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省級地理優質課評比展示後的點滴體會

2021-07-10 09:14:32 字數 4088 閱讀 7395

2023年11月24日——11月26日我幸運並幸福地參加了在台州臨海回浦中學舉行的浙江省高中地理優質課評比展示活動,見識了省優秀教師的課堂,領略了省優秀教師的智慧型,聆聽了省優秀教師的真知灼見。

本次活動中我一共聽了七節課。所聽的課中,老師們都精心準備,深入鑽研教材,上得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每位老師自身語言清新動人,別具風格。

老師們開發地理教育資源的意識強,課堂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補充了一些打動人心的**資料,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當時情景,使學生一下就進入了課堂主題。我想用「創新教學」來概括他們的課堂教學特色是絕對不為過的。

因為高中地理學科的創新教學,就是指在創新教育思想指導下,由教師運用教學資源,營造快樂、和諧而又充滿智慧型魅力與生命激情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激勵、喚醒、鼓舞學生以創新的姿態進行**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並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

當然高中地理學科的創新教學的內涵極其豐富,現立足於我所聽取的七節地理課的教學實際,選擇一部分內容進行分析反思。具體如下:

一、實施互動式教學來實現課堂的創新教學。

互動式教學法。這是一種從改善課堂教學的人際交往模式和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入手而構建起來的,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合作,通過教與學互動影響的動態過程,協調教學各個要素之間、人與教學環境之間的關係,以產生教學共振,促使學生參與、人人相互促進,以達到激發創新潛能的目的。具體表現為:

1、師生互動。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我國傳統的教師觀、教學觀。

這種觀念強調了教師的威嚴和教學中自上而下不可逆轉的教學方向,表明了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的師生觀:

關注課堂師生的平等、民主,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組織作用。新的人才觀:關注「以人為本」而非傳統的「以知識的傳授和接受為本」。

新的學習觀:注重學生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行為,主動學習而非過去那種被動無奈的接受性學習。最終達到「學會學習」。

綜觀這些觀念的轉變,我們直接能夠感受到的是課堂上師生角色的轉換----課堂教學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和完成。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中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前提是要有「民主」意識,放下架子,把自己與學生真正地平等起來,自己僅做為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關於這一點在七堂課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2、 生生互動。 即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切磋。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

首先,在生生互動中,每個學生都處於一種相對比較放鬆的心理狀態,不用擔心說錯,特別容易啟用思維,為每乙個學生提供一種「暢所欲言」的機會;第二,在互動中,學生會獲得更多的思維結果和思維方法,這對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培養思維能力是很有益處的;第三,在互動中,學生會獲得一種平等的交談機會,這有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同時,在互動中,也可使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3、人機互動。 所謂人機互動這裡更側重與學生對計算機的控制和操作,讓計算機真正為人服務。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要實現人機互動,就得更好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掌握運用現代化技術的方法,並形成適應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

通對互動式的創新教學,我們看到教師們已經都能積極實施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權威」性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教師都能成為課堂教學的總設計師和學生學習的調控者,成為真誠、接受、理解的課堂人際關係的調節者和學生學習疑難的解答者;教師不再是游離於學生之外,而是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深入到學生心靈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去;教師能夠拋棄用分數壓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理解、接納、信任的心靈交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能建立起師生之間的朋友式創造性教學關係,而且能促使學生之間建立真誠的友誼關係,消除彼此間的隔閡;所採取的評價形式也多樣化了,問卷評價、講演評價、考試評價等;評價方式多樣化,師生共同評價、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評出了激勵學生努力並喜歡學習地理課程的效果。因互動式教學法的實施學生由單純的記、背、即「要我學」轉變為學生積極主動的「我要學」的好現象。

學生課堂參與的面廣且量足,幾乎95%以上的學生多能積極地主動參與,不管是好學生、中等生、還是差生都能學的主動、愉快、踏實,全體學生得到適合自己實際水平的學習嘗試和不同發展,學生的「智力」、「毅力」、「動力」、「能力」真正得到了加強和提高。當然也大面積地提高了地理課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組織實施「活動」來實現創新教學。

通常的活動課以課程為依託,學生自主學習和直接體驗為基本方式,以學生的個性養成為基本目標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組織學生舉辦野外參觀、實地觀測(氣象觀測、天象觀測、環境觀測、**觀測)活動,觀賞古建築,收集和鑑賞歷史文物,欣賞古樂古畫,撰寫小**、地理知識競賽等。書本上學到的地理的知識和道理,可以通過課外活動得到印證、啟發和補充,使學生得到更生動、更鮮活的體驗,既激發了對學科學習的濃厚興致,又使學生得到學科思維的昇華。

七堂課中我們發現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組織了不同的學生活動。如:

1、抓住社會熱點,把握學生實際,培養創新思維。社會熱點和學生實際具有時代感、針對性、貼切性,能夠激發學生興趣,能夠觸動學生心靈,針對學生認識和情感的發展產生強烈的積極的影響。例:

趙平老師引用「海水西調工程」這個目前網上議論的熱點話題,引導學生討論這一工程在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中的影響。通過對熱點的「說一說」,再讓學生針對熱點聯絡書本知識開展「想一想」的討論活動,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和發展學生基本能力的核心和關鍵高中地理教學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對現象或事物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得出結論的過程,也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要知道學生開展探索、自學、相互討論來完成這些過程,使教師的傳授作用與學生的學習行動達到和諧統一;使獲得知識的過程和培養認知能力的過程和諧統一。

2、營造參與的環境,吸引學生參與。努力形成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和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際關係。營造學生參與的多向互動的空間。

如:金華一中的夏麗娟老師在引導學生完成「生物進化發展順序」**時,,給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和植物,並讓學生走上講台一一介紹自己。我們說這樣的活動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乙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3、重視體驗活動,加強實踐環節,促進知識的內化過程。在情感、信念形成的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是最重要的。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向學生提供體驗的活動,促進觀念、知識的內化。

如:舟山中學的王靜珊老師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整體性」時,先組織學生走上講台**老師當場演示的實驗。通過讓學生「看一看」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最先從觀察開始的。而針對這一知識點,學生如果沒有敏銳的觀察自然、社會的能力,是難以學好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計畫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懂得觀察什麼,怎麼觀察,觀察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觀察後該怎樣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而對自然、社會地理現象形成完整的認識。

當然在觀察活動中,要注意幾點: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或聚焦某些自然現象,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學生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多是出於教師的誘導。教師教學生要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講清觀察內容,介紹觀察方法的同時,要努力提高觀察的能見度。

第三,要培養學生科學、正確、靈活發觀察方法。學生易受興趣、愛好所左右,自己的知覺不同程度地帶有情緒性,所以時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好奇、有趣的表象上而置觀察於不顧。對此,教師必須引起注意並及時進行糾正,把觀察內容具體化,引導學生從複雜、模糊的現象探索其本質和規律。

觀察能力的提高,不僅能為學生深刻領會知識帶來方便,敏銳的觀察能力對培養創新能力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令人可喜的是,在本堂課上,王老師不僅讓學生「看一看」,還不失時機的地要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通過學生的再次「做一做」的活動(我們暫且不說這個課堂實驗活動有沒有做的必要),訓練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為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多動手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和靈感。

又如:回浦中學的王文興老師處理「自然地理環境及其整體性」知識時,要學生動手畫一畫各個自然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係示意圖,並要求學生能說出各個箭頭表示的意思,從而進一步輕鬆地讓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影響。所以我們說在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動手活動,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理解、並陶冶情操,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諸如課堂畫圖、小製做以及一些科技活動等都是訓練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

七位優秀教師的精彩課堂,尤如醍醐灌頂,以上只是我的些許思考,只不知正確與否。但不管怎樣,有這樣優秀教師的引領,對於我們這樣奮戰在第一線的地理教師來說,是一筆永遠值得珍藏的財富!

觀摩2023年小學品生優質課評比活動心得體會

地方鎮沂州希望小學朱蘭蘭 2015年10月26日,我被尹長征教研員選為地方鎮唯一一位去臨沂市臨沭縣觀摩學習2015年10月27 30日的小學品生優質課評比活動。我深感榮幸,特別珍惜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也特別感謝領導對我的重視。在課程滿滿的觀摩學習的日子裡,又彷彿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天急匆匆的步伐...

2023年省物理優質課評比觀摩心得體會

三 高超精湛的教學藝術 通常而言,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 表情 動作 心理活動 圖象組織 調控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可以是教學設計美 教態美 教學語言美 教學過程美 教學意境美 教學機智美 ...

語文優質課活動後的講話

以下內容為講話時的筆錄,因為是講稿,語氣方面聽者能更清楚的理解,筆錄語句上有不盡通暢的地方,但為了尊重講話者起見,盡量與原話一致。括號中內容為筆錄者所加,省略號為未聽清內容,未作補充。第一,新理念指導下優質課是什麼樣的課?開發課程資源,以學定教,發揮主動性 創造性,在45分鐘內最大發揮見效益。既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