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提問技巧分析

2021-06-13 20:54:49 字數 1280 閱讀 1679

採訪是各類**記者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就某種意義而言,新聞記者的工作就是問的工作,開始時一般少問多記,過一段時間則邊問邊記,最後則又問又記又觀察。傑克·海敦於說:「新聞事業是乙個跟人打交道的行業。

大約有99%的新聞是部分或全部以訪問——也就是向人提問題為基礎寫成的」。可見提問是採訪通向成功的橋與門,是關係採訪活動成敗的關鍵。提問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面對形形色色的採訪物件,採訪發問很難達到千篇一律,他們願談還是不願談,如何開啟他們的心扉,只能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人、因事、因空間、因關係而選擇,這就要求記者熟練地掌握好採訪提問的技巧。

下面是我多年來從事新聞和專題欄目現場採訪提問的一些領悟。

1)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這是最為基本的提問方式,它要求提問者不隱晦、正大光明、不拐彎抹角地提問,雙方交流處於絕對朗然的狀態。能夠讓我們這樣順利開鎖的往往是我們熟悉的人或者是政務要員、外賓或運動員等。

熟悉的人,你過於客套,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做作、不實誠,你完全沒有必要在這一環節上浪費時間和感情;像政務要員一般公務繁忙,社會閱歷豐富,自身素質也較好,我們再過於啟發引導,會顯得多餘,甚至招來反感,給採訪帶來不愉快。所以面對這兩類採訪者,只要事先做足了採訪功課,直接發問即可,按步驟進行。這種單刀直入的提問爽直明快,節省時間,所獲資訊也多直接地富於使用價值;

2)旁敲側擊,循循善誘。這是採訪中迂迴路線的一種反映,就好比打仗,正面攻不下,就採用迂迴戰術。以一種假象來消除採訪物件的戒備心理,通過巧妙提問曲折發射採訪主題的提問方式。

這類採訪物件往往不善談或者遺忘。在這裡,記者的提問貌似無關主旨,卻能由對方的反應,做出推測和判斷,誘發談興,見縫插針地把採訪物件拉到主題上來,採訪就變得順暢多了。比如我採訪過一位殘疾老人自費為大夥開辦文化大院,我很想採訪一下她的老伴,我剛問了一句「您支援您的老伴嗎?

」她馬上就推脫了,說自己不會說話,後來我發現她的衣服很破舊,我就問她:您辛苦修自行車的收入能給自己添點新衣服嗎?她手攥著衣角,眼眶濕潤了,話終於來了,原來老頭好幾年沒給她添新衣服了,僅有的收入都陸續花費到需要的演出服和裝置上了,老伴心裡委屈著;我又發現了牆壁上的空吊瓶,順藤摸瓜,問其究竟,老伴繼續告訴我:

老頭就在前不久的演出前病倒了,為了不耽誤準備好的演出,老伴給全權張羅了,就乙個原因堅決不能掃大家的興。話說到這裡,究竟支不支援不言而喻了。這時候老人家又不自覺地道出了辦文化大院以來她所感受到的:

左鄰右舍越來越團結,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大家都上去搭把手,這是用金錢也難買到的效果啊。至此,我的採訪已經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主題更鮮明了。另外對一些年代久遠遺忘的事情,我們可以用新舊對比,或者變化對比,甚至細心地去收集一點過去的影子,哪怕它是殘損的、發黃的,只要能勾起他們的回憶,開啟記憶的閘門,我們就成功了;

新聞採訪的提問技巧

新聞採訪是新聞工作者為蒐集新聞素材所進行的活動。它在整個新聞採訪 寫作 編輯 刊播等全過程中的作用是基礎性的和決定性的。採訪活動中,報道思想的明確,活動目的的確立,新聞線索的獲取,採訪準備的完成及訪問條件的創造等,只是處於採訪活動的初始階段。採訪活動的實質性階段在採訪活動的中 後期,活動中一系列熟練...

提高現場採訪提問的技巧

記者是媒介和群眾之間的一座橋梁,在採訪活動中既是媒介的代言人,又是群眾的代言人,必須想媒介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現場交談中,記者與採訪物件是平等的雙向交流,記者必須要聚精會神地聽被採訪者回答,這既是對被採訪者的尊重,也是現場所必需的。而且,記者在做 聽眾 時要注意各種資訊的反饋,既要有語言上的交流...

採訪時提問技巧和注意事項

採訪中如何提問 採訪是新聞工作者的一項最基礎的活動,是我們從事新聞寫作取得新聞素材的主要手段。好比一位畫家,要繪一幅畫,首先要構思,方能動筆。當記者首先要學會採訪。採訪,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嫻熟掌握的一種基本功,它是新聞寫作的前提。古人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使採訪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採訪前的準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