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築物防雷技術總結

2021-03-21 02:39:27 字數 2916 閱讀 5863

王媛媛隨著經濟技術越來越快的發展,如今社會主義建設化日程的加進,建築物防雷永遠是乙個熱門的話題,它與人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建築物防雷。防雷設計的技術措施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97)中,對進行防雷分類,參照《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的相應要求,採用滾球法計算避雷針的保護範圍,採用等電位聯結這一保障安全的最重要措施。

1.確定該建築物防雷等級

我們在著手建築物防雷設計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確定建築物的防雷等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97)中,對建築物防雷類別的劃分,除了由建築物的功能定性外,第

二、三類防雷建築,還取決於建築物的預計年雷擊次數n。n=kngae 其中ng=0.024td1.

3式中:n—建築物年預計雷擊次數(次/a)、k—校正係數,一般情況取1.0、ng—建築物所在地雷擊大地年平均度(次/km2a)、td—年平均雷暴日(d/a),海口市區取104.

3 (d/a)、ae—與建築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等效面積(km2)、l—建築物長度(m)、w—建築物寬度(m)、h—建築物高度(m)。按照《規範》,以上型別的民用住宅年預計雷擊次數均大於0.06次/年且少於0.

3次/年,因此均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2.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接閃器採用避雷針、避雷帶(網),或兩者混合組成的接閃器系統方式,還宜利用建築物的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但應符合規範要求。不應採用裝有放射性物質的接閃器。其他形式的消雷器,只宜用於屋面上架設有高桿鐵塔的建築物上。

避雷帶採用鍍鋅圓鋼φ12,由φ12間距為 1.5公尺高為0.2公尺的支援卡固定於屋面、牆壁及樓梯頂上,同時在屋面陽角處及梯屋頂四角上另加設φ16,高 0.

5公尺的避雷小針,並在屋面加設不少於20公尺×20公尺的避雷網格。這樣的設定,既美觀大方,又經濟實惠,而且實踐也證明防雷效果非常理想。

屋面上的突出物,如衛星和共用天線接收裝置、節日彩燈、航空障礙燈和屋面風冷機組等,應在防雷裝置保護範圍內,若按滾球法計算不在保護範圍內時,應另設避雷針、帶加以保護,並與屋面防雷裝置相連。

(2)引下線應優先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柱或剪力牆中的主鋼筋,還宜利用建築物的消防梯、鋼柱、金屬煙囪等作為引下線。利用建築物柱內對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線(φ≥12), 利用建築物基礎作自然基礎接地體,不僅可以節約鋼材,而且比較安全。引下線主筋從上到下通長焊通 ,其上部(屋頂上)應與接閃器焊接,下部與基礎焊接,並分別與各層板筋、梁筋及樁籠縱筋、螺旋箍筋、地梁麵筋焊接通,構成一完整的電氣通路。

利用建築物鋼筋做為引下線在施工時,應配合土建施工按設計要求找出全部鋼位置,用油漆做好標記,保證每層鋼筋上、下進行貫通性連線,隨著鋼筋專業逐層串聯焊接至頂層。由於利用建築物鋼筋做引下線,是從上而下連線一體,因此不能設定斷接卡子測試接地電阻,需在柱內做為引下線的鋼筋上,距室外護坡05公尺處的柱子外側,另焊一根圓鋼(φ≥10)引至柱外側的牆體上,做為防雷測試點。每根引下線處的衝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5ω。

當利用鋼筋混凝土柱中的鋼筋、鋼柱作為自然引下線,並同時採用基礎鋼筋作為接地裝置時,不設斷接卡,但應在室外適當地點設若干與柱內鋼筋相連的連線板,供測量、外接人工接地體和作等電位聯結用。

磚混結構的建築物,在外牆四周另設引下線,並在離地1.8公尺出裝設斷接卡。其1.7公尺至地下0.3公尺一段應採取保護措施。

(3)接地裝置應優先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基礎內的鋼筋。具有經濟、美觀和有利於雷電流場流散以及不必維護和壽命長等優點。利用柱基礎作接地體時,對建築物地梁的處理是很重要的乙個環節。

地梁內的主筋要和柱基礎主筋連線起來,並要把各段地梁的鋼筋連成乙個環路,這樣才能將各個基礎連成乙個聯合接地體,而且地梁的鋼筋形成乙個很好的水平地環,綜合成乙個完整的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4ω。

作為一座建築物做地網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條:

(1)盡量採用建築基礎的鋼筋和自然金屬接地物統一連線,作為接地網;(2)在建築物中選作地網的樁基礎、承臺作引下線的柱筋,其駁接處贏採取焊接而不應綁紮代替。(3)盡量以自然接地體為基礎輔以人工接地體補充,外形盡可能採用閉合環形;(4)應採用同一接地網,用一點接地的方式接地;(5)若使用高頻或超高頻裝置時,應採用機殼或近用一金屬平面做最短接線的多點接地,以減少高頻干擾。

3.防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度超過30公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築物,應採取下列防側擊雷和等電位聯結的保護措施

(1)鋼構架和鋼筋混凝土的鋼筋應互相連線;

(2)應利用鋼柱或鋼筋混凝土柱內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

(3)應將30公尺及以上外牆上的欄杆、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相連;

(4)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低端應與防雷裝置連線;

(5)沒有組合柱和圈樑的建築物,應每隔三層在外牆內敷設一圈¢12的鍍鋅圓鋼做均壓環,有組合柱和圈樑時,利用圈樑的鋼筋作均壓環。將建築物的各種豎向金屬管道每三層與均壓環連線一次。均壓環應與防雷裝置引下線連線。

4.防雷電感應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被保護建築物內的金屬物接地,是防雷電感應的主要措施。因此,建築物內的裝置外殼、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應就近接到防雷接地裝置或電氣裝置的保護接地裝置上。

(2)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的長金屬物,其淨距小於100mm時應採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於30m;交叉淨距小於100mm時,其交叉處亦應跨接。

5.防雷電波入侵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低壓線路宜全線採用電纜直接埋地引入,在入戶端將電纜金屬外皮或保護鋼管接到防雷接地裝置上;若為架空線應換接50m電纜進戶,線纜換接處應裝設避雷器,並將其與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連在一起,其衝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歐。若採用架空線引入時,引入處應裝設避雷器。

(2)架空和埋地的金屬管道,應在進出建築物處與防雷接地裝置相連。

固定在建築物上的節日彩燈、航空障礙燈及其他用電裝置的線路,應根據建築物的重要性採取相應的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a.無金屬外殼或保護網罩的用電裝置應在接閃器的保護範圍內;

b.從配電箱引出的線路應穿鋼管。鋼管的一端與配電箱金屬外殼相連;另一端與用電裝置的金屬外殼、保護罩相連,並就近與屋頂防雷裝置相連。鋼管中間斷開時應設跨接線。

建築物防雷檢測技術及方法

關鍵詞 防雷檢測 技術 建築物 一 前言 雷電放電電壓高 時間短,整個過程伴隨多種物理效應,如 靜電感應 高溫高熱 電磁輻射 光輻射等,這些物理效應的共同作用已嚴重危害室內弱電裝置的安全執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員的安全。雷電檢測是防雷技術服務工作中的一項最基本內容,確定乙個建築物防雷裝置是否合格,很大程...

建築物防雷接地規範

在進行建築物電子資訊系統防雷設計時,應根據建築物電子資訊系統的特點,將外部防雷措施和內部防雷措施協調統一,按工程整體要求,進行全面規劃,做到安全可行 技術先進 經濟合理。電子資訊系統的防雷必須堅持預防為主 安全第一的原則。當需要時,可在設計前對現場雷電電磁環境進行評估。應採用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等措施...

民用建築防雷設計規範

11民用建築物防雷 11.1一般規定 11.1.1本章適用於民用建築物 構築物的防雷設計,不適用於具有 和火災危險環境的民用建築物的防雷設計。11.1.2建築物防雷設計應調查地質 地貌 氣象 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規律以及被保護物的特點等,因地制宜地採取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 技術先進 經濟合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