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社會工作複習

2021-03-03 22:04:46 字數 4974 閱讀 5938

●學校社會工作是專業工作者遵循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方法,為學校全體學生,特別是處境困難的學生提供獲得適應今日與未來生活能力的專業性服務活動。

●學校社會工作的特徵

(一) 服務物件特徵:以處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為服務物件,指6-18歲的人群。

(二) 服務理念特徵:1、優勢視角;2、需要取向;3、潛能挖掘。(重點)

(三) 服務行動特徵:1、團隊合作行動;2、資源連線行動。

●學校社會工作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異同:p11-p12

(一)相同點:

1、受助者年齡群體相同。都以青少年為服務物件,6-25歲;

2、持守的價值基礎相同。視青少年群體為成長群體,接受其發展變化性,承認並尊重青少年的人身權利和尊嚴,相信青少年生命中的成長動力和能力,相信只要給予接納、尊重、引導,青少年能夠發揮其生命的潛質;

3、依據的理論基礎相同。依據青少年人生發展階段理論、生態系統理論及相關的人類行為與環境理論,依據科學的理論解釋、評估青少年行為,並提出科學、合理及切實可行的服務方案;

4、工作的目的一致。為促進青少年社會功能的提公升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不同點:

1、服務的平台不同。學:以學校為服務平台,是在學校裡實施的專業服務,受制於學校的辦學理念、組織管理、執行機制、學校文化、教職工的認同及配合等影響;青:

主要以社會工作的服務機構為依託,有時也會借助不同的平台,但機構制約性大,其支援和配合的力度相對也大些;

2、服務範圍不同。學:主要服務物件在校學生,是青少年的主流人群,接受正規的教育,享受教育資源,生活的主題是學習;青:

大部分是服務非在校學生,大多數社群閒散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流動青少年,福利機構的殘障青少年,所謂的邊緣青少年,是弱勢中的弱勢群體。

3、服務物件和內容的重點不同。學:需要全面的服務,包括發展性、預防性、**性、矯正性等各種功能的服務,重點是發展性和建設性;青:

主要因服務物件的不利處境,更多的是補救性、**性或矯正性的服務。

4、服務執行機制不同。學: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派駐學校社工、學校以專案制的方式購買服務機構的服務、學校自己招聘社會工作者;青:以機構為依託,借助不同的平台為青少年提供服務。

●學校社會工作與學校相關的關係:1、知識基礎:社會工作理論;2、工作取向:

發展社會功能;3、涉及層面:人與環境謀和;4、工作方法:個案、小組、社群等;5、物件範疇:

學生、家庭、學校、社群;6、專業資格:社工資格、社會工作專業。

●學校社會工作實踐原則:1、優勢取向原則;2、資源連線原則;3、提供機會原則;4、主動服務原則;5、優先性原則。

●學校社會工作的目的是幫助學校來實現其教育目的,即協助學生為現在所居住的世界與未來可能面對的世界準備他們自己,使學生獲得良好與幸福的人生。p19

1、終極目標:使學生獲得良好與幸福的人生。

2、中期目標:協助學生為現在所居住的世界和未來可能面對的世界準備他們字,是一種能力層面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達成。

3、具體目標:接觸的是學生的具體問題或需要,學生的直接需求是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具體的問題或困境。

●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的功能

1、促進學生學業的建設功能。2、學生基本權益的保護功能。3、學生問題行為的預防功能。

4、學生身心障礙的**功能。5、學生偏差行為的矯正功能。6、學生支援資源的連線功能。

7、促進學生成長的發展功能。

學校社會工作的功能包括:①幫助處境不利學生,促進教育機會均等;②推進學生知識學習,為豐富人生奠定基礎;③協助學生能力提公升,適應社會發展需要;④促進學生人格完善,實現人生積極成長;⑤協調各方教育資源,形成優質教育合力。

●學校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

(一)訪問教師時期(1906-1930)

(二)傳統臨床模式時期(1930-1950)

(三)學校社群變遷時期(1960-1990)

(四)多元化發展時期(1990至今)

●標籤理論:標籤理論從社會結構中尋找偏差行為產生的原因,強調偏差行為的相對性。該理論認為,社會生活中並不存在本質的、絕對的偏差行為,偏差欣慰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上的某些成員用規範對某些其他社會成員加以制裁,人為地貼上標籤的結果。

當違反規範的人被貼上越軌者的標籤,他們就會形成乙個新的自我概念,並可能在以後按照這種概念去行為,即認定自己是真的偏差行為者,這樣就容易使偏差行為成為習慣,產生習慣性的、持久的偏差行為。

對學校社會工作的啟示:在面對學校裡所謂的「偏差行為者」時,要改變現有的看法和概念,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點,並給予積極的鼓勵,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促進其身心發展的良性迴圈。

●差異**往理論:從社會交往上尋找偏差行為產生的原因,認為偏差行為的產生是規範違反者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學到的,這些規範的違反者與什麼人交往、交往時間的長短、頻率的高低、交往的深入與否等都與偏差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啟示:學校社會工作者在分析原因,注意為學生創造乙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外部環境,杜絕他們與行為不良者的關係,讓他們盡可能多地接觸優秀學生或通過榜樣的示範作用正面地影響他們,轉變他們的態度和行為,使他們走上正常的身心健康發展道路。

● 角色理論:是關於人的態度與行為怎樣被角色地位及角色期望所影響的社會學理論。包括角色期待、角色扮演、角色衝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等。

啟示:學校社工應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作為一名學生的角色,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加強與他人的互動從對方的立場來看事情,更好地領悟他人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引導學生做好人生設計,積極為下一階段要扮演的角色做好準備。同時也要求的相關人員,老師和家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

1、本我。即生理我,由慾望和衝動構成。本我總是追求快樂和自私的滿足,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的要求。

2、自我。是本我的部分發展,是現實化的本能,是在與他人交往中了解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識及他人的關係,是通過後天的學習,通過與他人的互動、通過參與和融入社會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自我是人格的理性部分,能夠解釋感覺得來的資訊,也能夠找到既實際又可接受的方法來滿足生物上的需要。

它的主要任務是控制本能和慾望,等待時機,在允許的生活中實現快樂的目的;自我盡量使個體在社會中順利發展,實現自我目標,自我通過社會化的作用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使之達到平衡。

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是社會生活中的規範、準則、禁忌在人的意識中的反映。它與本我是對立的,是乙個理想化的自我。

●認知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不是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孤立和簡單的反應,而是主要受制於理性思考。強調主體的能動作用。

啟示: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性思維的發展。對於有偏差行為的學生要幫助他們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識,鍛鍊他們的處理問題能力,培養他們的理性思考能力,使他們的行為得到正確的理性的指引。

●生態系統理論:germain、gitterman、meyer等綜合各種理論**,建構了乙個綜融性的生態系統理論,稱之為「生活模型」,強調社會工作實務的介入焦點應將個人置於生活場域,同時重視個人的生活經驗、發展時期、生活空間與生態資源的分布等有關個人與環境的交流活動,並從生活變遷、環境品質與協調程度三個層面間的互動關係來指導社會工作的實施。

四個環境系統:

環境生態系統:

1、 微觀系統;介於發展的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複雜聯絡,是一種包容個人的中間組織。(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等學生生存之中的微觀環境,與學生有經常性的面對面接觸、互動的機會)

2、 中觀系統;介於包容個人的主要組織之間的聯絡。(指學生的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家長與社群之間、老師與社群之間的互動)

3、 外觀系統;是微觀系統的一種延伸,他們或許不會直接影響個人的發展,但它們可以影響和包容微觀系統或中間系統,而個人在這些組織中被實現、被影響、被限定,甚至被決定何去何從。(指影響學生的家庭、學校及社群部分,雖然與學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如父母在單位受到老闆誤解否定,其壓抑情緒帶回家,孩子可能成為發洩物件等。)

4、 巨集觀系統;指文化支撐的部分,如經濟、社會、教育、法律及政治體系等。(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包括亞文化和**)

個體生態系統

1、生:生理系統,包括生物的遺傳因素、身體健康狀態、神經系統等;

2、心:心理系統,包括案主的認知、情緒情感、意志、人格或個性等因素;

3、社:包含學生的社會化、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社會適應及道德等因素;

4、靈:指案主的宗教傾向及一般精神信念。

●社會工作實務原則

1、視個人與家庭所經歷的問題與困境是環境資源的不足或障礙,是多元因素構成,並非單一的個人病態歸因,因此要多元介入;

2、介入時應善用案主個人的生活經驗及其非正式支援作為介入的切入點;

3、介入時切記生態世界中有關部分的改變能影響或連帶其他系統的改變。

●增權理論:提公升權力的目的與過程。四個層次包括個人層次、人際層次、微觀的環境及組織層次和巨集觀的環境或社會政治層次;三個面向包括弱勢社群本身、弱勢社群所處的社會權力關係、整體社會以及弱勢社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p74:倡導者、辯護人、賦權者、教育者、諮詢者。

●中國學校社會工作實務模式:1、以小組工作為切入點;2、以社群為介入的輔助平台;3、以個案工作為深入的手段;4、以需要為本的切入取向。

●學校個案輔導的基本原則與方法:1、接納尊重,喚醒自尊(主體表現:發展的觀念、溫暖的態度、積極的關注);2、真誠信任,良性互動(真實的自我、開放坦誠、避免真誠的無用);3、維護自決,灌注希望。

●學校個案發到的注意事項:1、避免學校個案工作「德育化」;2、避免學校個案工作「心理化」;3、避免學校個案工作「形式化」。

●學校小組工作的基本程式:選題、招募、甄選、實施、評估、跟蹤。

●學校小組工作的注意事項:1、從小組工作本身來看,要適當運用開放的態度和方法,活動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2、小組工作一定要與行政性、命令性、自上而下的教育任務相區別;學生為主,老師輔助;強調心靈分享,淡化比賽競爭。

●移情發展:實質是當事人對過去生活中重要任務(如父母、老師等)的情感轉移到諮詢師身上的投射。

修通工作:實際是移情處理的繼續和深化。

移情處理:主要是無意識衝突修通後,就可以確定大致的移情處理目標。

●認知行為理論是建立在學習理論、行為**、人格理論、結構主義基礎之上的理論。

●認知矯正法——糾正考試焦慮(自己梳理)

理性情緒**:通過指導學生覺察個人的非理性的思想觀念、態度、並通過自我質變、假設最壞可能性、角色倒換等方式形成理念認知的一套操作程式,以減弱或消除學生的考試焦慮。

學校社會工作

學校社會工作社132石雪桐9 1 陳奇娟 學校社會工作 一種專業的高校學生工作模式 j 社會工作實務研究,2008 1 2 劉楓 學校社會工作視角下高校學生工作缺失思考 j 教書育人,2006 1 3 張樂天 社會工作概論 mll 海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4 沈煒 基於 高校社工 理念的輔...

社會工作概論複習

考試題型 不定項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單,論述導言 社會工作的領域和內涵 社會工作的功能 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社會工作理論 社會工作個案 兒童社會工作 青少年社會工作 婦女社會工作 導言1 社會工作的含義 1.定義 2.理解 1 2 2 社會工作的起源與發展 1.現實原因 2.英美等國 3.我國的...

整合社會工作複習

5.通用過程模式的內涵 所有社會工作實務活動具有共同的知識基礎 價值觀 方法和技巧,都遵循基本相同的步驟。這是因為,社會工作幫助社會系統與個人提公升社會功能,解決或預防問題的產生,這些實務活動需要經過乙個結構化的操作實施過程,以便有計畫 有步驟地達到助人和改變環境的目的。這個有目的的工作過程包括一套...