和能級結構、能級公式(選修3-5 p60-p62)

16.半衰期(大量統計的結果)(選修3-5 p72-p73)、放射性同位素與放射線的防護(選修3-5 p75-p78)、核力與核結合能(選修3-5 p80-p82)

17.知道實驗中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但不要求計算誤差。

死記硬背不是高考倡導的方向,但對於物理學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實,近年高考均有涉及。下面羅列的是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物理史實,同學們應對照課本了解相關的內容。

1. 亞里斯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 哥白尼:日心說的創立者;

3. 伽利略發現單擺的等時性,首先研究了慣性運動(理想斜面實驗)和落體運動的規律,做了理想斜面實驗和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方法開創物理學研究的新紀元;

4. 克卜勒在前人對天體長期觀察的基礎上發現天體運動三定律;

5.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認為光是一種粒子;

6. 卡文迪許通過扭稱實驗,最早測出了萬有引力恒量g;

7. 惠更斯:波動理論(惠更斯原理) (適用於機械波、電磁波、光波), 認為光是一種波,但否定光具有粒子性;

8. 愛因斯坦一生中開創了物理學的四個領域: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宇宙學和統一場論。提出了質能方程和光電效應方程;愛因斯坦因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應獲得了諾貝爾獎。

9. 富蘭克林通過風箏證實了「天電」與「地電」的統一,並發明了避雷針;

10. 密立根測定了電子的電量

11. 庫侖發明了庫侖扭秤,利用扭秤,他根據實驗得出了電學中的基本定律──庫侖定律。把同樣的結果推廣到兩個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標誌著電學和磁學研究從定性進人了定量研究;

12. 奧斯特最早發現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13. 法拉第提出用電場線描述電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磁生電)並發現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揭開了電氣化時代的序幕;

14. 麥克斯韋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預言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2023年高考備考指導

二 流水線式答卷方略。這種答題方略適合於那些基礎過硬成績穩定細心冷靜的高三考生。它要求考生從答卷開始就認真細緻地解題,盡可能做到每答一題就對一題,逐題逐道按捲麵順序往下做,如同工廠的流水線生產程式。一般是解答完最後一道壓軸題後,所剩餘的重表複查捲麵時間並不多。這種答卷方略的好處是大腦思維狀態平和,應...

2023年高考物理備考方案

聯盛中學物理組李愛平 高中物理涉及力 熱 光 電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高三複習階段,同學們面臨複習內容多 時間緊 任務重的局面。不少高三生在進入全面複習後,對物理複習一時找不到頭緒,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那麼,物理究竟該如何有效地複習呢?物理試題角度新穎 從歷年物理高考試題看,同學們在複習時是要...

2023年高考語文備考指導

今年將是安徽省高考語文自主命題的第七年,分析一下我省前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我們會發現它的命題思路依然是緊隨著全國卷的模式,在求穩的基礎上力圖有所創新,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時也注重了地域文化。估計2012年的高考語文命題方向不會有大的改變,會在強化高考考點考查的基礎之上體現出自己的特色。所以,高考考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