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須知》原文注釋譯文

2021-05-23 13:11:07 字數 5880 閱讀 4238

朱熹原序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治心、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之要,自有聖賢典訓,昭然可考。

當次第曉達,茲不復詳著雲。

【注釋】童蒙:幼稚愚昧。《易·蒙》: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義:「童蒙,幼稚而蒙昧。

」涓潔:潔淨,清潔。《逸周書·大匡》:

「昭潔非為,為窮非涓,涓潔於利,思義醜貪。」修身:陶冶身心,涵養德性。

儒家以修身為教育八條目之一。唐元稹《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士制》:「慎獨以修身,推誠以事朕。

」治心:修養自身的思想品德。窮理盡性:

窮究天地萬物之理與性。《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典訓:《尚書》中《堯典》《伊訓》等篇的並稱。指經典或《尚書》。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準的所擬,志乎典訓,戶牖雖異,而筆彩略同。」昭然:

明白貌。《禮記·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發蒙矣。

」曉達:通曉。

【譯文】兒童啟蒙之學,從穿衣戴帽開始,然後是言行舉止,然後是掃灑清潔,然後是讀書寫字,以及各種雜事,都是應當懂得的。今天逐條列出,名字叫《童蒙須知》。如果是修身、治心、事親、接物,以及窮究萬物的理與性的關鍵,自有聖賢的訓誡,明明白白的可以參考,應當循序漸進地通曉,在此就不再贅述。

巨集謀按:前二篇,為學者定其綱宗,端所祈嚮。而蒙養從入之門,則必自易知而易從者始。

故朱子既嘗編次小學,尤擇其切於日用,便於耳提面命者,著為《童蒙須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則,一事一宜,雖至織至悉。皆以閒其放心,養其德性,為異日進修上達之階,即此而在矣。

吾願為父兄者,毋視為易知,而教之不嚴;為子弟者,更毋忽以不足知,而聽之藐藐也。

【注釋】祈嚮:嚮導;引導。編次:

編排次序;編輯體例。小學:這是朱熹所編撰的一本書。

此書為啟蒙著作,分作內、外兩篇,內篇又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四門,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門。耳提面命:《詩·大雅·抑》: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穎達疏:「非但對面命語之,我又親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

」後以「耳提面命」謂教誨殷切,要求嚴格。循循:有順序貌。

則:準則,法則。《說文》:

則,等畫物也。《爾雅》:則,法也;則,常也。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氣,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雖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謂之則。宜(yí):

通「儀」。法度,標準。《詩·大雅·文王》:

宜鑑於殷,駿命不易。至織至悉:極其細緻周密。

閒:限制,約束。《書·畢命》:

雖收放心,閒之維艱。放心:放縱之心。

《書·畢命》:「雖收放心,閒之惟艱。」異日:

猶來日;以後。進修:猶言進德修業。

上達:古謂士君子修養德性,務求通達於仁義。《論語·憲問》: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邢昺疏:「言君子小人所曉達不同也。

本為上,謂德義也;末為下,謂財利也。言君子達於德義,小人達於財利。」藐藐:

輕視冷漠貌。《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譯文】巨集謀按:前二篇,為讀書人定下綱領宗旨,端正學習導向。而童蒙養正所入門的地方,則必是從易知易學開始。

故此朱子編輯了《小學》之後,又選擇那些切合日常運用、便於日常教誨的內容,編輯為《童蒙須知》,使他們由此入門,而能夠循序漸進。但凡一事一法,一事一義,無不細緻周密。旨在約束放縱之心,涵養本善之德性,為來日進德修業、達於仁義的階梯,教學的目的就在此地。

我願那些作父兄的,不要看到容易了解,就教之不嚴;作為**的,更不要以為不需要學這些小事,而藐視不聽。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自冠巾、衣服、鞵韈,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潔淨整齊。我先人常訓子弟雲:

「男子有三緊,謂頭緊腰緊腳緊。頭謂頭巾,未冠者總髻。腰謂以絛或帶束腰。

腳謂鞵韈。此三者要緊束,不可寬慢,寬慢則身體放肆不端嚴,為人所輕賤矣。

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領,結兩袵紐帶,不可令有闕落。飲食照管,勿令汙壞。行路看顧,勿令泥漬。

凡**服,必齊整摺疊箱篋中,勿散亂頓放,則不為塵埃雜穢所汙。仍易於尋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則不免垢膩。須要勤勤洗浣。破綻則補綴之。盡補綴無害,只要完潔。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護衣領,卷束兩袖,勿令有所溼。凡就勞役,必去上籠衣服,只著短便,愛護勿使損汙。凡日中所著衣服,夜臥必更則不藏蚤蝨,不即敝壞。

苟能如此,則不但威儀可法,又可不費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雖意在以儉化俗,亦其愛惜有道也。此最飭身之要。

毋忽。【注釋】端整:端莊整齊。鞵:

同「鞋」。韈:同「襪」。

先人:亡父。《左傳·宣公十五年》:

「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總髻:即總角。

古時兒童束髮為兩結,向上分開,形狀如角,故稱總角。寬慢:謂蓬鬆散亂。

輕賤:輕視。《三國志·魏志·衛覬傳》:

「刑法者,國家之所貴重,而私議之所輕賤。」衿:古代服裝下連到前襟的衣領。

袵:同「衽」。衣襟。

汙壞:汙染敗壞。頓放:

安置;放置。《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未熟時,頓放這裡又不穩帖,拈放那邊又不是。

」仍:於是;乃。盥:

澆水洗手,泛指洗。巾帨:手巾。

日中:猶日內。敝壞:

破舊衰敗。晏子:名嬰,字平仲,漢族,春秋時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

晏嬰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的卿相,輔政長達5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西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子曾讚曰:

「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狐裘:用狐皮制的外衣。

【譯文】做人首先要先整齊端正身體。從頭巾、衣服、鞋襪開始,都要收拾愛護,使之保持潔淨整齊。先父常訓誡**說:

「男人有三緊。」是說頭緊腰緊腳緊。頭,說的是扎好頭巾,未成年人要總髻。

腰,說的是用條或帶束腰。腳,說的是穿鞋襪。這三者,要緊束,不可散亂,散亂則身體就會散漫不端莊,被別人輕視。

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領,繫好兩襟的紐帶,不可有遺漏。用飯時照管好,以免汙染敗壞;走路時看管好,以免被泥汙染。

凡是**服,一定要整齊地摺疊好放在箱子裡,不要散亂放置,不要被塵土汙穢汙染。這樣容易尋找,不至於丟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汙垢,一定要勤洗晾乾。

有**就縫補,有補丁沒有什麼,只要完整潔淨。

凡是洗臉時,一定要用毛巾遮擋保護衣領,捲起兩袖,以免沾濕衣服。凡是勞動時,一定要脫去長衣,只穿短便服裝,保護衣服不要受到損壞汙染。凡是日內所穿的衣服,夜裡睡覺要更換下來,就不會藏蝨子跳蚤,不這樣做衣服就會損壞。

如果能這樣,則不但威儀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費衣服。晏子一襲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雖然其用意是為了以簡樸來感化世俗,也是因他愛護有道。這是警飭己身的關鍵,不要忽視。

語言步趨第二

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閧、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誤,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隱默。

久卻徐徐細意條陳,雲此事恐是如此,向者當是偶爾遺忘。或曰:當是偶爾思省未至。

若爾,則無傷忤,事理自明。至於朋友分上,亦當如此。

凡聞人所為不善,下至婢僕違過,宜且包藏,不應便爾聲言。當相告語。使其知改。

凡行步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卻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

【注釋】詳緩:和緩。詳,通「祥」。

高言:高聲說話。閧(hòng):

古同「哄」,喧鬧。浮言:無根據的話。

《書·盤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戲笑:

玩笑;嬉笑。教督:教導督促。

檢責:檢查。分解:

分辯,解釋。隱默:沉默不出;緘默不言。

細意:猶細心。條陳:

分條陳述。若爾:如此,如果這樣。

包藏:猶包涵;寬容。聲言:

聲稱,揚言;聲張。趨蹌:形容步趨中節。

古時朝拜晉謁須依一定的節奏和規則行步。亦指朝拜,進謁。跳躑:

上下跳躍。

【譯文】凡是做人**的,一定要態度謙恭,說話和緩,不可高聲喧鬧、玩笑嬉鬧。父兄師長,有所教導,只應當低頭聽受,不可妄加議論。師長檢查,有時有錯誤,不可馬上辯解,姑且緘默不言。

過段時間再慢慢細心分條陳述:說此事恐怕是如此,先前可能是不小心遺漏。或者說:

應當是偶然沒考慮到。如果這樣,就不會忤逆師長,事理也自然明了了。至於對於朋友,也應當如此。

凡是聽到別人的不善事,下到婢女僕人,應當包涵,不應馬上聲張,應當私下以言語相告,使其改正。

凡是步行拜謁他人時,不能快步奔跑跳躍。如果父母師長有召喚時,應該快步向前,不可遲緩。

灑掃涓潔第三

凡為人子弟,當灑掃居處之地,拂拭幾案,當令潔淨。文字筆硯,凡百器用,皆當嚴肅整齊,頓放有常處。取用既畢,復置元所。

父兄長上坐起處,文字紙札之屬,或有散亂,當加意整齊,不可輒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錄主名,及時取還。

窗壁、幾案、文字間,不可書字。前輩雲:「壞筆汙墨,瘝子弟職。書幾書硯,自黥其面。」此為最**潔,切宜深戒。

【注釋】文字:公文;案卷。凡百:

一切;一應。《詩·小雅·雨無正》:「凡百君子,各敬爾身。

」鄭玄箋:「凡百君子,謂眾在位者。」器用:

器皿用具。《書·旅獒》:「無有遠邇,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

」嚴肅:謂嚴謹而有法度。紙札:

紙張。加意:注重;特別注意。

瘝(guān):曠廢。書硯:

硯台。黥:刺刻花紋並塗顏料。

雅潔:雅緻高潔。

【譯文】凡是做人**的,應當掃灑住處的地面,擦拭桌子茶几,使之保持潔淨。書本案卷筆硯,一切用具,都應當嚴謹整齊,放在平常放置之處。取用完畢,再放回原地。

父兄師長起居處,書本紙張之類,如果有散亂,應當留心整理好,不可擅自取用。凡是借的別人的書卷、資料,都用簿子抄錄下主人的名字,及時歸還。

窗子、牆壁、案桌、案卷之上,不可寫字。前輩說,弄壞筆,使墨汙,是**廢弛職分。書桌硯台,在上面刺刻塗抹,這是最**的,一定要戒除。

讀書寫文字第四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

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凡書冊,須要愛護,不可損汙皺摺。濟陽江祿,書讀未完,雖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齊,然後起。此最為可法。

凡寫文字,須高執墨錠,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汙手。高執筆,雙鉤端楷書字,不得令手揩著豪。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筆一畫,嚴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寫文字,須要仔細看本,不可差訛。

【注釋】整頓:整理。牽強:

猶勉強。暗記:默記。

漫浪:放縱而不受世俗拘束,這裡是隨意的意思。皺摺:

衣物等摺疊的痕跡。急速:指倉卒間發生的事。

掩束:掩蓋,綁紮。雙鉤:

初練書法者臨帖。揩:擦拭,這裡是接觸的意思。

差訛:錯誤,差錯。

【譯文】凡讀書時,必須先整理幾案,將其擦拭乾淨,擺放端正;將書冊整齊放好,端正身體,正對書冊詳觀,字要看分明。

讀書時,定要字字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勉強背誦,只要一遍遍地多讀,自然能熟練,長久不忘。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意思是書讀得熟了,無須老師講解,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我曾經說過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如不到,眼就會看不仔細。

心、眼都不專一,卻在那裡高一聲低一聲地隨意誦讀,絕對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不會記得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到了,眼、口豈有不到之理?

凡是書冊,都須愛護,不可損汙皺摺。濟陽人江祿書未讀完時,即使有緊急的事情,也定要待將書掩束整齊後再起身,這是很值得效法的。

凡是寫字,必須拿著墨錠的上端,端端正正地研墨,勿使墨汁沾到手;手執筆的上端,呈雙鉤狀寫楷書,手指不得接觸筆毫。凡是寫字,不管寫得是否漂亮,必須一筆一畫地寫,做到字型端正,筆畫分明,不可潦草。凡是抄寫文章,必須要仔細對照原本,不可出現誤差。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注釋譯文鑑賞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注釋 玉簟 光華如玉的席子。雁字 指雁群飛時排成 一 或 人 形。相傳雁能傳書。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

化石吟原文 注釋

題目解說 化石 古生物遺骨 遺體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石頭一樣的東西。吟,古典詩歌的一種,這裡是讚頌的意思。走進作者 張峰,筆名雨巖 風濤,當代詩人,科普工作者。文體知識 科學詩是詩和科學結合的產物。它把科學知識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化石吟張鋒 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最早的...

活板原文譯文

活板 沈括板印 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 典籍皆為板本。慶曆 中有布衣 畢昇,又為活板。其法 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 其上以松脂 蠟和 紙灰之類冒 之。欲印,則以一鐵範 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藥 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