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灰土擠密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附件

2021-03-10 16:42:15 字數 3120 閱讀 3824

(試行)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材料要求

1.1.1 土料:可採用素黃土及塑性指數大於4的粉土,有機質含量小於5%,不得使用耕植土;土料應過篩,土塊粒徑不應大於15mm。

1.1.2 石灰:

選用新鮮的塊灰,使用前7d消解並過篩,不得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粒及其他雜質,其顆粒徑不應大於5mm,石灰質量不應低於級標準,活性ca+mgo的含量不少於50% 。

1.1.3 對選定的石灰和土進行原材料和土工試驗,確定石灰土的最大幹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技術引數。

灰土樁的石灰劑量12%(重量比),配製時確保充分拌合及顏色均勻一致,邊拌合邊加水,確保灰土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

1.2 主要機具裝置

1.2.1 成孔裝置沉管機

1.2.2 夯實裝置

偏心輪夾桿式夯實機及梨形錘。

1.3 作業準備

1.3.1 施工場地地面上所有障礙物和地下管線、電纜、舊基礎等均全部拆除,場地表面平整。沉管振動對鄰近結構物有影響時,需採取有效保護措施。

1.3.2 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對樁機執行有影響的鬆軟場地進行預壓處理,場地形成橫坡,做好臨時排水溝,保證排水暢通。

1.3.3 軸線控制樁及水準點樁已經設定並編號。經複核,樁孔位置已經放線並釘標樁定位或撒石灰。

1.3.4 已進行成孔、夯填工藝和擠密效果試驗,確定有關施工工藝引數(分層填料厚度、夯擊次數和夯實後的幹密度、打樁次序),並對試樁進行了測試,承載力及擠密效果等符合設計要求。

1.4 作業人員

施工機具應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大、中型機械特殊機具需持證上崗,操作者須經培訓後,方可操作。主要作業人員已經過安全培訓,並接受了施工技術交底。

二、灰土擠密樁施工

2.1 設計技術要求

灰土擠密樁樁長為6公尺,樁徑40 cm,樁間距1.0公尺,樁孔按等邊三角形布置,灰土樁石灰劑量12%(重量比),樁頂設定50 cm 8%的灰土墊層,要求樁體壓實度不小於93%(重型壓實標準),灰土墊層壓實度不小於96%(重型壓實標準)。

2.2 操作工藝

2.2.1 成孔施工

①沉管機就位後,使沉管尖對準樁位,調平打樁機架,使樁管保持垂直,用線錘吊線檢查樁管垂直度。在成孔過程中,如土質較硬且均勻,可一次性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如中間夾有軟弱層,反覆幾次才能達到設計深度。②對含水量較大的地基,樁管拔出後,可能會出現縮孔現象,造成樁孔深度或孔徑不夠。

對深度不夠的孔,可採取超深成孔的方式確保孔深。對孔徑不夠的孔,可採用洛陽鏟擴孔,擴孔後及時夯填石灰土。嚴禁使用洛陽鏟成孔。

2.2.2 灰土拌和

首先對土和消解後的石灰分別過篩,灰土樁石灰劑量為12%(重量比)與土進行配料攪和,在拌料場集中拌和均勻後運至孔位旁,夯填前再拌和一次,拌合好的灰土要及時夯填,不得隔日使用。每天施工前測定土和石灰的含水量,確保拌和後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2.3 夯填灰土

①夯填前測量成孔深度、孔徑、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相關標準見3.2.4),並作好記錄。②先對孔底夯擊3~4錘,再按照填夯試驗確定的工藝引數連續施工,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

2.2.4 灰土擠密樁施工完成後應挖除樁頂鬆動層後開始施工灰土墊層。

2.3 試驗樁

2.3.1 要求灰土樁在大面積施工前,要進行試樁施工,以確定施工技術引數。

試樁段落由各標段在原設計水泥攪拌樁段落範圍內自行確定,施工過程中要求監理人員全程旁站,灰土拌合、成孔、孔間距及回填灰土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要求在擠密前、後分別做出下表所列土工試驗資料。

2.3.2 夯擊裝置及技術引數

偏心輪夾桿式夯實機,夯錘重100kg~150kg,落距0.6m~1m,夯擊40次/min~50次/min,同時嚴格控制填料速度,10cm~20cm為一層,夯實到發出清脆回聲為止,進行下一層填料。

三. 質量檢驗及標準

3.1 主控專案

灰土擠密樁的樁數、排列尺寸、孔徑、深度、填料質量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範的規定。

3.2 一般專案

3.2.1施工前應對土及灰土的質量、樁孔放樣位置等做檢查。

3.2.2施工中應對樁孔直徑、樁孔深度、夯擊次數、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檢查。

3.2.3 施工結束後,應檢查成樁的質量及復合地基承載力。

3.2.4 土和灰土擠密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

灰土擠密樁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3.3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

四、施工注意問題

4.1 沉管樁成孔及注意事項

(1)鑽機要求準確平穩,在施工過程中機架不應發生位移或傾斜。

(2)樁管上設定醒目牢固的尺度標誌,沉管過程中注意樁管的垂直度和貫入速度,發現反常現象及時分析原因並進行處理。

(3)樁管沉入設計深度後應及時拔出,不宜在土中擱置較長時間,以免摩阻力增大後拔管困難。

(4)拔管成孔後,由專人檢查樁孔的質量,觀測孔徑、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縮頸、回淤等情況,可用洛陽鏟擴樁至設計值,如情況嚴重甚至無法成孔時在區域性地段可採用樁管內灌入砂礫的方法成孔。

4.2 夯擊注意事項

夯擊就位要保持平穩、沉管垂直,夯錘對準樁中心,確保夯錘能自由落入孔底。

4.3 樁縮孔或塌孔,擠密效果差等現象

4.3.1 地基土的含水量在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時,擠密效果最好。

當含水量過大時,必須採用套管成孔。成孔後如發現樁孔縮頸比較嚴重,可在孔內填入幹散砂土、生石灰塊或磚渣,稍停一段時間後再將樁管沉入土中,重新成孔。如含水量過小,應預先浸濕加固範圍的土層,使之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

4.3.2 必須遵守成孔擠密的順序,採用隔排跳打的方式成孔,應打一孔,填一孔,應防止受水浸濕且必須當天回填夯實。為避免夯打造成縮頸堵塞,可隔幾個樁位跳打夯實。

4.4 樁身回填夯擊不密實,疏鬆、斷裂

4.4.1 成孔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樁孔填料前,應先夯擊孔底3-4錘。

根據試驗測定的密實度要求,隨填隨夯,對持力層範圍內(約5-10倍樁徑的深度範圍)的夯實質量應嚴格控制。若鎚擊數不夠,可適當增加擊數。

4.3.2 每個樁孔回填用料應與計算用量基本相符。

4.3.3 夯錘重不宜小於100kg,採用的錘型應有利於將邊緣土夯實(如梨形錘和棗核形錘等),不宜採用平頭夯錘。

五、安全與環境管理

5.1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5.2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灰土擠密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目錄1.編制範圍 1 2.施工準備 1 2.1.切實了解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和環境條件 1 2.2.擬定施工技術措施 1 2.3.材料準備 2 2.4.機械準備 2 2.5.勞動力準備 2 3.施工方法 2 3.1.灰土擠密樁試樁施工 2 3.2.灰土擠密樁施工機械裝置 3 3.3.樁孔回填夯實 3 ...

水泥土擠密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大西鐵路七標段路基工程 1.適用範圍 適用於大西鐵路客運專線站前施工 7標段路基地基加固水泥擠密樁施工。2.作業準備 2.1內業技術準備 2.1.1接到施工圖後組織技術人員全面熟悉核對圖紙,充分了解設計標準及相關技術問題。2.1.2準備水泥擠密樁施工相關規範 規程 標準 技術條件 指南等。2.1.3...

二灰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路面底基層施工作業指導書 路面底基層是在基層下鋪築的承重層,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因而在施工中,必須層層把關,嚴格要求,防止在二灰土底基層施工中出現原材料質量不合格 配合比不準確 拌和不均勻 碾壓不密實,接縫不平整等質量弊病,避免出項粘土夾層 起皮 鬆散 裂縫 彈簧 翻漿的質量缺陷,確保路面底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