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

2021-07-12 00:53:05 字數 4776 閱讀 3048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1-9'fa'1.1)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1-9'fa'1.1.1)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乙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乙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1-9'fa'1.1.2)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資訊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1-9'fa'1.1.3)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1-9'fa'1.1.4)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1-9'fa'1.1.5)

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美術課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乙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二、基本理念(1-9'fa'1.2)

(一)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1-9'fa'1.2.1)

(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1-9'fa'1.2.2)

(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1-9'fa'1.2.3)

(四)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9'fa'1.2.4)

(五)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1-9'fa'1.2.5)

三、設計思路(1-9'fa'1.3)

(一)完善體例,使結構更完整,表述更明確(1-9'fa'1.3.1)

本《標準》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等。它們分別闡釋美術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的總目標與階段目標;內容說明和內容標準;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編寫建議。

(二)以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性(1-9'fa'1.3.2)

本次課程改革,要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來劃分學習領域。因此,本《標準》劃分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 四個學習領域。

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作和欣賞兩類。儘管創作和欣賞都涉及外化和內化兩種活動特徵,但創作更傾向於外化,欣賞更偏重於內化。由於美術學習具有操作性的特點,所以創作活動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為了便於學習,本《標準》將創作活動再具體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

外化性行為特徵是上述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而區別在於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後者更注重功能性。"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更注重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乙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徵,也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乙個難點。為此,本《標準》特別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新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提供了上述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發現能力。

上述四個學習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每一學習領域既各有側重又互相交融,緊密相關,形成乙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課程結構。

(三)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1-9'fa'1.3.3)

(四)注意標準實施的可行性(1-9'fa'1.3.4)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1-9'fa'2)

一、總目標(1-9'fa'2.1)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階段目標(1-9'fa'2.2)

本《標準》的階段目標具體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

第一學段

(1~2年級)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學段

(3~4年級)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第三學段

(5~6年級)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結合學校和社群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第四學段

(7~9年級)

▲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1-9'fa'3)

內容標準是本《標準》中最具體、豐富的部分,為了便於閱讀,對其基本特徵和結構作如下說明:

1.本《標準》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分成四個學習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分成四個學段,即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

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第四學段:7~9年級。

2.如何處理四個學習領域在課時總量中比例關係的建議。

3.對內容標準基本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係的說明。

4.對四個學習領域的範圍、意義、學習目標及教學方式的說明。

5.分學段提出各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以及相關教學活動建議和評價建議。

一、內容說明(1-9'fa'3.1)

本《標準》的四個學習領域,在比例上不作具體的規定,各地可根據情況靈活安排。

各學習領域分別由標準、教學活動建議和評價建議三部分組成。標準是課程總目標的具體化,體現出與總目標的對應關係。教學活動建議針對標準提出一些更為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和學習方式。

這些具體的內容和學習方式具有可選擇性,各地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和採納其中的建議,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向目標發展。評價建議則提出檢測標準達到程度的要點。總之,目標、內容、學習方式和評價四方面構成了美術教學的完整過程。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說明(1-9'fa'3.1.1)

通過"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並能運用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1-9'fa'3.1.

1.1)

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 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近代阻來,美術課程更以其豐富的教育價值列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當代社會的發展對國民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習影象傳達與交流的方法 形成視覺文化的意識和構建面向21世紀的創造力已成為...

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

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第一部分前言 美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1997年 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 初審稿 的頒布,使美術課程正式進入普通高中課程體系...

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前言 美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1997年 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 初審稿 的頒布,使美術課程正式進入普通高中課程體系,從而形成了我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相對完整的格局。但是也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