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社交禮儀

2021-03-04 09:59:27 字數 4724 閱讀 9932

1.關於握手

握手的主要原則是尊重別人。握手的程式應根據握手人雙方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賓主身份來確定,一般遵循「尊者決定」的原則。

握手的基本禮節是:握手時雙目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

在平輩的朋友中,相見時先出手為敬;

在長輩與晚輩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應是前者先伸手,後者先問候,待前者伸手後,後者才能伸手相握;

在男士與女士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無握手之意,男方可點頭或鞠躬致意;

倘若男方已是祖輩年齡,則男方先伸手也是適宜的;

在主賓之間,主人應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辭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別。

如要同許多人握手,應當先同性後異性,先長輩後晚輩,先職位高者後職位低者,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即所謂上級優先、長輩優先、主人優先、女士優先。

在接待外賓時,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義務,無論對方是男是女,主人都應先伸手以示歡迎。

在社交和商務場合,當別人不按先後順序的慣例而已經伸出手時,應毫不遲疑地立即回握。

因此,最有禮貌的順序應該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

握手十忌

(1)忌不講先後順序,搶先出手。

(2)忌目光游移,漫不經心。

(3)忌不脫手套,自視高傲。

(4)忌掌心向下,目中無人。

(5)忌用力不當,敷衍魯莽。

(6)忌左手相握,有悖習俗。

(7)忌「乞討式」握手,過分謙恭。

(8)忌握時過長,讓人無所適從。

(9)忌濫用「雙握式」 ,令人尷尬。

(10)忌「死魚式」握手,輕慢冷漠。

2.關於名片

名片是乙個人身份的象徵,當前已成為人們社交活動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遞送、接受、存放也要講究社交禮儀。

名片的遞送。在社交場合,名片是自我介紹的簡便方式。交換名片的順序一般是:

"先客後主,先低後高"。當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依照職位高低的順序,或是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誤認為有厚此薄彼之感。遞送時應將名片正面面向對方,雙手奉上。

眼睛應注視對方,面帶微笑。名片的遞送應在介紹之後,在尚未弄清對方身份時不應急於遞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視同傳單隨便散發。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時應起身,面帶微笑注視對方。接過名片時應說:

"謝謝",隨後有乙個微笑閱讀名片的過程,閱讀時可將對方的姓名職街念出聲來,並抬頭看看對方的臉,使對方產生一種受重視的滿足感。然後,回敬一張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帶名片,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在對方離去之前,或話題尚未結束,不必急於將對方的名片收藏起來。

名片的存放。接過別人的名片切不可隨意擺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隨便地塞在口袋裡或丟在包裡。應放在西服左胸的內衣袋或名片夾裡,以示尊重。

3.關於用餐

「飲食所以合歡也。」中國人享受集體聚餐或飲宴的熱鬧氛圍。餐桌,是考驗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場所,吃,是中國人協調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

在中國,人們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既是請客吃飯,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吃飯,乙個長期不能參加應酬的人可能就被社會淘汰了或者成為「無用」之人。大家同夾一盤菜,共飲一碗湯的「群享」模式觸發了歡樂氣氛,舉杯提箸之間協調人際關係。但是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中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入座  「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腳應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隨意伸出,以免影響他人。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將雙肘放於桌上。

注意事項:

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將客人安排在接近上菜的位置。

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如果是較大的宴會,一般都設主席,客人不可貿然入座,入座是應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與自己的相對應。

入席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麼應遵從其安排。

(1)上菜

中餐上菜的順序為:開胃菜→熱菜→炒菜→大菜→湯菜→炒飯→麵點→水果。

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菜,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上菜時,可將其先行上桌。有時冷菜之後,可接著上四種熱菜,但熱菜多數被省略。

當客人落坐開始就餐後,餐廳員工即可通知廚房作好出菜準備,待到冷菜剩下1/3左右時,餐廳員工即可送上第一道熱菜。當前一道菜快吃完時,餐廳員工就要將下一道菜送上,不能一次送得過多,使宴席上放不下,更不能使桌上出現菜餚空缺的情況,讓客人在桌旁幹坐,這既容易使客人感到尷尬,也容易使客人在飲過酒後,沒有菜可供及時下酒,導致易醉。

(2)用餐

出席正規的中餐宴時,在開席前餐廳會為每一位顧客送上一條濕巾,這是用來擦手的。而後送上的第二條濕巾,可用來擦手或嘴,但不能用於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就餐時,按照傳統應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是須少量,距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時,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的,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吃飯、喝湯時不宜發出聲音。喝湯應用湯勺慢慢喝,不可就著碗喝,若湯過熱,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時用湯匙小口小口引用;至於吃飯,要端起飯碗貼著唇,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裡,這是乙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端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餚。

吃飯時不要埋頭苦吃,適當的注意周圍是必要的。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如果用餐時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則最好用公筷,也可把距離客人或長輩較遠的菜送到他們跟前。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是以談生意為主,或者以聯絡感情為主,還是單純的吃飯。如果是為了談生意,那麼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任務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聯絡感情,那就要注意氣氛的調節,活躍氣氛;如果是純吃飯,就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品嚐菜餚上即可。

注意事項:

餐廳員工給客人提供服務時,一般要以第一主人作為中心,從宴席的左面位置上菜,撤盤時從宴席的右側位置。第一道熱菜應放在第一主人和主賓的前面,沒有吃完的菜則移向副主人一邊,後面菜可遵循同樣的原則。上菜或撤盤時,都不應當在第一主人或主賓的身邊操作,以免影響主客之間的就餐和交談。

遵循「雞不獻頭,鴨不獻尾,魚不獻脊」的傳統禮貌習慣,即在給客人送上雞、鴨、魚一類的菜時,不要將雞頭、鴨尾、魚脊對著主賓。而應當將雞頭與鴨頭朝右邊放置。上整魚時,由於魚腹的刺較少,肉味鮮美腴嫩,所以應將魚腹而不是魚脊對著主賓,表示對主賓的尊重。

要將食物送入口中,不可伸舌去迎食物。嘴裡有食物時切勿交談

注意交談,嘴裡有食物時切勿交談,且不可只顧自己乙個人夸夸其談,或談些荒誕離奇的事而引人不悅。

用過的餐具,吃剩的菜,牙籤等應放在碟中,切勿放在桌上。

宗教的飲食禁忌,切不可疏忽大意,如回族不吃豬肉,若賓客中有回族人,那麼主人在點菜是就應迴避有關菜餚。同時,處於健康或地方飲食偏好的原因,賓客對菜餚有所禁忌的,主人也應當有所顧及。

在使用筷子時切勿一邊交談,一邊揮舞筷子;筷子插在飯碗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切不可為;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裡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

(3)離席

席間一般不可中途退席。當你要中途離開時,不需要大聲告訴每乙個人,只需悄悄地和身邊的人打個招呼後便可離去。

有要事不得不中途離退席時,一定要向主人說明、致歉後方可離席,但切勿與其長聊,因其還有其他客人要招呼,不可應你而對其他人失禮。

正始宴會一般在水果拼盤上桌後即可結束。此時,一般先由主人示意賓客,請其做好離席準備,這是賓客可離席的訊號。告辭時應禮貌地向主人道謝,再與其他人告辭。

注意事項:

有些人中途離席時會一一學問自己認識的人是否一起走,這種做法會使原本熱鬧的場面冷卻,甚至於提前散場,這種行為是不被諒解的,因此要避免。

(4)餐桌上的茶文化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茶在中國奪得歷史上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茶是中國人的日常飲品,茶文化已深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我國歷來有「客來敬茶」的民俗,但凡來了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飲品,在中餐中如果沒有茶就稱不上正式了。

在中餐正式開始前,主人可為已到的賓客奉上茶。

以茶待客時要注意客人對茶得偏好,可在上茶之前詢問客人的喜好,但也要考慮到自己儲備的茶的品種,因此在詢問客人意見時,最好為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選擇,以免出現尷尬情況。

上茶時由奉茶之人可看出賓客的尊貴程度,因此主人應把握好尺度。上茶時,要分主次、重要程度,一般先主賓,後次賓;先女士,後男士,且長幼有序,切不可隨意妄為。第一杯茶不宜斟地過滿,以八分滿為宜,且水溫不宜過燙,以免燙傷客人或自己。

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主人或服務員要注意杯中的茶水情況。在茶被喝掉半杯之後即可續杯,但要注意客隨主便。不宜再三為客人斟茶,一再勸人用茶,卻無其他話可講,意味著送客,因此在續杯時要注意。

作為賓客,在主人家奉上茶時應禮貌地雙手捧接,並道謝,無論茶符合自己的要求與否。如若不喝茶,則應事先表明,且不可向主人家提出過高的要求。喝茶時要認真品味,以示對主人地感謝及尊敬。

注意事項:

茶具要清潔

盡量不要用乙隻手上茶,且雙手奉茶時,切勿將手搭在茶杯杯口,更不能浸入水中。

從客人的左側為其上茶,放置茶杯在客人右手附近,盡量不要打擾到客人

與人交談時,最好不要飲茶,可在談話告一段落之後,喝茶潤喉,否則會顯得不專心,甚至打斷交流。

基本社交禮儀

一 著裝 tpo原則 time時間 考慮時間因素,做到隨 時 更衣 place地點 地方 場所 位置不同,著裝應有所區別,特定的環境應配以與之相適應 相協調的服飾 occasion場合 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服飾要求,與特定場合的氣氛相融合 男士 最基本的著裝為 穿西裝打領帶,襯衫的搭配要適宜。杜絕在正...

社交禮儀基本常識

女人看頭 髮型。男人看腰 腰帶上不要掛東西。包的顏色和皮鞋顏色一致。著裝的要點 符合身份 學生穿得樸實無華就可以。沒有必要西裝領帶。在涉外工作場合,對於女性來說,裙子是正裝,褲子是便裝。穿裙子的四忌 不穿黑色皮裙 裙子 鞋子 襪子的要配套 穿套裝部光腿。穿裙子避免出現三截腿。穿高筒襪。揚長避短 區分...

社交握手禮儀基本要點 禮儀

與顧客初次相見,打完招呼後,介紹 稱呼 握手就是最基本的交際禮儀了。與顧客初次相見,打完招呼後,介紹 稱呼 握手就是最基本的交際禮儀了。其基本禮儀要求如下 一 介紹禮儀 介紹是交際中常見的重要一環,介紹的禮節是通往交際大門的鑰匙,是社交場合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包括居中為他人作介紹或相互之間的自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