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康樂活動

2021-03-05 09:14:37 字數 4419 閱讀 7900

我們認為老年康樂活動是指: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在老年工作者或老年社會工作者的協助、輔導下,通過語言交流、肢體活動、老年志願服務等活動形式開展的各類活動,以滿足老人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促進其健康,提高他們生活質量。

1.2.1保持良好的情緒。

良好的情緒有利健康。中醫學把人的情緒歸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可見人的情緒對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

低落的、壓抑的情緒,可導致體內失去平衡和協調,長期下去,會使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種疾病。老年人在康樂活動中心情輕鬆愉快,精神振奮,可很好的調節脈搏,呼吸、血液、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陳代謝,使之處於正常及穩定狀態,人會感到舒服、輕鬆、樂觀,這樣在情緒上產生一種良性迴圈:愉快→活動→愉快,對身體的健康,防病治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1.2.2創作、學習、健腦增知。

許多老年人在空閒時,總要進行一些發明創造或文學創作或集郵或剪報,來滿足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而在這些活動中,他們既滿足了心理需求,又使大腦得到鍛鍊。俗話說:

「腦,不用則鈍,多用則靈」,在創造或創作等過程中,要不斷的閱讀,反覆的思考,想象,記憶,可加強思維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記憶力,延緩腦細胞的衰老過程。

1.2.3適當的體力活動,促進健康

在老年人的活動中,有一部分是體力活動,比如參加社會性的活動;遊玩、散步或為實現某一目的而四處活動、聯絡等。從醫學上講,適當的體力活動可以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的能力,使機體器官功能活動和肌力增強,器官的形態結構也相應地發達,可推遲各器官的衰老。

適度的體力活動,可加大肺活量,可促使心肌加強收縮,增加血液**,促進血液迴圈;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體力活動所造成的輕度疲勞。還能解除神經緊張,能促進睡眠。適度的體力勞動能增強腸胃道分泌和蠕動,增進消化,促進食慾。

據調查統計,堅持適當體力活動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心臟肌肉發達,心腦血管功能健全,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肥胖等發病率也較大。實驗證明,適當的體力活動是防止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1.2.4體育健身活動,增進健康

人們的活動中有許多內容就是體育俊身活動,如跑步、舞劍、太極拳、健美操、氣功、打球、跳舞等。

體育健身活動與體力活動有所不同,它是有目的的對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鍛鍊,以增強其功能。體育活動最大的特點在於促進各組織器官的「動」:肺動促進呼吸,心動促進行血、肝、膽、胃脾動促進消化。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身體各部分肌纖維交粗,使肌肉發達有力,能增強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能增強心臟收縮力量;體育活動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運動時肌肉有規律而切、調地收縮,各種刺激傳達到大腦,大腦又發出各種動作指令,使神經系統得到鍛鍊。因此,長期堅持體育活動,使人反應敏捷,動作輕鬆、迅速。

人進入老年之後生理和心理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特別是生理機能的退化,使得老年人的活動能力相對於年老前衰退了許多,於是在對於老年人是否應繼續參與各類活動(包括社會活動)上存在著不同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2.1社會撤離理論

社會撤離理論認為人的能力會不可避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動力的下降和生活中的角色的喪失,希望擺脫要求他們具有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社會期待,願意扮演比較次要的社會角色,自願脫離社會。在社會撤離理論來看,老年人減少他們的活動水平,減少交往,關注內心的生命體驗,這會使老年人過上一種平靜而令人滿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動的撤離社會,能使社會權力井然有序地實現交接,社會也不會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損。

因此,社會撤離理論認為,老年人從社會主流生活中的撤離,無論這一過程是因老年人自願還是由社會起動,對社會和個人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儘管社會撤離理論不乏其合理之處,但其理論前提(假設所有老年人都願意脫離社會)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

(1)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預期壽命普遍延長,他們在離開工作崗位後還可以生活20~30年,因此,如何保持他們退休後的活動水平已成為各國老年工作者(特別是老年社會工作者)正在思考的問題。

(2)無法證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會角色必定對社會有利。事實上,由於每個人在社會結構中所處地位的不同,每個人脫離社會程度是不一樣的。一些人80歲仍擔任國家要職,而一些人55歲就只能提前退休。

在文、教、科、衛行業,許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3)社會撤離理論忽視了個性在乙個人適應衰老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許多老年人一生中都願意保持一種活動水平較高的生活方式,這與他們的生活滿意度直接相關。世界範圍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老年志願工作者,對這一情形作了做好的詮釋。

實際的老年社會工作業已證明,那些與人交往頻繁、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老年人比那些獨處的老人更傾向於身心健康。

2.2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與社會撤離理論的基本觀點正好相反,認為活動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動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滿意和更能適應社會。活動理論主張老年人應該盡可能長久地保持中年人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喪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從而把自身與社會的距離縮小到最低限度。活動理論提出的基本的觀點為大多數老年工作者所肯定。

在老年社會工作者看來,社會不僅在態度上應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他們力所能及的一切社會活動,而且應努力為老年人參與社會提供條件。現實的情況是,許多老年人想有所作為而苦於沒有機會;一些老年人因退出社會主流生活而導致老年抑鬱症;有些老人因枯坐家中無人交談而提前腦退化。現代醫學證明,勤於用腦的人比懶於用腦的人,腦力活動退化的速度要緩慢得多,較少說話的老人比常有人陪伴的老人更多患老年痴呆症。

因此,讓老年人保持較高的活動,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對防止老年人大腦退化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隨著核心家庭和雙職工家庭的增多,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競爭壓力使子女很難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老人,所以,鼓勵老人自我調適、積極投身社會生活而不是獨處一隅,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一活動水平的高低來判斷老年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事實上,老年人的經濟收入、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等方面都是構成老年人是否有乙個幸福晚年的重要因素。我們也不能忽視如下事實:有些老年人活動不積極卻也很快活,他們閒賦家中養花喂鳥以娛性情、讀書寫字達觀內心。

也就是說,老年人因性格差異會有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我們不應用一種模式去要求所有的老年人。

2.3 連續性理論

以上我們所介紹的兩種理論——無論是社會撤離理論,還是活動理論,他們共同的不足之處都在於忽視了個性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或片面強調了撤離,或一味強調了活動。連續性理論正是看到了此種侷限而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觀點。連續性理論認為,不論是年輕還是年老,人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生活方式,而個性在適應衰老時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是消極或退縮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後成為積極分子;同樣,一貫活躍、自信和參與社會的人在老年時不可能安靜的在家裡。人主要的個性特點和價值觀念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加突出。在連續性理論看來,如果乙個人在老年時仍能保持中年時代的個性和生活方式,那麼他(她)便會有乙個幸福的晚年。

因此,每個人不用去適應共同的規範,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來規定標準,這是老年人對生活感到滿意的基礎。對個體而言,連續又可分為內部連續(個性、愛好)和外部連續(年輕時愛踢足球,年老時踢不動了仍愛看足球)。

儘管連續性理論看到了個性在人們適應衰老時所起的重要作用,但過分強調連續性又難免對老年人產生誤導:當老人因健康狀況不佳或財力受限而不能保持早年的生活方式,一味對連續性的追求可能會減少老年人在晚年時的自尊,也可能妨礙老年人根據個人的願望而改變其生活方式。這一理論的最大缺陷在於忽略了外部社會因素對人們個性改變的作用及對衰老過程的影響。

事實上,對生活滿意度高的老人常是那些沒有拘泥於某種固定生活模式、能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其生活方式的人。

3.1.1老年個案康樂活動開展的基本原則

老年個案康樂(下面稱個案康樂)主要適用於不大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或活動能力缺失較嚴重的老年人(如長年臥床、四肢活動能力缺失等老人)。這部分老年人的康樂活動主要由工作人員或老年志願者以語言或簡單的活動等形式開展。由於這部分老人群體存在著與其他群體不同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因此在開展工作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

(1)從價值觀上尊敬並接受老人。如果我們在觀念上就對老人持排斥和歧視的態度,使他們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覺得他們老朽、昏庸、無能,只能消極的適應生活,那麼,我們就從根本上無法從事這部分老年人的工作。只有我們從觀念上接納並尊敬老人,我們才會有信心通過我們的幫助去改變老人的生存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又乙個幸福的晚年。

(2)建立相互信賴的關係。這一原則是保證以交流為主要形式的康樂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只有那些與老年人接觸時,持不批判態度並給予案主積極支援的老年工作者,才可望與老人建立信賴關係。

工作者要真心地去關心老人,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並對他們的感受做出積極的反應,老年人從這種回應中得到安慰,使他們感到自己不再孤單,這樣方能營造乙個讓老人自由傾訴的環境氛圍。當然,也只有那些有意願交流的老人才願意參與此類活動以減少心中壓力。因此,對那些無此種願望的老人,我們尚不去強行建立某種關係。

(3)有耐心、多鼓勵。老人有多種性格。有些老人性格內向,寡言少語;另一類老年人則可能表現出喋喋不休,自顧自地不停說話。

面對這兩種老人如果工作者表現出任何不耐煩和反感的情緒,都將損害工作人員與老人的關係從而使下面的活動無法繼續進行。對於沉默寡言的老人,在開初交談時可先聊一些與他有關的日常小事,讓老人感到你對他真誠的關心,以後再把話題繼續深入下去。對於反覆嘮叨、說話羅嗦的老人,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告訴他「這事你已經提及過了,我已知道」。

但語氣要委婉,否則會使老年人感到自討人厭。

老年人職責

健康教育 老年人健康 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 負責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計畫制定 組織與實施 檢查與評價 記錄與總結等工作,並接受上級健康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 檢查與考評等。2 負責組織與開展本轄區居民的主要衛生問題及行為危險因素的調查研究,針對社群內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

關愛老年人班會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是主持人 合 這次團隊會的主題是關愛老年人 孝敬我們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烏鴉尚有反哺之孝,更何況我們人類。老人們是我們的前輩,也是我們的鋪路石,他們所創造的正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的今天,盡自己的全力關愛身邊的老人,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與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人...

精彩描寫 老年人

老工人 瑪格麗脫的外祖父也就是這樣一種人。他是個矮小結實的老頭兒,行動起來卻是一抽一抽地,象小孩子玩的穿線木偶。柔軟的褐色頭髮稀零零地蓋在頭上 他的前額特別大,簡單和面部不大相稱,臉盤的輪廓也很古怪,因為所有的牙齒全部落掉了。眼睛裡閒耀著智慧型的光輝,又敏銳,又細緻,你幾乎覺得他有妖法。英 蓋斯凱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