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的鑑賞解題技巧

2021-03-04 09:59:52 字數 4431 閱讀 8256

《考試說明》對古詩詞鑑賞考查的要求有兩點:

①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高考詩歌鑑賞題型

一、分析意象與意境

二、分析表達技巧

三、分析語言煉字鍊句

四、分析情感主旨

五、分析前人的評價

六、比較評價題型

七、綜合表述型

【考綱解讀】分析詩歌的形象和意境

詩歌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融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諸要素。詩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詩歌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詩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題思路】

① 描繪詩歌展現的圖景畫面。抓住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營造氛圍的作用意義。包括是什麼和為什麼兩部分。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具體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意境(氛圍):

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

蕭瑟淒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

生機勃勃,肅殺荒寒、 瑰麗雄壯、

虛幻飄渺,淒寒蕭條、 繁華熱鬧等。

思想感情:

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

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憂國憂民

閒適恬淡之情等

注意問題:

1)描繪詩中圖景、形象,不能翻譯詩句,要用自己語言再現。既要忠於原文又要適當創新。

2)概括意境氣氛和形象的特點用語要全面準確。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體,要突出題幹中的「怎麼樣」,而不是「是什麼」。

4) 分析純寫景詩時,就詩論詩,不必牽強附會地向作者境遇和時代背景上靠。

「分析形象意境」複習建議

1、重視積累,博聞、強識。對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形象寓意、常見意境型別盡可能了然於心。

2、重視解題思路和步驟的訓練,平時訓練時要養成「按部就班」的習慣,一步一步地走,拒絕「越級」做題。舉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題目時一方面要「寧多勿少」、「寧濫勿缺」、「寧詳勿簡」,多答多寫總是沒有害處;另一方面要「點到」、「面到」,盡可能答到「點」子上,不能遺漏任何乙個方面。

4、適當了解一些詩歌鑑賞「專門術語」,在本節尤其要注重一些關於意境(氛圍)特點方面的「術語」積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恬靜安謐, 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 ,肅殺荒寒瑰麗雄壯, 虛幻飄渺淒寒蕭條……

表達技巧

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法、抒情方式 、行文結構

問題形式:

⑴直接用概念提問:表達技巧表現手法等

⑵怎樣表現、如何表現、表現什麼等

表達方式:描寫、敘述、抒情、議論、說明

表現手法(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托物言志、正側結合、欲揚先抑、白描工筆;樂景寫哀情、哀景寫樂情、想象、象徵、渲染、烘托、對比、反襯、用典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反襯)、用典、化用、互文、反覆、雙關、頂針、通感等;

行文結構(篇章結構):點題、伏筆、鋪墊、過渡、照應、層層深入、總分結合、以景作結、卒章顯志、畫龍點睛等

分析語言特色

語言風格

簡潔明快 ;生動活潑;樸素自然、質樸平淡 ;清新秀麗;含蓄委婉 ;典雅莊重 ;絢麗溫馨 ;淒冷清疏 ;

激越奔放、雄渾壯闊、曠達蒼勁、渾厚強健、慷慨激昂、剛健雄奇 、憂憤悲壯,沉鬱頓挫、低沉舒緩、蒼涼(這一般是用在諸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豪放派詩人的身上)

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等

修辭手法、表達效果

詩歌鑑賞「意識」

1、「積累」意識

古代詩歌鑑賞題是一道最需要文化積澱和知識儲備才能夠答好的試題。

2、「落實」意識

詩歌鑑賞的複習重在落實,切忌粗枝大葉走過場。不然的話,當你面對試卷上的題目時,就會感到雖然似曾相識,但就是無從下手。「落實」包括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

作品的主題、作者的情感等屬於內容的範疇,一定要看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屬於形式的範疇,也要有所了解。

3、「文字」意識

文字指的是詩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時,同學們最容易出的問題是只會孤零零地答出乙個「思鄉」、「離別」或者「憂國憂民」,空對空地說表現了什麼;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鄉」、「離別」或者「憂國憂民」的理由與根據,結果使賞析流於籠統空泛。這是乙個大忌。

一定要注意從詩歌中尋找答題根據,要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作分析。這對防止把題答偏是大有幫助的。

4、「表達」意識

詩歌鑑賞這道題,全國捲全是表達題,北京卷一道選擇題一道表達題。作為表達題,語言的準確、簡潔、明晰、流暢是十分重要的。「準確」是說要把話說準,表達語言要恰如其分,不能「過」,也不能「不及」;「簡潔」是說不要囉裡囉唆、拖泥帶水;「明晰」是要求把意思說清楚,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流暢」則是要求連貫通順,不能疙裡疙瘩。

作為表達題,語言的好壞肯定會影響到考生的得分的。

5、「比較」意識

學會比較鑑賞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兩首或幾首詩歌時,要能看出相同中有不同,也要看出不同之中也有相同。如果是比較兩首「托物言志」詩的異同,有可能兩首詩「托物」相同,而「言志」不同;也可能「言志」相同,「托物」不同。

如果能根據題目要求準確辨析這同與不同,就容易得到評卷者的認可。

6、「咀嚼」意識

讀詩要懂得咀嚼品味,對於一些感**彩很強的副詞、動詞、形容詞尤當如此。比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詩中的藤是「枯」藤、樹是「老」樹、鴉是「昏」鴉、道是「古」道、風是「西」風、馬是「瘦」馬,一系列感**彩強烈的形容詞,營造出的是蕭索的風景、疲頓的旅途這樣色調暗淡冷寂的畫面,渲染了一種孤獨、悲涼的氣氛,對表現作者天涯孤旅的情思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可見這些重要詞語對理解和鑑賞一首詩的重要。

7.抓「點」意識

讀懂一首詩,既需要調動平日大量的積累,也需要懂得利用試題提供的已有資訊點,而且,這「已有資訊點」對於完成眼前的試題往往是最現實、最直接、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資訊點。為此,千萬不能小看詩詞的題目和詩下的註解,它對你了解詩歌背景、把握詩歌主題、理解詩中難句都可能有你想象不到的幫助。另外,見到作者的名字要適當聯想一下他所處的年代、社會背景以及詩人的政治態度和創作風格等等。

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望江南超然臺①作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後舉火稱新火。

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步驟①作者通過細風、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暮春時節江南煙雨圖。江南暮春時節,春意仍在,細風吹動斜柳。從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滿城之花雖未凋謝,但煙雨已隱約擋住城中人家。

步驟②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圖。

步驟③作者把他的細膩難以察覺的鬱鬱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與動作的描寫中,寓情於景,使全詞勾勒的畫面都隱隱浮現,這種淡淡卻無法排遣的情感。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劉長卿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這首詩首聯描寫了怎樣的環境?試結合作品內容簡

析其作用。

答案1:從荒、亂等字詞寫出了其荒蕪、雜亂、冷清的景象,映襯出了淒涼、傷感的環境。

答案2:潦倒、寂靜的小村,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反映出作者那種寂寞空虛、無人關心的淒涼狀態。

答案3:描寫了落葉紛紛、荒村蕭條的秋天特有的淒涼景象。作者與「同病人」相遇,更添乙份淒涼之感,這樣的環境,襯托出了作者不得志、報國無門,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以景抒情,抒發了一種鬱悶,古路與君相遇,更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觸。

首聯寫出了山村荒涼、夕陽慘淡、黃葉飄飛的景象。這一蕭索落寞的環境描寫(反襯)為下文突然見到朋友來訪而產生的意外驚喜作了鋪墊,創設了意境。

五步法一、閱讀 ①讀正文 ②讀詩題 ③ 讀注釋

④讀作者

二、判斷 ①基調②詩型 ③ 背景

④風格流派 ⑤ 體裁

三、審題 ①提示語 ②提問語

四、分析 ①形象 ②語言 ③表達技巧

④思想內容

五、表述

詩歌鑑賞解題技巧

2 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裡面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表現了什麼?詳見例題,注意要點在於分析景物即意象,它們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意思與整首詩總體情緒的關係。阮郎歸無名氏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 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 注 作者一作秦觀...

中考語文詩歌鑑賞解題技巧

導師總結得出 詩歌鑑賞作為近兩年中考出現的新題型,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一方面是由於學生受到閱讀面和理解力的限制,文學鑑賞能力普遍較弱,中考時鑑賞題得分率較低 另一方面是中考在即,短時間內詩詞量的積累已不允許,如何能更好地尋求方法,盡可能在現有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詩歌鑑賞能力,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而...

古代詩歌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

一 詩歌的表達技巧 1 修辭方法 比喻 擬人 設問 反問 借代 對偶 誇張 襯托 用典 化用 互文 反覆等。2 表達方式 記敘 議論 描寫 抒情。抒情 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描寫 可分為動靜結合 虛實結合 點面結合 明暗結合 正側結合 粗筆勾勒 白描工筆 樂景寫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