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財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21-03-07 04:12:49 字數 5453 閱讀 8344

2023年,全行計財條線緊緊圍繞「調結構,強管理,促發展」的經營方針,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較好地促進了全行業績的提公升與結構的調整,精細化管理也取得了較好成效。成績取得來之不易,而形勢變化也迫在眉睫。劉明康主席提出,為奠定銀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在今後五年時間內,監管部門將構建乙個新的監管框架,新框架是對現行框架的一次重大變革。

這也預示著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將在今後幾年步入乙個新的歷史階段。在此背景下,2023年的計財工作會議任務艱鉅,它將對我們今後幾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工作產生深遠影響。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以資本管理為核心,以價值管理為導向,全面提公升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下面我主要談兩方面內容:

一、適應監管形勢變化,完善計財管理框架,奠定銀行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金融危機之後,針對危機中爆發出來的問題及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世界各國監管機構以及國際組織都在進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大家普遍認為,西方國家銀行體系槓桿倍數過高、風險過度積累是導致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同時許多銀行資本質量不高、流動性儲備不足、創新產品過於複雜,以及監管機構對系統性風險監管的缺失,都是導致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的重要因素。

有鑑於此,為增強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避免危機再度爆發,國際、國內監管機構已經著手啟動對原有監管架構和規則進行重大改革。我們只有全面把握變革方向,深入理解其內在動因,才能科學地制定應對措施與行動計畫。

(一)國際金融監管改革重點及巴塞爾協議iii核心內容

就國際面來看,本輪金融監管改革涵蓋了微觀、中觀和巨集觀三個層面。微觀層面主要致力於提公升單一金融機構穩健性,強化金融體系穩定的微觀基礎;中觀層面旨在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修正金融市場失靈;巨集觀層面則重點著眼於將系統性風險納入金融監管框架,建立巨集觀審慎監管制度。

具體到銀行業監管,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了乙個系統性的改革方案,涉及面很廣,內容也很複雜,但是概括起來有三方面核心內容:

首先,提高資本監管標準:一是修改資本定義,擴大資本監管的風險覆蓋面。簡單來講就是對資本充足率指標的分子限制更加嚴格,對分母進一步擴大口徑。

二是提高了資本充足率達標要求。所有商業銀行都需要建立超額資本,用於緩解親經濟週期效應,同時系統重要性機構還必須建立額外的附加資本。

第二,引入槓桿率作為資本充足率的補充。槓桿率按照未剔除風險緩釋的風險總量計算,相對而言更加簡單、透明。為防止銀行濫用金融創新規避資本監管,承擔過度風險,對槓桿率也設定了相應的監管底限。

第三,建立流動性監管標準。本輪危機中,歐美大型銀行資金**過度依賴批發性融資市場的內在脆弱性暴露無遺。為降低銀行流動性風險,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了兩個新的流動性量化監管標準:

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融資比率,分別用於衡量銀行短期流動性狀況以及中長期內可使用的穩定資金**能否支援其資產業務發展。

總體來看,隨著上述金融監管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監管約束將顯著加強,西方銀行高風險、高回報的時代將成為歷史,銀行體系穩定性相應有所增強。

(二)國內銀行業監管新框架及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在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如火如荼之際,中國作為g20成員國之一,國內銀行業監管變革也如箭在弦。劉明康主席在近期講話中要求國內銀行業對若干問題加以關注,其中包括: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的問題;改變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的問題;以及流動性風險管理薄弱,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嚴重的問題,並明確要求銀行業必須逐步改變信貸投放長期缺乏有效約束的狀況,建立以資本管理為核心的風險約束長效機制,穩健經營。

具體到國內監管框架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新的四大監管工具:

一是資本充足率。監管部門將提高資本的定義標準和資本充足率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要在2023年底前達標,非系統重要性銀行要在2023年底前達標。

從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來看,總的資本要求包括了最低資本、超額資本以及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新制度實施之後,資本充足率要求最高可能達到15%。在監管要求大幅提高,而銀行內外部資本補充**又極為有限的背景下,資本約束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革命性變化,這意味著高度依賴於高資本消耗的規模拉動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迫使我們必須加速走向嚴格資本約束的現代商業銀行理性經營階段,建立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業務增長模式和資源配置模式。除此以外,別無選擇!

二是動態撥備率。對貸款損失準備金佔貸款餘額的比例實施動態管理,原則上不低於2.5%,同時撥備覆蓋率原則上不低於150%。

監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對比例進行動態調整,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正式制度性安排。目前我行撥備覆蓋率已超過200%,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提高,但撥備佔貸款的比例與監管要求還相去甚遠。以今年6月末資料測算,要達到2.

5%的監管要求,還需計提大約120億的撥備,這個巨大缺口將對今後幾年的盈利帶來重大衝擊,需要大幅提高盈利水平來予以消化。除此之外,動態撥備率也對貸款規模的擴張形成了間接制約(意味著每新增100億貸款就須直接在當期成本中計提不少於2.5億元減值準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合理控制貸款增速,並積極研究改進貸款風險定價模型,努力提公升貸款定價能力,貸款定價必須覆蓋這部分既定的風險成本(執行動態撥備之後,貸款業務盈虧平衡點必將大幅上移,以目前情況看,將達到4%左右)。

三是槓桿率。槓桿率與資本充足率相互補充有助於進一步強化對銀行規模擴張的約束,遏制經濟上行期銀行資產過度擴張。即將推出的槓桿率指標,分子採用一級資本,分母將覆蓋表內外所有風險暴露(相當於表內外業務全部按名義本金計算,不考慮風險緩釋。

簡言之,無論是貸款還是開出承兌匯票,都將全額100%計入分母)。槓桿率監管標準初步定為4%,2023年底開始實施。可以說,槓桿率是在資本充足率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基於核心資本的「緊箍咒」,意味著粗放式外延擴張模式即將被終結,銀行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在內涵式增長上尋求突破。

四是流動性指標。在繼續使用存貸比、核心負債依存度等現有流動性監管指標的同時,從2023年開始還將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融資比率兩項新的指標,監管標準初步分別定為100%,要求所有銀行2023年年底實現達標。眾所周知,商業銀行經營的就是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等等,任何風險的管理失控都將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但歸根到底,最終對銀行產生致命威脅的還是流動性風險。

一方面其他風險的積累最終會以流動性風險的形式表現出來,導致銀行缺乏償付能力而破產,另一方面即使其他風險控制很好,擁有大量優質資產卻由於流動性出問題而破產的銀行也並不鮮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流動性風險是各種風險的終極形式,必須予以高度警惕。經濟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風險與收益是正相關的。

在以往監管對整個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容忍度較高的情況下,高度的期限錯配為銀行帶來了超額收益。危機之後,監管對風險的容忍度開始下降,要求銀行不能過度承擔錯配風險以增加盈利。我們未來必須實施更加科學主動的流動性管理,以有效控制流動性風險,相應地,未來的盈利壓力也將進一步加大。

具體監管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還會修訂,但監管改革的總體趨勢和方向不可逆轉,多重約束下的經營環境將長期存在。全行上下,尤其是計財條線對此形勢務必要有清醒認識。

(三)近年來計財管理水平的提公升已經為順應監管改革做好了準備

監管改革的核心是強化資本約束,促進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和長期可持續發展。自2023年以來,我們已經在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上進行了大量實踐和探索。回頭來看,近年來引入的各種現代商業銀行管理思想以及採取的一系列管理舉措,不僅有力地支援了全行業務的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也為迅速適應新的監管要求奠定了良好基礎。

這也再次證明,我們近幾年來堅持的管理理念和方向是正確的,是具有前瞻性的。結合前面講到的國內最新監管要求來看:

資本管理方面,為充分發揮資本約束在轉變發展模式和增長方式中的作用,從2023年開始,我們引入了「經濟利潤」和「風險資本回報率」指標,實行資本有償使用,搭建起以「經濟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管理體系。從實際效果看,強化資本約束的經營理念已經在全行範圍內逐步形成,風險資本回報率也在逐年提高。

槓桿率與流動性管理方面,近年來我們建立起了以存貸比、承兌比與中長期貸款比指標為核心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主動引導全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管理的成效是明顯的,在這兩年極端困難複雜的形勢下,我們的存貸比、中長期貸款比以及承兌比指標總體上都好於同業。近期總行配合銀監會利用6月末資料進行了相關指標測算,資本充足率、槓桿率、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融資比率均在即將實施的監管標準之上。今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力度已經開始持續加強,信貸規模、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指標要求逐月達標,全行承受了巨大的監管壓力。

面對困難局面,總行綜合運用行政和經濟手段做了大量細緻有效的工作,絕大部分分行也顧全大局積極配合,犧牲區域性利益以保證全域性利益,使全行成功實現逐月達標,避免了其他部分銀行遭遇的嚴厲監管處罰,不僅為「揚帆」專案的順利推進打好了基礎,而且在差別存款準備金方面每年可減少損失超過1.5億元。這些成績顯示出我們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全域性把握和調控能力。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外部監管形勢的變化以及銀行自身業務的不斷發展,對今後幾年的資產負債管理與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持續確保管理成效同樣面臨很大壓力,尤其是在流動性管理方面,新的流動性監管指標將對銀行發展產生長遠、重大的影響。此外,明年人行二代支付系統「一點接入」的上線將完全改變現行日常流動性管理模式,在提高全行資金管理效率的同時也會給流動性管理帶來全新挑戰,管理措施與技術手段還需要不斷改進完善。

撥備管理方面,近年來我們一方面通過考核引導,積極促進貸款質量穩步提公升,不良餘額與不良率持續下降;另一方面依託不斷提高的盈利水平,通過靈活的考核調整,在不影響分行發展積極性的前提下推動撥備比率不斷提高,使全行撥備積累顯著增加。2023年底全行撥備覆蓋率僅僅只有54%,而到今年11月末已經超過200%。

為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近年來總行持續打造各類資訊管理平台,已開發上線了ftp管理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資產負債管理系統、風險資產計量系統等一系列中後台管理和決策支援系統。總體來看,無論是系統建設的完整性、先進性,還是系統實施的深度、廣度,我行都居於同業領先水平,為適應多重約束條件下的經營形勢做好了準備。這些系統所體現的是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的先進方法和理念,其核心思想都是要在資本約束和價值管理導向下促進「效益、質量、規模」協調發展,其管理成效也已在全行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業績的穩步提公升中得以體現。

就以我們這幾年大力推動實施的ftp管理來看,從最初的部分實施到今年全面實施,推進過程雖然很艱難,其間也有分行不理解,但ftp卻一直在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產生的管理效益是實實在在的。舉乙個最直接的例子,自去年8月份以來總行通過ftp**引導分行縮短人民幣貸款重定價週期,從去年6月末的8.4個月大幅縮短至目前的5.

1個月。10月份央行重啟加息後,貸款利率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快速提公升,僅此一項增加的盈利就接近6個億。

(四)完善新時期計畫財務管理框架,奠定銀行長期穩健發展基礎

監管改革對銀行經營發展的影響是全面持久的,「隨波逐流」式的被動管理無法適應形勢的變化。計財部門要不斷完善以精細化管理平台為基礎的計畫財務管理整體框架,奠定銀行長期穩健發展的管理基礎。

這個管理框架要成為我們從容應對新時期形勢變化的有力**,必須滿足系統性、前瞻性、穩定性和有效性四方面要求。系統性是指管理框架要全面涉及事前、事中和事後等所有環節,內容上涵蓋全面預算管理、資產負債管理、資金轉移定價管理、資源配置管理、資本管理以及管理會計等眾多方面,各方面要具備目標的一致性和機制的協調性,相互之間必須能夠形成合力,並在整體上體現「以資本管理為核心,以價值管理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前瞻性是指管理框架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監管形勢、金融形勢、經濟形勢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先於形勢變化謀篇布局;穩定性是指在至少3-5年內,管理框架的指導思想與結構體系要在總體上維持穩定。隨著銀行規模越來越大、機構越來越多、業務越來越複雜,管理上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具體管理措施可能每年都會靈活調整,但管理框架不能一年一變;有效性是指管理框架必須能夠切實促進全行戰略目標的實現。機制設計要科學合理,執行環節要確保有效。

在營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大家好!蛇年的市場是匍匐而行的一年。外部環境不友好,內部環境不配合,我們切身感受到市場的陣陣寒意。面對低迷的需求,我們營銷全體工作人員根據公司的戰略部署,振奮精神 攻堅克難,以創新舉措 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為公司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們營銷處團結務實 勇於拼搏的優良作風。...

後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3 進一步加強修養,改善服務態度。學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反映社會主流文化的地方,是文明的象徵。我們總務部門工作人員要與此相適應,工作中要與人為善,態度和藹可親,要顧全大局,接受學校安排,工作第一。有意見逐級反映,不鬧情緒。同事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分工不分家,出現矛盾,協商解決...

政法工作會議講話稿黨務工作會議講話稿

按照會議要求,我對 年組織工作進行簡單總結,並對2019年工作進行具體安排.一 年工作回顧 去年以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組織工作取得較好成績.一是教育實踐活動成效顯著.作為中常委劉雲山同志的聯絡點,全縣873個黨組織 15800多名黨員幹部認真開展集中學習,廣開門路聽取意見,深刻查詢四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