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教學反思

2021-04-04 01:13:13 字數 4861 閱讀 4433

1.《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於感受大堰河對作者濃濃的愛,感受大堰河的形象。於是我大刀闊斧對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對文字進行了細緻地取捨。教學思路就是通過體會詩歌語言來感受詩歌傳達出來的愛。

為了渲染一種母愛的氛圍,我用了兩節課來上課,第一節我用多**給同學們聽了**《瘋娘》。**大約播了25分鐘,我和同學們就在靜靜的聽著,不由自主地流淚。從這個**裡我們體會到了乙個「瘋子」母親對他的兒子愛到骨髓。

大家都沉浸在悲傷之中,同時也都在想著自己的母親。我知道時機成熟了,這時候可以進行詩歌教學了。於是首先我說「大家眼裡噙滿的淚水,讓我想起了我最早最感動的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媽媽是最善良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

」然後請同學們談感受,談母愛,談真情。幾位同學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感受。這個環節很感人,讓在座的各位老師也很感動。

接下來我給大家範讀全詩,這個環節很是重要,尤其在詩歌單元,教師範讀更是重要,好的範讀的確可以設定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可以提高教師的威信。最重要的是教師用情地範讀可以鼓勵學生來讀,會起到提高他們閱讀能力的效果。

韓軍老師的新語文理論裡面談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誦讀,本學期我有意的進行了嘗試。自己覺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學期同事們在進行詩歌教學的時候,一般都會採用放名家錄音的方式,我認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互動的,教師範讀對於節奏的把握,重音的控制,聲調的抑揚都能表現出教室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的外部技巧,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傳遞的重要資訊。

哪怕教師的朗讀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都能比錄音更好的傳情達意。

在範讀的時候,我借用了二胡曲《江河水》,曲調低沉悲傷,對於理解詩歌的主題有很大的幫助。

在分析鑑賞詩歌的環節,我從語言入手,抓住細節之處的語言進行賞析,引導同學們體會其存在的意義。我對文字進行了選擇性地講解,主要挑選能最有利突出人物形象的語言,另外文章中運用了多處的對比造成反諷,在這裡我引出《賣炭翁》裡面的詩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啟發學生感知老人的艱苦,完成了既定目標。

詩歌中色彩的運用也很有特點,但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深講,留給大家作為作業。

最後的小結部分,我告訴同學們不要給自己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就這樣結束了這堂課,我認為我這節課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我有效地整合了教學資源,兼顧了詩詞的誦讀,對詩歌語言實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

這就是我上了這節課的收穫。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理解燭之武說辭的內容以及邏輯思維方式,學習《左傳》中精於辭令的遊說技巧。但是,在與**商量之後,我們兩個人都達成一致的見解就是文言文教學不能脫離言,那這節課就不能直接安排在第二課時,因為我們想達到言文並舉。如此一來一節課的容量就非常大,如果時間掌握得不好,那是不可能講得完的。

明知道是這樣但我當時實在是沒有任何更好的思路了。

我先是從《曹劌論戰》進入課文,讓學生回憶《左傳》的相關知識點,然後通過倒敘式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好奇,以文帶言,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我可能是因為緊張,有一些簡單的語法概念本想是點到為止的,但有的說得太多反而占用了一些時間,當然也有學生語法基礎不夠牢固的原因,我在備課時還是太高估了學生的預習效果。時間的緊促讓我不覺緊張起來,雖然聽課的老師都沒有發覺,但我自己覺得自己講課很不通暢自然,如此怎麼能給學生帶來一節有趣的語文課呢。

下課之後,我感到非常慚愧。

對於這堂課,我自己是不太滿意的。雖然我原本想要達到言文並舉,但到了最後反而是都不著邊——言,學生都不能完全掌握;文,學生也沒有完全理解,更不談其辭令精巧所在。不過,相對於上個學期,我還是發覺到自己有了一點進步,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了,教學語言流暢,能夠比較熟練地把握每個教學環節,熟悉掌握知識點。

聽課老師對於我這堂課也發表了他們的看法,為我指出了自己的優缺點所在。優點是:這是一節文言文教學的常規課,能在學生朗讀課文後進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課堂上表現比較老道;講解到位,有益於學生文言文本詞把握,長此以往,學生的文言文基礎會比較紮實。

聽課老師還給了我建議,說我的課堂風格比較適合教優美的散文。

各位前輩也給我指出了這節課的不足之處:1、拖堂現象比較嚴重,課堂時間把握不太好;2、多**沒能緊跟老師的上課節奏;3、個別詞語沒有強調;4、沒能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優勢;5、環節不夠緊湊,重點不突出。

大家給我的意見非常中肯,幫我分析了自己課堂教學的優缺點,使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揚長補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3.《鴻門宴》教學反思

《鴻門宴》是《史記》中極其精彩的一篇,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很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初次教授這篇課文的我並沒有從學生最感興趣的情節入手,本著文言文教學要落到實處的原則,仍然採取了最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讓學生字詞落實會翻譯,能概括項羽、劉邦的形象就算完成了教學目標。一篇文章上下來,學生課本上記得密密麻麻,起初還挺有成就感的,後來通過聽課,同組老師的交流,有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文言文雖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乙個難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乙個難點,但如果單純的翻譯課文,強調重點實詞、虛詞及句式,學生不會產生興趣,相反程度差的學生還會很牴觸,很厭倦。這一點在9班體現的很明顯。課上學生大多數學生只是機械地記筆記,對文言文的美根本無從感覺,也有不少學生一上古文就雲裡霧裡,昏昏欲睡。

我想,文言知識固然重要,但長此採取千篇一律的授課模式,將富有古典美的文言講的支離破碎,機械呆板,勢必會打擊學生學習古文的積極性。

其次,課堂提問的策略不容忽視。教授本課,我的提問並不多,而且幾乎是封閉式的問題,學生稍作判斷就能回答,可儘管這樣,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也寥寥無幾。問題太淺,學生不懈,當然問題問的太大、過深,也沒有人願意回答。

對於文言文,尤其是像這樣篇幅較長的文言文,一定要精心地設計問題,要麼由淺入深,逐層啟發,要麼才找準切入點,設計提綱挈領的幾個問題,把厚書讀薄。

最後,在分析劉、項性格這一環節上,我雖採用了課堂討論模式,同學們也非常積極踴躍,概括出了很多有個人見諦的東西,但我迫於時間有限,怕教學任務完不成,不得不打斷學生,亮出自己預設好的標籤式的答案。這樣,教學任務是完成了,可並沒有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放大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一堂好課,除了充實,更不可缺的應該是學生的有效參與。

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多開口說話,豈不更好?

這節課後,沒有馬上把心中所想如實地寫下來,以致於現在回想起來,缺少了很多當時的激情,不過我會把這節課當作一次經驗,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完善。

4.《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經典之作,其清新的語言、靈巧的構思、寫景狀物的高超技藝讓人嘆服!

經常聽老師上《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沒發現好的使人難忘的好課,自己上來也覺得無趣。一篇如此優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師手裡怎麼就變樣、變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許多老師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從何講起有之,等等。

而《荷塘月色》是眾多散文中比較難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課喜歡找突破口。你從文眼「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開始,但不好繼續講下去,想去開導學生,課堂死氣沉沉。你從作者行程開始,顯得單調膚淺。

你從朗讀開始,課堂重點不突出。難,真的難,難於上青天了。大多老師上公開課喜歡分析描寫荷香月色的那幾段,因為比較好駕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總的感覺不好,不喜歡這堂課,可以說是一節失敗的課。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點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徹;其四,學生活動不夠。

現細細想來,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課堂教學不是百家講壇唱獨角戲,而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學生去**合作。

第二, 散文教學要突出朗讀,要學生讀去體味作者的情感和優美的散文語言。如何讀,要課前設計好,面要廣、要意義。

第三,抒情散文教學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樣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寫,中學語文老師不是大學教授不必要那麼深奧,要講得通俗易懂。 但也不能流於表面毫無啟發。

第四,教學要設計亮點和高潮,教學要有波瀾,有餘味。

第五,教學要選好突破口,設計好有價值的提問。

第六,散文教學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捨。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課時可以從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點撥,主要是要學生體悟作者的心理波動,設定高潮應該在「蟬聲和蛙聲」、《採蓮曲》以及「妻兒」的沉睡處,作者用反襯來表達自己的心理反應。那麼我們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內心「不寧靜——寧靜、孤寂——不寧靜」這種矛盾的徘徊的過程。

第八,第二課時重點欣賞描寫部分通過誦讀來感受散文的美以及作者描寫技巧。

5.《紀念劉和珍君》教學反思

第一次教這篇文章的時候,也不知怎樣混混沌沌的就過去了。現在看起來裡邊一定有許多當時沒有解決的問題。這篇文章應該是學生到高中之後接觸的第一篇魯迅的文章,考慮到這一點和文章本身理解上的難度,我在教學上作了以下思考。

首先要在方法的幫助上解決學生對魯迅文章的恐懼。魯迅文章的難於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時代背景的隔膜。

魯迅的文章針對性很強,它往往是針對當時所發生的某件事,或針對當時社會上的某些政治或其他的社會現象。這些事件或現象在文章中根本就看不到,但是沒有這些背景知識學生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到底在講些什麼。更不用說穩中的有些話是含沙射影,暗指當時的某些人或事。

這些知識雖說文中沒有,但是為了幫助學生讀懂文章編者往往都在注釋中加議提示與介紹。解決這個問題,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提醒學生要重視注釋。這個問題在1991年的高考現代文閱讀中有不少同學就直接的吃了大虧。

要懂得注釋對自己讀文章的重要作用。二是教師可以查閱資料對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識給以更詳盡的介紹。尤其是引用當時不同的名人對該事件的評價,這更有利於激發學生讀魯迅文章的積極性,況且還可以在比較閱讀中更深切地領會到作者這樣說的妙處所在。

第二,在閱讀的方法上給以扶助與指導。魯迅的文章更需要學生在閱讀時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否則理解的難度就更大,連字面意思都理解不了,深刻含義就無從談起了。我重點指導學生訓練了閱讀時首先要把握思路,然後要理順每部分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清除各部分之間的前後聯絡,明確每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與作用。

之後讓學生自讀文章,發現自己理解上的難點。事實證明,學生理解的難點也很少超出課後替所要求的那幾句。我就抓住學生發現的難點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著力強化了要把文句放到文段中,把文段放到全篇中。強調了要搞清楚這句話的來龍去脈,要清楚它從何而來又往何方而去。

實習教學反思

自從來到這個學校,已經有差不多半個月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內心還是感受頗深。與以前相比,自己對教學第一線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說感受,最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當好一名老師不容易,當好一名英語老師更不容易!現在回想起以前對英語老師的評價真是慚愧,感覺自己實在是冤枉他們了。現在自己當老師開始備課,製...

實習教學反思

同時僅僅兩個月的實際教學使我切實體會到,備課不僅要備教法,還要備學生。一方面,大部分學生對經濟知識掌握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時講解過深,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一部分學生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接受能力相對較強,因此,講得太淺,沒有照顧到整體,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因材...

實習教學反思

來到小學也有幾個月了,逐漸的熟悉了這裡的環境,對我們班的學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覺收穫較大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學生,能夠站在學生角度去考慮問題。就近這段的教學工作來看,過得還算充實,感覺也不錯。下面就談談我的體會吧。首先,就我們的學生而言,相對基礎差一些,但並不能說能力差,通過課外與他們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