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第一學期知識點總結

2021-03-03 22:55:01 字數 3848 閱讀 6520

第一單元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物質的形狀、狀態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

3、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過程中常伴隨的現象: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但出現上述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必須根據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來判斷。

4、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看變化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5、物理變化過程中一定沒有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

6、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等。

7、化學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性、非金屬性、穩定性、熱穩定性、酸性、鹼性等

8、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9、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收集證據→獲得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

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部分自行閱讀課本14-18/41-43頁即可

10、用量筒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如果採取仰視的方法,所讀值比實際值小;如果採取俯視的方法,所讀值比實際值大。

第二單元

一、水的組成:(1)電解水的實驗 1、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2、反應的符號表示式 h2o 通電 h2+ o2 正氧負氫1:2

檢驗:o2 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 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3、結論: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乙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資訊

化學式的含義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③表示這種物質的乙個分子乙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乙個分子的構成乙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乙個氧原子構成的

4、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的特徵:①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②分子之間有間隔並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總是在不斷運動2、二者的根本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化學變化的實質:

分子的改變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5、常見的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水、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氣等。5、常見的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金、銀、銅、鐵、汞等金屬類的物質和木炭、矽、氦氣、氖氣等

二、水的淨化

淨化黃泥水的步驟和每步的作用

1、沉降:①自然沉降:使顆粒較大的不溶性雜質沉降

②吸附沉降:加入明礬等使顆粒較小的不溶性雜質沉降

2、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3、消毒殺菌:加入殺菌藥物,殺滅水中的微生物4、蒸餾:除去可溶性雜質

[過濾操作]

1、過濾操作的作用:把不溶性的固體與液體分離。原理: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顆粒大小不同,將不溶性固體除去。

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於漏斗口 (2)漏斗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承接濾液的燒杯不乾淨傾倒液體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濾紙破損

2、過濾速度太慢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和漏斗內壁之間有氣泡或是泥沙太多

1、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中含有多種分子)。如:空氣、海水、雨水、汽水、啤酒、牛奶、食醋、醬油、礦石、煤、石油、酒、自來水等。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

3、純淨物:由單一物質組成的物質。(純淨物中只含有一種分子)如:水、蒸餾水、冰水混合物、酒精、氧化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春節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

4、(1)水的淨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降、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淨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淨水劑是活性炭。

(2)硬水與軟水 a.定義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鑑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乾淨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

第三單元

第一節原子的構成

1、原子結構:原子可分

2023年,英國科學家湯姆森發現電子——證明原子可分性

2023年,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可分

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質子(乙個質子帶乙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核(帶正電) 中子(不帶電)

原子(不顯電性

核外電子(乙個電子帶乙個單位負電荷)

在原子中,核電荷數= 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2、原子中的電子

弧線:電子層

數字:該電子層的電子數

3、離子

離子陽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失去電子得到電子

陰離子:帶負電的離子

1、書寫離子符號時,數值等於得失電子的數目,帶正電荷用「+」表示,帶負電荷用「—」表示,如mg最外層有兩個電子,容易失去這兩個電子,失電子帶正電,則鎂離子的符號為mg2+

1、原子變成離子時,原子核沒有改變(質子數、中子數不變),但核外電子數改變。

1、原子質量的計算

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實際質量

碳12原子質量的1/12

第二節元素

2、單質(一種元素)和化合物(兩種或以上種元素)——都是純淨物

回顧: 物質分類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純淨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1、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①空氣中居前兩位:氮n、氧o

②生物細胞中居前四位:氧o、碳c、氫h、氮n

③地殼中居前五位:氧o、矽si、鋁al、鐵fe、鈣ca

1、元素符號

意義——巨集觀:1、一種元素微觀2乙個原子 3、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還表示一種物質(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一般為金屬,還有少量非金屬,如碳、矽、硫、磷等)

5、元素分類

金屬元素:「釒」,汞、金除外

非金屬元素:固態、氣態、液態

稀有氣體元素:氦、氖、氬、氪、氙等

6、元素週期表

原子序數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名稱

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第三節物質組成的表示

1、化學式及其意義: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化學式的意義(如水這種分子來構成的物質)——巨集觀:表示一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微觀: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可以表示該物質的乙個分子;表示該物質的分子組成

(氯化鈉這種離子構成的物質)巨集觀:表示一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微觀:該物質中離子的個數比

2、化合價: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固定原子個數比(由這種元素的乙個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的數目決定)

a、寫法及意義: mg: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b、幾種數字的含義

fe2+ 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3 fe2+:3個亞鐵離子

2h2o 兩個水分子, 每個水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

金屬元素:大多正價非金屬元素:大多負價

①常見元素化合價【注:氯、氧,二硫的為負價,其餘為正價】

一價氯(cl)氫(h)鉀(k)鈉(na)銀(ag)

初三化學第一學期知識點總結

一 物質的性質 變化和質量守恆定律 1 兩種性質 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 色態味 熔沸點 硬度 密度 導電性 溶解性 揮發性 吸附性 活性炭 木炭有吸附性 等 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 氧化性 還原性 酸性 鹼性 穩定性等 2 兩種變化 本質區別 ...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7 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 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 用於加熱的儀器 試管 燒杯 燒瓶 蒸發皿 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試管 蒸發皿 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 燒杯 燒瓶 錐形瓶 墊石棉網 受熱均勻 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 試管 蒸發皿 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 試管 燒杯...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基本概念 1 化學變化 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 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 物理性質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顏色 狀態 密度 氣味 熔點 沸點 硬度 水溶性等 4 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可燃性 助燃性 氧化性 還原性 酸鹼性 穩定性等 5 純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