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節語文

2021-06-15 04:54:32 字數 2843 閱讀 2500

一節語文課成功與否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評價呢?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我認為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必須突出「三個性」,抓好「三個點」,具有「四個度」。教師把握這些評價要素,有助於聽課、評課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一、語文課必須突出「三個性」

(一)突出工具性

所謂工具性就是指語文作為表情達意工具的特性。《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三個維度,其一就是「知識與能力」。所以,語文課應扎扎實實地進行「雙基」(基礎知識:

字、詞、句、段、篇;基本技能:聽、說、讀、寫、書)訓練,引導學生切實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基本技能。

1.識字教學應重視字理識字。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字原理。識字教學應重視分析漢字的構字原理,針對每個漢字的構字特點,採用「分解一組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析形索義,因義記形,可以提高識字效果。

學生掌握了構字原理,在他們心中每個漢字就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乙個動作、乙個表情、一幅畫或乙個故事,就會少寫錯別字,並且舉一反三,形成自主識字能力。

2.閱讀教學應注重「感悟一積累一運用」。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以讀代講。所謂感悟就是通過閱讀來感受領悟文字內涵。

為此,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品讀。品詞的方法有換詞比較、換位比較、添詞比較和省詞比較等;品句往往通過變換句型來進行;品讀採用多種朗讀方式品味文字內涵,以讀明理,以讀悟情。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所謂積累就是把有關語言材料熟讀成誦,牢記於心。常言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胸藏萬匯」,才能「勤寫筆下生花」。

語文是用來交流思想感情的。所謂運用就是用所學語文知識和語言材料,進行遣詞造句、構段謀篇和口語交際的實踐活動。教師抓住重點詞語、常用句式和典型段落,引導學生進行用詞、造句、構段、仿寫的訓練;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採用表演課本劇的形式,進行雙向互動的對話。

閱讀寫景狀物的課文,讓學生擔任「導遊員」、「解說員」,為「遊客…『觀眾」們解說,回答「遊客」「觀眾」們的詢問。

語文課堂教學突出語文工具性,應構建「語言文字—思想內容—語言文字」回環上公升的教學模式,從語言文字人手,品詞、品句、品讀,領悟文字的思想內容,再回頭體會語言文字的運用,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還要注意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有機融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法,拓展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空間,引導學生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路資源等查閱資料,培養初步的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突出主體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與方法」的設計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讓學生做到「五個參與」。(1)全員參與: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乙個都不能少」。

(2)全程參與:全班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有序、高效。(3)主動參與:

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發言積極,配合默契。(4)創造參與:學生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發言或練習中有創新因素。

(5)差異參與:兼顧優等生與後進生的能力差異,讓「每乙個學生都有展示才華的機會,每乙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2.讓學生「自主—合作—**」。教師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和釋疑解難,引導學生種形式合作學習,如指定小組合作學習、自由結組合作學習、按興趣結組合作學習等。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可以採用以下方式:(1)補足式。

課文有些語句省略或意猶未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足這些省略或空白的地方。(2)多變式。引導學生進行句式變換、語言重組等訓練。

(3)幻想式。針對課文的具體情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幻想,展開創新思維。

(三)突出人文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同時又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語文教學突出工具性的過程中應有機滲透「情感、態度和份值觀」等方面的人文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教育意圖,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恰似杜甫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思想教育「應該因勢利導,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薰陶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滲透人文教育:

1.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人文教育。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結合,兩者相輔相成。語言文字的訓練離不開具體的思想內容,應滲透人文教育。

2.教師在講讀中滲透人文教育。教師在示範朗讀和講解文意中應充滿感情,像葉聖陶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3.在板書設計中滲透人文教育。板書設計應具有形象性和藝術世性,反映課文的特點,突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易於接受人文教育。

二、語文教學抓好「三個點」

(一)抓好語言文字訓練點

語文姓「語」名「文」,語文課堂教學應返樸歸真,抓好語言文字訓練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二)抓好品讀訓練點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書至少占本節課三分之一的時間。要提倡品詞、品句、品讀和個性化閱讀,讀出自己的體驗。可採用自由讀、齊讀、小組讀、挑戰讀、對比讀、加動作讀、分角色讀等朗讀形式,引導學生抓住品讀訓練點,進行品讀訓練,感悟文字內涵。

(三)抓好口語交際訓練點

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抓好口語交際訓練點,創設有關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這也有助於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三、語文教學體現「四個度」

(一)溫度——基本性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語文課堂就是一條有待引發出來的生命之河。這條生命之河應是「溫暖」的、「恆溫」的,而不是忽冷忽熱的。這條「溫暖的河」需要教師用激情來開掘。

有人這樣評價竇老師的課:「竇老師把激情灌注到整個課堂,使課堂像一條奔騰向前的大河,時而蓄勢待發,時而洶湧澎湃,時而舒緩有致,我們彷彿和她以及孩子們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開始了激情之旅。」如教學《晏子使楚》一課,竇老師表揚學生朗讀字正腔圓,具有「精」「氣」「神」。

她指導學生齊讀課題,朗讀中心旬,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點燃學生的激情,不斷提公升課堂的溫度。

(二)廣度——開放性

如何評價一節小學語文課

一節課上得怎樣,是好是差,好在什麼地方?有沒有乙個評價標準,我想,應該是有的。一節語文課,由於要完成的教學內容 任務不同,評估的標準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 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語文教學過程是乙個訓練的過程,包括字 詞 句 段 篇和聽 說 讀 寫的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新課改下如何評價一節語文課

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 業務水平 文化修養 教育觀點 師德和思想素質的綜合表現。對其評價的目的在於,總結優秀的教學經驗,診斷教學的不足,以便更有效的改進教學。同時它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開展教學研究 促進自我發展的過程。那麼,如何評價一節中學語文課呢?以往的評價標準是 以教論教 即以看老師...

如何評價一節課

作為對一種活動過程的評價,應該從活動的目的 活動的過程 活動的效果 活動的氛圍 活動的特色等方面來加以評價,在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時,應該抓住以下五項指標 首先是教學的任務 目標。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每節課總要由師生確定一項或幾項具體的教學任務,就是說,要明確大家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麼去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