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重點總結

2021-04-03 07:19:03 字數 1998 閱讀 9339

中醫基本特點:整體觀念、恒動觀念、辨證論治。

五臟:肝心脾肺腎,多為實質性臟器,化生和儲藏精氣。

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多為中空管腔性臟器。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

六淫指:風暑濕燥寒火,外感病邪的統稱。正常情況下稱六氣,不治病。

六淫的致病特點:外感性、季節性、地域性、環境性、相兼性、轉化性。

風邪的性質及其致病特點:風為陽邪,其性開洩,易襲陽位;風性善行而數變;風為百病之長;風性主動。

濕邪的性質及特點:濕為陰邪,易阻氣機,損傷陽氣;濕性重濁;濕性黏滯;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七情:怒喜悲恐憂思驚。

四診:望聞問切,全身望診「神色形態」等整體表現。

望色:五色青赤黃白黑,面色虛浮淡黃者為黃腫,屬脾虛濕盛;白色——貧血。

望舌:觀察舌質、舌苔的變化。舌苔顏色辨別病邪性質。

望舌的臨床意義:判斷正氣盛衰;辨病位深淺;區別病邪性質;推斷病勢進退;估計病情預後。

痛如針刺刀割者為刺痛,為淤血所致;隱痛者多為精血虧虛或陽虛有寒;痠痛見於肢體多為濕阻,見於腰膝多屬腎虛;痛處走竄,病位遊走不定為竄痛,或為氣滯或為風勝。

浮脈--輕取即得;沉脈--重按始得;遲脈--脈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60次/分);數脈--脈來急促,一息五至以上(>90次/分)。

區別表徵和裡徵:表徵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裡徵病程長、不惡風寒,脈象不浮。

內科雜病臟腑辨證:虛證為氣血陰陽之不足。

心陰虛:心悸、失眠、健忘多夢,兼現心煩、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

肺陰虛:乾咳無痰、口乾咽燥、形體消瘦。

胃陰虛:胃脘隱痛、飢不欲食。

肝陰虛:兩目乾澀、視物模糊。

腎陰虛:腰膝痠軟、男子遺精、女子經閉。

心脾兩虛: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飲食減少、腹脹便~、倦怠乏力、面色萎黃,或皮下出血,婦人月經量多色淡,或崩漏或經少經閉,舌淡、脈細弱。**:歸脾丸。

防治原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治病求本,調整陰陽氣血,扶正祛邪,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扶正祛邪兼用,適應於正虛邪實病徵,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治法:汗、吐、下、和、溼、清、補、消。

中藥四氣指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藥性寒熱溫涼平。

五味:酸苦甘辛鹹。

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半夏、瓜萎、川貝母、白蘞——川烏草烏烏頭),藻戟遂莞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紅花,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機;三七,化瘀止血,消腫定痛。

麻黃湯:黃麻、桂枝、杏仁、甘草組成,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風寒表實證。

茵陳蒿湯:茵陳18g,梔子9g,大黃6g,清熱利濕退黃,主治濕熱黃疸。

四君子湯:人參、甘草、茯苓、白朮各等份,益氣健脾,補氣。

四物湯:熟地12g,當歸9g,白芍9g,川芎6g,養血調經,補血。

十二經脈流注順序:經脈中氣血執行迴圈灌注,從手太陰肺經開始→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十二經筋的作用:約束骨骼,主司關節屈伸運動的作用。

腧穴:包括十四經穴、經外奇穴、阿是穴三類。

腧穴定位:解剖標誌取穴;骨度分寸定位;手指同身寸取穴。

闌尾定位:足三里穴下約2寸壓痛處,主治急慢性闌尾炎,食積、洩瀉、下肢癱瘓。

針刺異常處理:暈針,重者刺水溝、合谷、足三里等。

喘證與肺腎關係最為密切。

胃痛:肝鬱氣滯;淤血阻絡;飲食積滯;脾胃虛寒;胃陰虧損。

飲食積滯症候: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吐後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脈滑,需消導行滯,和胃止痛,用保和丸。

眩暈,多屬肝脾腎病變,肝陽上亢、腎精不足、氣血兩虛、痰濁中阻。

肝陽上亢症候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惱怒而劇,急躁易怒,面色潮紅,失眠多夢,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滑,需平肝潛陽,用天麻鉤藤飲。

中風:中經絡、中臟腑(閉證,脫証),脫証藥方參附湯。

消渴:與肺胃腎三臟關係密切,上消、中消、下消(腎陰虧虛,陰陽兩虧),腎陰虧虛需滋陰固腎,用六味地黃丸。

中醫學經典總結

敦煌市婦幼保健站 中醫學經典知識全員培訓總結 為普及中醫藥知識,提我站廣大衛生技術人員的中醫藥理論素養和水平,增強運用中醫藥防止疾病的業務技能,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更好地為全市廣大婦女兒童健康服務,6月14日,由衛生局牽頭,我站舉辦了 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 知識全員培訓。站長強調,促進和發...

中醫學大綱

一 緒論 掌握內容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基本特點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熟悉內容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了解內容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2.重點英文詞彙 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whole concept,syndrome differentiati...

農村醫學中醫學試題

農醫1 2班 中醫學基礎 期末試題a 班別姓名學號成績 一單項選擇題 20分 1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的古典醫籍是 a 黃帝內經 b 難經 c 神農本草經 d 傷寒雜病論 e 備急千金要方 2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本草專著是 a 五十二病方 b 神農本草經 c 本草經集注 d 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