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2021-07-11 08:45:00 字數 2782 閱讀 6187

《酸的和甜的》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是乙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在這個短短的寓言故事裡,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乙個人去咀嚼。

語言生動活潑有趣,是小孩子喜歡的形式,是適合進行感悟教育的好文章。

學習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自我體驗與個性差異,感悟寓言的內涵與道理。自主,合作,**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1、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有趣的新課文。板書課題「酸的和甜的」。齊讀課題。認識生字「酸」。

2、我們知道,朗讀要有感情地朗讀,那麼,我想請小朋友帶著感情去再讀一讀這個題目。你吃到「酸」的東西的時候會怎麼樣?誰能夠表演一下?

吃到了「甜」的東西呢?請小朋友帶著你的表情和感情再讀一讀課題。

3、這個課題有點奇怪,那麼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這個故事說什麼啊?

4、聽錄音。回答問題。

(課文裡出現了哪些小動物?課文裡的葡萄究竟是酸的還是甜的呢?)

認識生字「狐狸」,「葡萄」,「猴」。

教學設想:在這個匯入的環節中,我設計了乙個讓學生嘗試和回想吃「酸「的和」甜「的東西時的表情,去體驗這個「酸」和「甜」。這個體驗讓學生更準確地把握朗讀時的感情和對生字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聽錄音回答問題提高了學生聽的質量和訓練了學生聽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小朋友聽得真認真,那麼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讀讀這個故事呢?

2、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要求把課文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小葉子朋友。

3、小組合作認字,交流認字方法。全班展示。

教師出示課件引導觀察字型特點:a. 猴狐狸; b. 葡萄

4、教師檢查生字。

知識遷移:教師出示含生字的句子,請學生挑戰讀。全班讀。

教學設想:由於本文生字相對較多,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讓學生認識盡可能多的字,掃清閱讀的障礙?我選取了小組過關的檢查方式和文中識字的方式,並盡量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讓他們在短時間裡認識生字。

學生在這個環節中,認字的積極性很高,小組合作交流也比較積極。學生在認字的時候充分展示出個人的個性特點和各種各樣的認字思維與方法。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發現形旁與字義的關係,達到相對比較好的效果。

三、感悟課文,**寓意。

1、自由讀課文。(按照你喜歡的方式去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看動畫片,你相信小猴子還是相信狐狸?為什麼?

(小猴子。因為它嘗試了)

3、思考: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狐狸很狡猾,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自我安慰,說葡萄是酸的。)

4、小組討論:你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

(小猴子。勇於嘗試,不輕信別人)

5、拓展:自編故事。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商量一起去找狐狸……他們找到狐狸後會說些什麼呢?狐狸又怎麼樣呢?

教學設想:課文是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但是它所包涵的寓意是很豐富很深刻的。如何讓學生能夠感悟到這些道理呢?

在這個環節裡,我設計了一系列由淺入深的互相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和組織學生感悟課文和**故事的寓意。我想,只要學生能夠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基本懂得了故事,從而在情感教育上(喜歡小猴子)達到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學生的思維也隨著這些問題而積極開動。

教學反思:

應該說,這篇課文由於形式活潑,故事情節有趣,是小孩子喜歡讀和學習的課文。從一開始的匯入到朗讀,學生對課文的好奇與學習的熱情都充分表明了這些。但是,在這節課上,我覺得在朗讀感悟,**寓意這個環節上還是失敗了。

課後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本來可以讓孩子充滿了童趣去**寓意的課文,在最後卻失去了味道?學生的積極性為什麼在逐漸消失?經過老師的評課與自己的反思,我懂得了幾點。

一、抓住課文關鍵問題設計問題,力求教學上實行一條線。

《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有著童趣的故事情節,有一批生動的小動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但是這篇課文很明顯只圍繞著乙個問題展開,那就是課文中小兔子與小松鼠的困惑:

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其實這個困惑也是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的困惑。而這個問題是課文的關鍵,從這乙個問題中可以追溯出一系列的哲理。

比如說小猴子親自嘗試,狐狸的狡猾**心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輕信善良等。只要把握住這個問題,也就對這篇課文有所收穫了。可對這篇課文的把握上,我過多地把這個本可以統領全文的問題分割成了零碎的問題如:

「你相信小猴子還是相信狐狸?為什麼?」「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你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麼?」來進行,使這節課顯得老師的作用明顯了,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感覺,學生喪失了一定的**空間。

如果我能夠更好地去讀解課文,更準確地估計學生的實際能力,把握好教材,換乙個巨集觀的角度去讀解,去給孩子留出更大的一篇**空間,我想會讓學生鍛鍊和收穫得更多一些。而我由於把關鍵問題切割,也使這篇課文的哲理顯得過於複雜,對二年級的小孩來說,有點不大適合。

二、有讀才有悟。盡量給學生多一點讀悟的時間。

在問題的設計上要從巨集觀著手,給學生留出探索的空間。而在時間上,也應該給學生留出悟解課文的時間。在《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的教學中,一開始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高的,學生的興趣也是很濃的。

特別是我那個帶有體驗性的「你吃酸的東西和甜的東西有什麼表情並表演」的情景創造,讓學生感到興趣盎然。但是在讀悟的過程中,由於我設計問題的細節化,過於微觀控制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施展的空間太狹窄,也導致了讀得不夠充分的弊病。感悟課文應該怎樣去感悟?

離開文字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有讀才有悟,多讀才能悟得更深刻更完整一些。

當然,低年級的孩子在生活閱歷與思維方式中,還存在很多在我們**看來是比較稚嫩的地方,在思想的深度上可以說是充滿了兒童的特色的。但是,我相信如果我能夠在讀這個環節上,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文字,相信效果會明顯好一些。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三 創設情境,感悟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驗小狐狸的角色,問問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幹什麼,並讓學生演一演小狐...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面對 師生同閱讀,提公升表達能力。這樣乙個大標題,我們教研組的老師們困惑了很久,究竟是應該開展讀書會呢?還是應該以課本為載體呢?根據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所以,我們選...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

酸的和甜的 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四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它即生動又有趣又寓意深刻,告訴我們不能輕信他人,要學會親自嘗試。回想起這四十分鐘的教學,靜下心來慢慢回味,我感到了快樂和擔憂,快樂的是我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真的看到了他們的進步和成長。感謝這群可愛的孩子。擔憂的是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還有許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