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兒童詩》教學反思

2021-03-24 06:23:48 字數 950 閱讀 1163

兒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們充滿了幻想,當孩子們接觸外界的事物時,頭腦中會產生許多希奇的想法和新鮮的形象。如:星星為什麼會眨眼睛?

能在月亮上盪鞦韆那該多好!可以說,兒童天生就是詩人,而兒童詩就順應了孩子們的這種心理特徵,兒童詩是孩子們和世界的直接對話!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課。

這節課,我從內容入手,引導孩子們感受詩歌創作的快樂。

詩歌的特點是很多的,如形式長短不一,韻律美等等,但這節課,我沒有過多地去品味去感受這些外在的形式特點,我淡化的是形式,然後從內容入手,引導孩子們從身邊的景、事入手,去感受想象的快樂,感受詩歌創作的快樂。這樣,孩子們的寫作之路才會越走越寬敞,越走越亮堂。

一、講究設計,環環緊扣

在這節課中,我一開始便抓住兒童詩至關重要的「想象」這一心理因素,通過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們自由、放膽由此模擬、聯想,由物及物逐步發展到賦予物以活潑的生氣,整個課程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步步遞進,形成了乙個學生心理與語言循序發展的鏈條,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腳步在節節提公升,卻沒有感到攀登得吃力,他們始終處在一種愉悅的情境之中。

二、倡導自主,啟發思維

從教學思想上看,課堂上的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自主的、個性化的學習狀態中,積極性非常高。熱烈而有序的展現的是開放而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中,我把著眼點放在兒童身心與語言的發展之上,而又使二者形成了交叉互補,相輔相成;語言的實踐,開闊了思維與想象,心靈的煥發又開啟了語言發展的閘門。

三、淡化形式,凸顯內容

從教學方法上,這次習作堅定地從內容入手,以內容決定形式。學生心中有了內容,清新活潑奇妙的語言就從口中流出。至於詩的形式,只做了三言兩語的淡淡點撥———因為教學的目的是借助寫兒童詩,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美化學生的語言,而不是嚴格地進行詩的創作,不是培養詩人。

因此,在教學中,把讀與思、思與說、說與寫、寫與思形成了互為因果的統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學生得到整體的發展。在讀思說寫過程中,注重學生自我的感受與品味,尊重學生的體驗與表達,實現了學生天性與語文教學的統一。

兒童詩反思 2

兒童詩兩首 教學反思 2011年3月10日,我區教研員來我校進行常規教學指導工作,檢查中也有隨堂聽課環節,我選擇了在編第9課 兒童詩兩首 之一 我想 說實話,接到通知,我也很怕自己教不好這類的文體,後來在我校老師和教導處的指導下鼓勵下,我決定挑戰自己,發揮自己朗讀和繪畫的長處,研讀文字,接受了任務。...

兒童詩主題

兒童詩主題 誦讀 第3周 誦讀時間 2013年3月11 17日 班級姓名 閱讀效果 1 1 自己評價 等級 2 2 教師評價 3 家長評價 評語 本週 兒童詩主題誦讀 內容要求孩子先熟讀成誦,再將其中一首詩做繪本仿寫。即用圖畫把自己想寫的內容畫出來,再在空白處仿寫一首小詩。這些要求請在這個星期天之前...

兒童詩三二

春天董文澤春天的鬧鐘響了,小草剛發芽 變成了碧綠的草地 春天的鬧鐘響了 小花鑽出地面 讓草地變得更加美麗 春天的鬧鐘響了 樹兒慢慢長大 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 月亮亓長碩 有時月亮圓圓的 像月餅我真想把它吃了 有時月亮彎彎的 像小船我坐在裡面在海上航行 小狗王心怡 你會搖尾巴 見我搖見他也搖 你會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