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超越》有感

2021-03-03 23:27:49 字數 1199 閱讀 8611

中國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且是以西方不認可的模式迅速崛起的,並給世界帶來了相當的震撼。但隨著發展的深入,不斷遭遇到發展的瓶頸,不禁產生了對中國模式是否可持續的懷疑。通過閱讀《中國超越》一書,使本人有了抬起頭來正視西方的勇氣都 ,而不再是以大國小民的心態來窺視世界。

一、應當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自信解決我們的問題。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乙個國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中國模式總體的成功是毋庸置疑。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沒有理由對自己國家的前途感到悲觀的。

當然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成績是不能等量齊觀的。從縱向看,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世界上其他崛起的大國都曾遇到過,而他們在貧富差距、環境汙染等方面付出的代價遠比我們高。從橫向看,今天與我們可比的國家,比如人口在5000萬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國家,發展成績遠不如我們,各種問題往往比我們更嚴重。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處理得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好得多。我們應當在中國崛起的認知基礎上,再重新凝聚全社會對中國道路的共識,中國的成績遠遠大於問題,也為解決問題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二、對西方民主模式要有清醒思考。民主模式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單一化的,世界的政治發展也不可能是一種單線的西方民主模式。但在國際政治中,西方一貫奉行領導者戰略,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西方政治標準,為自己的戰略利益服務,其所謂普世價值也被有些學者推崇為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但從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的失敗中,我們看到這些國家已經民不聊生,而西方國家也從未有過任何道歉。所以我們必須要清醒的看到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麼唯一的、其他文化必須一律照搬的民主模式,西方民主制度相伴而來的問題,在非西方國家的實踐中幾乎沒有真正成功的例子。我們不應當赴湯蹈火去照搬西方模式,而是需要考慮在民主建設上另闢蹊徑,需要根據本國國情探索適合我國的民主模式。

三、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中國超越。中國的崛起並非是乙個普通國家的崛起,中國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堅持了自己的發展道路,既學習別人的長處,也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我們是張教授在書中所述的文明型國家,是文明古國與現代國家相交疊的國家,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基因大致決定了中國社會未來演變的大趨勢,它不會是西方所希望的社會與國家高度對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會與國家互動互補的模式。

我們這種包含中華文明基因、社會主義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將使中國社會比西方社會更具有凝聚力和競爭力,也必將帶領我們實現對西方的超越。中國目前在一些方面還不如別人做得好,但別的國家很難達到中國未來可能達到的高度,這就是乙個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底氣所在。只要我們既學習別人之長,也發揮自己的優勢,中國夢的前景必將比美國夢更加廣闊。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

自卑與超越 讀後感 自卑與超越 是義大利心理學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但他的通俗中包含著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阿弗雷德.阿德勒在書中提出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乙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 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

自卑與超越 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這本書的主線大致從以下三個命題出發的 人活在地球,必須以群居方式生存,人與他人是聯絡的 人必須通過勞動來推動社會進步 人有兩性,必須以愛情婚姻的方式繁衍。所謂自卑情結,是指 乙個人在面對問題時無所適從的表現 在本書中,作者...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

自卑與超越 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這本書的主線大致從以下三個命題出發的 人活在地球,必須以群居方式生存,人與他人是聯絡的 人必須通過勞動來推動社會進步 人有兩性,必須以愛情婚姻的方式繁衍。所謂自卑情結,是指 乙個人在面對問題時無所適從的表現 在本書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