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的來歷

2021-07-12 21:16:13 字數 1443 閱讀 2597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而熱鬧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秧歌的歷史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藥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資訊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絡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

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軍莊秧歌」(河南)「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型別,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遊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隊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組,乙個「上裝」(扮女的,又叫「包頭的」),乙個「下裝」(扮男的,又叫「鬥醜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組(兩副架),叫「一棒鼓」。

在秧歌隊中「頭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頭棒鼓」是全隊扭唱技藝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隊的領頭帶隊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摺扇,只他一人沒有「上裝」搭配,故稱「傻公子」,又叫「拉衫的」。

秧歌隊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裝」是乙個扮相刁潑的老太太,手拿兩根棒棰,耳戴紅辣椒;「下裝」是乙個扮相滑稽的老頭,駝背,拄拐杖。秧歌隊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豬八戒、孫悟空等。

秧歌隊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後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無論城鄉都是只扭不唱。唯有「軍莊秧歌」(河南)還是以扭,跑,唱於一身的圈套秧歌!

縣文化館組織千人廣場秧歌舞培訓

畫外音 近年來,我縣既重視群眾的物質生活需求,更重視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無論是邊遠村鎮,還是街道社群,群眾文化都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群眾自編 自演 自娛 自樂成為全縣各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日,縣文化館組織全縣各鎮及社群 團體進行千人廣場秧歌舞的培訓活動。畫外音 早上...

六道河中心小學秧歌舞比賽實施方案

我校本著以 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為活動宗旨,以樹立學生 健康 文明 育人 向上 為目的,為了更好的確保學生每天運動1小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以此推動我校大課間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一 比賽內容 秧歌舞。二...

春聯的來歷

春聯,起源於桃符 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 後漢書 禮儀志 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 神荼 鬱壘 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 燕京時歲記 上記載 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 蜀世家 說 後蜀主孟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