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學反思

2021-05-28 07:47:13 字數 875 閱讀 8438

試想,幾次品讀,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沉浸於超常的審美情境、傾心於審美的情境和把審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閱讀物件的審美注意。。

2、找——找出詩中的景物與人物,體會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讓學生找到有「月」的詩句,品味月共潮生,蕩滌萬物,充滿生命活力的壯觀美,江水流春,江樹迷濛,淒涼感傷之情的油然而生。詩中的情感美還指落月藏海霧,月落妝台,長夜不眠的思婦的依戀惆悵之情;春光將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遊子的淒苦寂寞之情。品讀「落月搖青滿江樹」,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詩人之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學生心中。

3、品哲理

然後重點分析「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蘊涵的哲理。詩人浮想聯翩,思接千載,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無奈。「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又頓悟,人生是短暫的,而人類則是綿延永久的。

一曲《春江花月夜》,讓人讀出了人生短暫的悲劇之美、宇宙無窮的永恆之美。

4.品佳句。

最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將它用散文的語言改寫出來。這樣可以提公升學生的鑑賞水平與寫作水平。

詩歌欣賞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要給學生乙個藝術再創造的空間。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們己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設計,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活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設計,更是從課堂教學的完全預設轉向動態生成,能賦予課堂活力,使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

但由於時間安排不好,這一環節沒能在課堂上實施,很是遺憾。

我想如果長期堅持使用這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有利於學生詩歌鑑賞素養的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終身的學習的能力。

總之,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課文為載體,從課文出發,通過聽、讀、品,把朗讀、美品、**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鑑賞詩歌。然而其中的一些不足之處還有待改進與提高。

春江花月夜

一 作者生平 1 張若虛 約660 約720 初唐詩人。楊州 今屬江蘇 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 張旭 包融並稱 吳中四士 全唐詩 僅存其詩兩首。一首 代答閨夢還 風格柔靡,近齊梁體,水平一般。一首則是 春江花月夜 是歷代傳誦的名篇。人以文傳,張若虛就是靠這首詩流傳聞名的。二 寫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 1 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 2 月照花林皆似霰 3 空裡流霜 4 不覺飛,汀 5 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 6 皎皎空中孤月輪 7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 8 江月年年望 一作 只 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 9 ...

《春江花月夜》教案

內容課題 春江花月夜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及意義。學會分析詩歌意象,把握詩歌意境,體會詩歌情感。培養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借助聯想與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與主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賞析本詩景物 哲理與情感渾然天成之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