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的數字

2021-03-03 23:26:20 字數 1624 閱讀 5852

在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使用數字的情況,比如年份、數量等,那麼,什麼時候該用阿拉伯數字,什麼時候又應該用漢字呢?

一、必須使用漢字的

1.定型的詞、片語、成語、慣用語和縮略語等。如:一律、一齊、三心二意、一方面、星期

五、八國聯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十一屆三中全會、三七二十一等。

2.中國干支紀年和夏曆月日以及其他非公曆紀年月日。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正月初

五、八月十五。這些非公曆紀年月日,可用阿拉伯數字括注公曆,以示二者不混用。如:

秦文公四十四年(西元前722年)、清咸豐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2023年11月2日)、日本慶應三年(公元2023年)。

3.含有月、日簡稱,表示事件、節日等的片語。如:五四運動、七七事變。

如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為了不產生歧義,將表示月和日的數字用間隔號隔開。如:「一二·九」運動、「一·二八)」事變。

這種片語前後是否用引號,視知名度和習慣用法決定。如:「五四運動」可以不用,「一·二八事變」就需要用。

4.表示概數和約數的片語。如:二三公尺、三五天、一兩個小時、五六萬人。

凡與「幾」「餘」「多」等搭配使用表示約數、概數時,也用漢字。如:幾千年、十幾天、幾十人、幾十萬分之

一、十餘次、一百多件。

二、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的

1.統計表中的數值。如:500、—105、34.05%、1/4。

2.公曆紀年月日。如:西元前8世紀、20世紀70年代、2023年7月1日。

年份不能簡寫,2023年不能寫作90年或九o年。在行文注釋、**等處,可按擴充套件格式表達。如:2023年7月1日,可寫作1997—07---01。

3.表示時間的時、分、秒。如:4時15分、15時8分32秒。也可寫作04:15、15:08:32。

4.物理量用阿拉伯數字,並正確使用計量單位。計量單位可使用中文符號(千公尺、克、平方公尺等)。如:800公尺、910千公尺、500克、34攝氏度。

5.非物理量,一般情況下也用阿拉伯數字。如:21.35元、48歲、11個月、148人。

6.代號、序號和引文標註。如:8317部隊、21次特快、[1997]9號檔案、維生素b1、《王力全集》第12卷第85頁。

三、可用漢字,也可用阿拉伯數字時,按區域性協調一致的原則統一

1.如前文無阿拉伯數字,此種情況用漢字。如:全國設中文系的高校六十個,設文秘專業的高校九十乙個。

2.如前文有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地方,為協調一致,上述寫法改寫為:2023年前,全國設中文系的高校60個,設文秘專業的高校91個。

3.表示數值可以用漢字萬、億作單位,特別是數值巨大時更應如此。如:三億四千五百萬人,也可寫作34,500萬或3.45億。但一般不寫作3億4千5百萬。

4.表示數值範圍時,就使用—。如150千公尺—200千公尺。

另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原則:

寫法應當一致,不能在表示同類的數量時,一會兒用漢字,一會兒又用阿拉伯數字。例如,在同一篇文章裡,可以寫「一歲」「三歲」「三十五歲」,或者「1歲」「3歲」「35歲」,但不能寫「一歲」「三歲」「35歲」。表示序數的時候也是一樣。

用數字表示日月簡稱的時候,中間的點要居中。例如,應當寫成「315」「911」,不應將中間的點寫在下面。現在,**中提到刑事案件等,常用這種方法來指稱某一天發生的案件,但是傳統節日、歷史事件不宜用這種方法來表示,例如「三八婦女節」「一二九」運動等,不宜用這種方法來表示。

會計中的數字

1 小寫金額的書寫要求與讀法 1 在寫數時,每乙個數字都要佔乙個位置,這個位置稱為數字。數字自小到大,是從右向左排列的,但在寫數去是自大到小,從左到右的。為了容易辨認數的各個位數,在寫數時,通常在按照國際慣例,將數和整數部分 不包括小數部分 從右向左每三位記一逗號 作為分節號。例如,1,234,56...

文章中句子的作用

學會根據句子所處的位置去推敲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 文章開頭的句子 1.敘述性的作品中 交代事件 的 例1 故鄉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裡,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如果從內容方面考慮 這句話交代了回故鄉這一主要事件和回故鄉時的天氣 如果從結構方面考慮 領起下文 例2 蠟燭 1944年9月19日,貝爾...

生活中的數字編碼

1 身份證編碼 教學目標 1 了解生活中用到的數字編碼,如 號碼 郵政編碼 身份證號碼等,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的作用。2 讓學生通過觀察 比較 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通過查詢 上網等方法蒐集相關的資料。3 讓學生嘗試編出自己的學號,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